「一周短评」传虾米音乐将关闭|小鹏汽车名称土|5G免费看电视

NO.1:#美国黑五网购创新高#

黑五刚刚过去,美国的网购金额便创了新高,达到90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另一边,俄罗斯的网购金额也打破记录,是2019年的两倍。

疫情在全球影响下,各国都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来刺激经济。普通民众的选择也趋于一致:减少外出和聚集,能在家买的尽量不出门买,成了不少人的共识。

据统计,美国有40%是通过智能手机完成的,比2019年高出7%。当然,如果跟中国的网购做对比的话,美国多少有些相形见绌。不过也可以看出来,网购的行为趋势,会受到外部环境和科技普及程度的巨大影响。

就像年初时,很多人不能去公司上班,只能被迫选择远程办公,从而促进了远程办公软件的发展一样,美国和俄罗斯的网购也会在疫情的"帮助下"迎来一波大的增长。这对整个社会和商业业态的重构有不小的影响。虽然商场和大型连锁超市的影响会首当其冲,但跟中国一样,美国、俄罗斯也必然要经历这样的"阵痛"。

说起网络购物环境,美国和俄罗斯都比中国差一些,所以网络购物肯定没那么快迅速铺开,体验也肯定比不了中国,但是这也恰恰预示着新的机会。

在全球范围看,创新往往有延迟效应(或涟漪效应),即新机会的出现,往往是先由一个地区传递到另一个地区(通常是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

早些年,中国的创新就多借鉴或抄袭美国,如今中国很多企业又把这种创新应用到非洲等一些不发达地区了。

如今看,中国的创新逐渐有了领先全球的趋势,而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或许也是出海,看向全球的大好机会。毕竟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站在更高维度和更开阔的视野,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虽然目前在讲的双循环策略,强调以内循环为主,但是外循环做好了,也是很容易脱颖而出的。

今年一些企业的外贸做得特别好,甚至比往年都要好。这恰恰说明了,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仍有一些良机存在,只是看你能不能发现和把握了。


NO.2:#传虾米音乐将关闭#

最近,网传虾米音乐将于明年1月关停。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不少人。

如果说,微博的猜测以及虾米音乐相关领导在北京开会的传闻只是一家之言的话,那么阿里的"不予置评"无疑让这种传言变成了空穴来风的"实锤"。

虽然虾米音乐的关停,对很多忠诚用户来说极为不舍。但在虾米音乐掉出第一阵营,且越来越边缘化的当下,虾米音乐传出即将关停的消息似乎并不让人意外。

阿里入局音乐的时机并不算晚,网罗高晓松、宋柯等知名音乐人的风头也一时无两。手握天天动听和虾米两张好牌,按说最不济也能拿个行业第三。结果却因战略失误,无端断送了阿里音乐的大好前程。

天天动听和虾米合并为阿里音乐,阿里音乐改名阿里星球,之后阿里星球停止运营……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阿里音乐逐渐被边缘化,虾米音乐也日渐淡出主流视线。

而失去的那几年,正是腾讯音乐和网易音乐大举进攻,跑马圈地的大好时机。

实话说,阿里星球的成立是阿里音乐灾难的开始。相信不少人是因为阿里星球的"反人类"操作而对阿里音乐敬而远之的。虾米的没落,自然也于此脱不了干系。

音乐版权是音乐APP的核心,那些年,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酷我、酷狗等大小玩家争来抢去,最后在资本的角逐下,天下三分。

腾讯手握QQ音乐、酷我、酷狗三张王牌,占据第一阵营;网易云音乐独据其二,虾米让位其三。而这样的格局,还是在各家握手言欢,彼此相互授权音乐版权的基础上达成的。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主流手机音乐客户端月活跃用户数当中,腾讯系合计超过7万;网易云音乐为8千+;而虾米只有2800+,差距悬殊。

当然,我们不能把虾米音乐的没落完全归咎于战略失误,一件事情能不能成有太多决定因素了,有时候企业的基因也往往决定了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情。擅不擅长做不要紧,要紧的是找到擅长的人,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拿优酷来说,在阿里收购之前,一直是视频平台当中的佼佼者,与腾讯视频不相上下,而当时爱奇艺才初出茅庐。如今反倒是腾讯和爱奇艺一骑绝尘,优酷的存在感却越来越弱:从会员数看,远远不及前两者;从月活看,反而有被后起之秀B站反超的危险。

不妨想想你有多久没有用过优酷了?

土豆已经不行了,如果某天优酷也宣布关停,相信很多人也不会感到意外。


NO.3:#雷军何小鹏回应名字太土#

最近,知乎有个关于品牌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热帖,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小米的雷军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也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两人都对"高端"名字的价值嗤之以鼻,并且都认为产品实力更重要。

这个说法当然没有问题,但多少有些为自己的品牌名"不够高端"进行辩护的嫌疑。

当然名字高端不高端,往往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们没必要去苛责和吐槽小米和小鹏。名字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今天已经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那么未来不排除有成为高端代名词的机会。

其实外国很多知名品牌,名字也不"高大上",比如苹果(Apple)。在中文看来,是一个多么没有特点,又土里土气的名字。然而,却有无数人以拥有苹果系列的电脑、手机、平板为荣。在他们眼里,Apple就是高端的代名词。

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否定一个好名字的价值,比如奔驰、宝马、奥迪,比如香奈儿、纪梵希、卡地亚。这些品牌名直译成中文未必好听,意译成新名字却瞬间"化腐朽为神奇",立马高大上了。

在起名字的问题下,我们中国人历来非常重视,这点相较外国更甚一些。

对于一个人而言,好名字即是一个人品行和修养的代名词,更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便蔓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于公司和产品名称同样如此,名字不同给人的感受往往也大相径庭,而这不是产品优和服务好,就能瞬间改观的,往往要花费很大力气,经过较长时间才行。而这中间所花费的巨大沉默成本,那些因名称而吃亏的企业或品牌可没告诉我们。

所以,我们也千万别被雷军和小鹏忽悠了,他们的说辞不过是为如今的名称做辩护罢了。

从寓意层面来看,纵然小米和小鹏意涵丰富,但哪个品牌名称没有寓意呢?更何况名字的寓意不仅可以靠故事去积累,更可以去"生编硬造"。

能起一个好名字,为什么要选一个差名字凑活着呢?

名称也是品牌资产的一部分,即使不知道未来能走多远,也应该考虑的长远。


NO.4:#与字节跳动诉讼纠纷百度败诉#

近日,字节和百度关于搜索结果的纠纷终于有了结论,法院支持字节,责令百度"赔礼道歉"。然而百度却表示不服,准备上诉。

这起纠纷,随着字节大力布局搜索业务,有可能逐渐演变成两家企业愈演愈烈的大战的序幕。

搜索一直是百度的核心业务,每年为百度贡献几百亿的营收。20年来,国内搜索市场一直是百度一家独大。虽有360、搜狗等玩家的前仆后继,但百度凭借自身的技术和先发优势,长期占据搜索市场半边天。

但"野蛮人"字节跳动可不管这一套,张一鸣历来也"初生牛犊不怕虎"。今日头条、抖音、懂车帝等无不是在行业红海里杀出来的一匹匹黑马。

今年以来,字节动作不断,大力教育、小荷医疗,包括此次搜索业务的全网开放,无不是在巨头林立的领域,揭竿而起的一支支"草莽之军"。草莽军队看似不如黄埔军校的专业军人出众,但发起狠来,也会让那些所谓的正规军刮目三分。

当然,作为搜索市场的老大,百度也不是吓大的。虽然之前没少吃字节信息流的败仗,但是进入百度的地盘,字节也需小心。

虽然大家都公认百度搜索的地位,但并不代表大家都喜欢百度。比如对于百度的败诉,很多人不但不同情,还落井下石。当然,字节因为推荐算法,也遭到不少人的诟病,虽然赢了官司,但是也没有赢得太多好感。

百度对于搜索结果一直有倾向性,尤其对于自家产品。

作为商业公司,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作为具有公共属性的平台,百度这种做法显然缺乏包容性和公正性。

如今,随着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此类可能涉及垄断的行为,将会让一些企业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

如果百度不在搜索业务上改变以往的"蛮横"和"惟我独尊"态度的话,被字节搜索抢食会是大概率事件。

作为"野蛮人",字节搜索的打法可能会不同于百度,它没有百度的历史包袱和内部长期形成的固化的组织形态。

而这既可能是字节的优势,也可能是他的劣势。

大战一触即发,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NO.5:#未来5G手机可免费免流量看电视节目#

12月3日,中国广电网络副总曾庆军在研讨会上透露,未来利用5G NR信道,让所有5G终端都能收到用5G方式播的数字电视,不用担忧流量和网络拥堵问题。

在拿到5G牌照一年半之后,中国广电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应用场景:免费看5G数字电视。

这对一些爱看电视的中老年用户应该会有不少吸引力,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应用多少有点鸡肋了。

一来,年轻人有几个爱看电视频道的?用手机多半是玩游戏、看视频或者刷新闻,很多人的客厅里也压根没电视,即使有也多半在吃灰。

二来,如今视频网站内容这么丰富,想看什么,上优爱腾、B站就行,谁没事去看电视频道呢。另外,视频网站买个会员就能跳过广告,电视频道想跳过广告可就不现实了。

第三,对于流量费用的问题,其实也不需要太多顾虑。这几年,随着国家倡导和运营商让利,"提速降费"成效明显,4G时代网速和流量都算不上大问题了,更别说5G了。如果确实有人毕竟在乎流量费,那么别担心,运营商联合各大企业推出的各种大小王卡、花卡,总有一款适合你。低流量费+指定APP免流量,已经解决了不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所以从以上三点来看,很难让人看到广电5G的吸引力。如果非要说的话,可能体育直播算是一个理由。

各大体育赛事的直播权,往往握在广电手里。对于很多体育迷而言,看直播不得不选择电视频道。但这项业务显然很难延续,因为缺乏持续的吸引力,很容易被当成"用完即走"的工具,比赛打完,我们就都散了。

另外,还有一点很让人好奇,即如果5G可以免费看电视了,广电打算怎么挣钱呢?卖卡么?卖广告么?流量的钱已经被他们放弃了,暂时还想不出来有哪些比较好的营收点可供选择。

当然,广电目前也只是在畅想阶段,具体怎么落地,还得另说。

不过,他们这么一发声,倒是让很多人注意到了广电的存在,也让很多人意识到原来广电也拿5G牌照很久了。

不论怎样,相信不少人对于广电还是抱有很高期望的,希望这第四家5G运营商,能够打破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

只是愿望虽好,现实却很容易被打脸。起码从目前广电领导的发言来看,实在有些让人担忧。5G有那么多物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场景,如果只是用在播放数字电视上,显然有些大材小用,太浪费5G资源了。而这样的差异化思路,也未见得是一个好的思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