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国家战略”青岛市北抢占“RCEP”新风口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月2日讯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以及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2020年12月30日,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2021年抓好的重点任务中,第二条就是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用足用好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等开放机遇,提升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发挥投资与消费对增长的双向带动作用。

作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具有独特“双节点”价值的城市,以及“一带一路”桥头堡城市的青岛,再次敏锐地抓住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风口”。RCEP遇上青岛,“国家战略”叠加的加持下,胶州湾东岸已潮起云涌,市北区迅速吹响了第一声号角,“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扬帆起航,历史上曾经辉煌的胶州湾东岸迎来“新担当”,即将重塑青岛对外开放新格局。

“抢”

青岛新一轮扩大开放迎来新风口

站在青岛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风口上,纵观近几年青岛胶州湾沿岸的发展,西海岸的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胶州的上合示范区都因“国家战略”而风生水起,作为胶州湾东岸,青岛主城区的核心区域,“十三五”时期,市北着力“东进”,中央商务区、浮山后、新都心等片区相继崛起,为市北“厚积薄发”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跨入“十四五”,重塑格局,成为胶州湾东岸提升发展“迫在眉睫”的事。而机遇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对市北来说,乘RCEP东风,跻身青岛新一台阶开放创新的崭新起点,“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诞生具有城市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市北是如何“抢”抓机遇? 2020年11月15日,RCEP签署;2020年12月1日,以邮轮港区为核心的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启动仪式成功举行,并发布了规划建设方案、划定了试验基地范围;2020年12月19日,市北区举办的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围绕“五中心一所一平台”项目开发建设,全力推进RCEP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2021年1月15日,国际邮轮港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核心区的“五中心一所一平台”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5月具备全省观摩条件,加快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加快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更新改造各项工作。

“这将是市北区推动格局重塑、实现进位赶超的绝佳机遇,我们必须以唯恐失之交臂的危机感、紧迫感,抢抓机遇、敢作敢为,奋起直追、勇闯新路。”市北区举办的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这样说。

“力争到2022年,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完善、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市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仉元明表示,运用平台思维做乘法,市北区现有的资源势必要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赋能下进行耦合升级,进而推动城区的开放发展,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谋”

构建胶州湾东岸开放发展新格局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又恰逢“十四五”开局的关键时刻,RCEP的签署对中国的发展整体来看都是“如虎添翼”:新的自贸体形成势必推动国家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可以预见,大循环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主线,将引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细数近年,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以来,中央先后赋予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一系列国之重任,为青岛新一轮开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青岛面临的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机遇相互叠加,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建设RCEP试验基地,是重构胶州湾东岸城区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选择。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表示,在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中,山东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青岛更是其中亮眼的明星。青岛在面向日韩、东盟往来中区位便利、优势突出,特别是山东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使山东雄厚的港口资源集中整合、握指成拳,发挥了最大的优势,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将始终锁定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基本方向,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全力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从青岛城市发展格局看,建设RCEP试验基地,将推动打造胶州湾区域的新地标、新增长极,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迈向高质量发展。同时,RCEP试验基地将与北岸的上合示范区、西岸的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互为犄角,在区位上形成“品”字结构,三点成面、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引爆湾区,共同构成青岛新一轮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引领青岛全域纵深开放。

按照市北区发布的规划,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规划结构为“一核、两廊、五片区”:打造以邮轮母港核心区为“一核”;18公里滨海产业创新走廊、7公里滨河创新发展走廊为“两廊”;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及人工智能、大健康、跨国企业总部、高端新材料等千亩园区为“五区”的整体布局。这32平方公里是青岛沿海沿湾沿河最宝贵、最优势的资源,是市北开放发展的“前沿”,而市北全域的每个街道、每个园区、每栋楼宇都是“腹地”支撑,要通过RCEP试验基地建设,拥抱胶州湾、融合港产城、联动陆海河,高质量打造胶州湾东岸新增长极,在“十四五”时期塑成国际合作新平台、对外开放新高地、创新发展新样板。

其中“一核”邮轮港区建设作为引爆点,立足于邮轮母港区,建设“五中心一所一平台”等重点项目。五个中心,即中国(青岛)RCEP国际博览中心、跨境贸易创新中心、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国际航运金融中心;一所即青岛航运交易所;一平台即大宗贸易数字化科技平台。

“策”

开启中日韩合作新篇章

国内多个城市也在抢抓 RCEP,其中如广州在2020年12月29日召开了“RCEP与广州发展圆桌会议”,探讨RCEP签署背景下广州的发展机遇,共同谋划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而对青岛来说,“近水楼台”是青岛在RCEP签署契机中的“重大历史机遇”,将为青岛扩大与日韩经贸往来,占得先机,也将为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RCEP多数成员国家是青岛重要的海外市场。特别是日、韩国两国,是青岛市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即便是受到疫情的冲击,青岛与日韩的经贸往来也没有停滞。今年前10个月,青岛对日本进出口增长4%,青岛正在建设的中日、中韩国际客厅,成为中日、中韩资源高频互动的“超级市场”。而东盟也正在成为青岛重要的海外市场,今年前10个月,青岛对东盟进出口703.1亿元,增长25.7%,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3.7%,其中,出口增长25%,进口增长26.7%。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RCEP的签署,原本并没有自贸协定的中日、日韩之间也将建立新的自贸伙伴关系。在中日韩三国的版图中,青岛处于一个极其关键的位置,在RCEP签署之前,在山东自贸试验区中,青岛片区重要的差异化发展方向就是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

青岛在RCEP中有着对其他城市而言无可比拟的贸易优势和区位优势,更因与日本、韩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贸往来密切,成为撬动日韩贸易往来的重要支点。日本和韩国在史上青岛的对外开放格局中,规模大、比重高、分量重,原本就是青岛市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韩国是青岛目前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是青岛市第三大外资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日韩同为RCEP成员国,这为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达成奠定重要基础。中日韩经济与产业互补性强,三国之间的贸易额从1999年的1320亿美元提高到2019年达到6220亿美元,20年间大幅提高了370%。”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分析认为,中日韩经济总量不仅占亚洲经济总量的70%,而且占世界经济的20%,今年中日韩三国有望全部跻身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之列,而且中日韩域内贸易只有23%,不仅低于欧盟的65%,也低于北美自贸区的40%,因此中日韩之间的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自贸区的达成将使得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更为显著。

“期”

百年老港区注入新活力

“这样的机遇可以说是千载难逢,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旦错过了这个机遇,也就意味着错失一个时代。建设RCEP试验基地,是重塑市北发展生态的助推器,是市北全域扩大开放、集成创新、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说,2021年,青岛即将迎来建市130周年,恰逢“十四五”开局,而与国家级的战略RCEP的相逢,对市北而言如同拿到了超前发展、向国际化大幅迈进的通关密钥,成为市北张开怀抱拥抱世界的底气。

不仅是核心功能区,市北区已经形成举全区之力,为RCEP试验区服务的发展思路。市北区确定将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作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先行承载区进行打造,将重点聚焦航运服务、创投风投、跨境贸易、文旅康养等产业。依托已入驻重要企业行业影响力和产业吸附力,围绕RCEP产业布局,引入国内头部街区运营商作为合伙人,加快城区产业落地、集聚,实现老城区复兴发展。对每个街区进行产业定位,分别为:四方路街区打造RCEP工业设计、商贸文化交流区,馆陶路街区打造RCEP金融产业集聚区、上海路街区打造RCEP国际商务区、三江路街区打造RCEP文旅文创展示区、黄台路和无棣路街区打造RCEP特色教育及产业拓展区……

在全球合作大背景下,站在新百年的起点,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启动,为青岛与各签署国在经贸合作上实现突破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要下好先手棋,打好特色牌。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启动,必将会为百年港区注入新的开放活力,吸引新的创新元素,营造新的产业生态,成为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靓丽新名片。从产业结构来说,RCEP的签署为服务贸易、投资开放水平带来了更广阔的对外开放空间,对于推进高附加值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是青岛近年来持续发力的重点产业。

一个立足胶州湾东岸,代表中国北方RCEP战略先行先试的“青岛市北样板”已初具模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