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Max,凭什么卖 4399?

作者 | Funky 数码(酷友)

12 月 8 日,在没有开发布会的情况下,苹果官网上架了据传已经研发了 4 年的头戴式降噪耳机 ——AirPods Max,官方售价 4399,15 日首批发售。预售时我仅仅迟疑了 5 分钟,发货时间就已经排到明年 2 月份去了。

首发第二天,我去 4S 店试戴实物,顺便看看能不能捡漏,结果扑了空,店员说每天就只有 20 个不到的现货,有些客户凌晨三点就在排队了。因为摸到了实物,坚定了我要入手的决心。并不是我试戴一下就知道它有多好,而是那种在现场的冲动总会让人头脑发热,200 元一张的手机钢化膜甚至都不觉得贵。迫于没有现货,我四处搜寻黄牛,最终加价买到一只银色。

我纳闷 AirPods Max 和 AirPods Pro 的命名,Max 是最大的意思,Pro 是专业的意思,难道售价 4399 的 AirPods Max 不如 1999 的 AirPods Pro 专业?

包装盒比我想象中更巨大,很重,总感觉里面有不止耳机的存在,给人感觉非常踏实有份量。

打开偌大的包装盒,很直接地看见 AirPods Max 主体,耳机 + 智能耳机套,这种感觉有点像喝大杯的伏见桃山,杯子下面三分之一都是空的。

配了一根 USB-C to Lightning 数据线,充电插头?不存在的。

这就是大盒子里的全部内容,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对,耳机上少了个 3.5mm 孔,于是就少了根耳机连接线。

AirPods Max 左右耳独立搭载 H1 芯片(与 AirPods Pro 同),共拥有九个麦克风单元,支持主动降噪,自适应均衡,空间音频等功能。苹果在官网对 AirPods Max 音质上的提升作了重点讲解,特制驱动单元和各组件配合,让声音在可听范围内实现超低失真度・・介绍归介绍,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才是对产品最贴切的理解。

共 5 个可选颜色,头梁和耳机主体颜色是不同的,官网用颜色拼接图示意,很负责任。

我入手的银色,头梁纯白,耳机银色,看起来简约大气,没有任何 logo,设计感十足,非常好搭配上镜。

AirPods Max 采用模块化设计,头梁和耳机,耳机和耳罩都能轻松拼接和分离。如果条件允许,你甚至可以用蓝色的头梁嫁接到红色的耳机上再配一对绿色的耳垫(耳垫通过磁吸固定)。

两个实体按钮均居于右侧耳机上,旋钮和 Apple Watch 相似,能够通过单、双击和旋转实现切换曲目、接听电话,调节音量功能;降噪模式按钮可以切换降噪开关以及通透模式。

伸缩套杆的阻尼感非常强,调节时不像索尼 WF-1000XM 系列那样刷刷地到位。上图为最大拉伸长度,一般男性头部都够用,由于顶部是软织网,在尺寸上多了一份可变性。

耳机机身材质是阳极氧化铝,手感丝滑冰凉,质感细腻高级,但我相信这不耐刮蹭,对于这种长期暴露在外的用品,时间长了划痕自然也会多起来。

某宝上似乎已经给出了防止刮蹭氧化掉漆的解决方案。把耳机放进保护盒是常有的事情,给耳机本体套保护壳,实在是刷新了见识,苹果产品总是很容易带出一堆相关配件。

AirPods Max 重 385g(Bose700 约 250g,索尼 WH-1000XM4 约 255g)配上耳机套总重 520g。AirPods Max 这个重量在主流头戴耳机界中可以说毫无优势。耳机那么重,佩戴起来会不会各种不适?相信大家都在网上看了不少言论,说 “太重佩戴压力大”、“长时间佩戴不适”、“戴出颈椎病”・・・也许有人真实感受如此,也许只是人云亦云。

佩戴几天下来,我真实感受是拿在手上确实很重,但戴在头上并没有明显感到头部负担。可能得益于头梁特殊人体工学设计,头梁部分由不锈钢框架制成,外披一层类似软硅胶材料。

头梁框架上拱,紧绷一层织物穹网,穹网质感柔软,下陷较深,佩戴时刚好顶着脑门位置,柔软的材质减轻压感,紧绷下陷能有效分散耳机重量,且穹网透气,久待并无明显不适。

头梁整体的设计和材质在头戴耳机中都是很新颖的,同时由于新事物缺乏验证,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担忧:穹网佩戴时和头发紧贴,特别是浅色款式,时间久了头发油黏上织网会不会发黄不易清洗?头梁外披的柔软材质类似硅胶,沾染色素后会不会洗不掉?没有全包裹耳机套保护,头梁顶部不锈钢双横梁会不会容易挤压变形?

手机系统需升至 iOS14.3 才能体验 AirPods Max 的完整功能。手机升级系统后会出现连接动画,功能设定同样是在设置 - 蓝牙界面,AirPods 用户都不陌生。

靠近手机,将耳机从智能保护套中拿出,两者会自动连接。拿出耳机时大家要稍微注意下,不要猛地一下抽出来,因为每一次顺手拉出两只耳机都会碰撞一下,拉得越猛,碰得越响亮,碰多了肯定会有点痕迹。

* AirPods Max 没有关机功能,当你不用的时候只需要把它放回保护套中,它会自动开启超低能耗模式。电池额定容量 664mAh,官网介绍满电状态下开启降噪和空间音频时听音乐、看视频、打电话时间最长可达 20 小时(注意:最长),充电 5 分钟,聆听 1.5 小时。日常使用,满电去澳门前后三天,每天有 3-4 小时使用 + 拍摄,没有充过电,回到家后剩余电量 33%。

AirPods Max 体型上要比我多年前购买的索尼 WH-1000XM2 大。虽说是模块化设计,但每个部件的一体性都很强,。关于它的工业设计,大家可以看一些相关拆解,很多东西都是业界标杆,甚至是一些配重用的金属也都非常讲究。

毕竟我只是普通消费者,非专业拆解,谈回产品本身 —— 降噪和音质如何?

网上很多网友问降噪效果和 AirPods Pro 相比哪个好?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比,就像手机相机和单反相机比,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非要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毫无疑问 AirPods Max 领先,单纯从听和佩戴舒适感上,我觉得甚至超越了索尼 1000XM2,达标的消费级头戴式耳机。

什么 “浑厚的低音,精准的中音,清脆纯净的高音” 这些玄学用语就不说了。要说就说我们普遍消费者的根本需求:外观时尚大气,辨识度高;佩戴舒适;降噪表现优秀,音质也不错。价格.... 价格.... 非常不友好。

听觉是很主观的判断,你看我现在连 Bose 700 都拿不出来对比就知道我不是专业玩耳机的。但要我评价 AirPods Max 优秀与否,我会说,优秀!除了大家都能听到的音质、音色,还怎么判断它优秀?因为它完全不像第一次做头戴式耳机。无论在工业设计还是在降噪效果、音质的控制上,都会感觉苹果在这方面沉淀已久。“一个品牌只有一次机会进入某个领域。”

图片来源官网

AirPods Max 配合苹果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利用动态头部追踪和空间音频功能,使用的时候真心感觉到这个生态互联的强大。也许苹果的生态系统是封闭的,但身处其中,又是自由的。然后有人说,那你得买上它整套产品才能体验到。是啊,是啊不正是别人营造一个生态的最终目的吗?

当然,缺点也是存在的,一些材质上的缺点文中已有提到,不再赘述。唯一值得赘述的还是价格问题,4399 的售价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回答标题的问号】或许凭开模设计做工用料和品牌加成 AirPods Max 能卖 4399,但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关注重点仍在性价比上,现在 3000 以内主流头戴降噪耳机的选择已经满天飞了(索尼 WH-1000XM4 售价 2599;Bose 700 售价 2399;森海塞尔木馒头 1999・・・);体积较大,不便收纳,智能保护壳的保护能力是有限的,入手了 AirPods Max 的朋友比较稳妥还是得买个全包的保护盒;没有 3.5mm 孔,需要购买闪电转 3.5mm 连接线,官网售价 228。

使用习惯因人而异,就我自己而言,头戴式耳机的应用场景非常少,平时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会用,偶尔想着外出带的东西太多了,还是减负出行吧,头戴耳机很容易就出现在减负名单上。另外广东这天气,对于我这种怕热的人来说,头戴耳机使用时间通常不超 2 个月,除非在家打游戏(等下,你会戴 AirPods Max 来打游戏吗?)

综合使用下来,你很容易会发现,最终用得比较频繁,时常陪伴着你的,会是像 AirPods Pro 这种不占空间,轻轻戴上,又能体验降噪的耳机。


  • 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酷安立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