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样板戏的女孩:“命该折磨的她,不知可还保持对京剧的迷恋?”

 收音机里又传出我极为熟悉的《沙家浜》唱腔“这个女人不寻常……”我每听到此便会从记忆深处跳出金宝圆润清亮的声音:“参谋长休要谬夸奖……”

 金宝与我是宁波市16中学同校不同班的同学,因那时在校文艺队搭档演“阿庆嫂”A、B角而相熟相知。金宝在所有的“样板戏”片断演出中都是当然的A角,只要她在,B角大都无事可干。

 我常站在台侧从头到尾看她演出,看了几十场也不厌。文艺队再好胜再小心眼的女生也不得不承认金宝的扮相、身段、唱腔可以和专业演员比一比。而且大家也承认金宝的刻苦钻研精神是没人能比的。

 比方说戏剧《红色娘子军》的唱腔在我们看来是最难学的,还听说女主角杜近芳是梅兰芳的学生。金宝就一天到晚唱琼花的“剑麻压在石头底……”为吊上高音,彻底戒了醋和辣。她挺内行地对我说,杜近芳是谁也学不像的。

 学归学,唱归唱,但金宝总还是个业余爱好京剧的初中生,离真正的演员好像还隔着一层天。那时市文宣队的几个主要演员就好比是天上的仙女一样,可望而不可即。有一天一位唱老旦的同学神秘地对我和金宝说:“你一定能成名演员,你一定能成为大学生。”当时我俩都苦笑笑不作声。

 金宝的演员梦因为听说市文宣队5年内不招生而破灭了,她绝望地喝了一大瓢醋后对我们说,5年后都21岁了,甭说学戏,学烧火都只怕太晚。而我的大学梦呢,更是比天上的云朵还飘渺――大学都不办了还上大学?

 命运惯会作弄人,在金宝绝望之际,偏偏突然有一天宁波地区京训班的两个老师带着个琴师来我们学校招演员了。金宝的一曲“听奶奶讲革命……”高亢有力的唱腔一下子就征服了招考老师。后来她没经过复试就搬进了京训班宿舍,不久又成为新排《红色娘子军》连长A角。

 再次见面是在1982年杭州全省青年演员会演中,我是记者,她是得奖演员……如今我们都已生活在各自的城市。照理应该是金宝挑大梁走红的时候,眼下却是一个京剧式微的局面,久不闻金宝消息,命该多受折磨的她,不知可还保持着对京剧的迷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