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 | 货来,速抢——华硕天选2


作为首批搭载 30 系列显卡的笔记本,天选 2 的售价对比友商同配置的产品并不过,可以说它依然是华硕阵营之中最优性价比的产品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2021 年的春天,谁能率先开卖 5000 系列锐龙还有30 系列移动版显卡,谁就能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产品,而华硕天选延续了去年的势头,在 1 月 26 号同步 AMD 和 NVIDIA 解禁时间首发天选 2, 我们也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完成了对它的评测。

全文基于天选 2, 锐龙 R7-5800H,16GB 内存,RTX 3070 显卡,240Hz 1080P sRGB 色域屏幕版本,售价 9299 人民币,目前全系其售价也是 9299 人民币。

设计与体验

天选 2 延续了上一代的「二次元」风格,魔幻青的版本有白色机身和青色顶盖搭配,我们手里的日蚀灰则更加低调一些,通体都是哑光的黑色。

打开机身顶盖,正面是一块 15.6 英寸的屏幕,左右边框表现不错,不过下巴确实稍微大了一些有点可惜,不过这一块屏幕的内在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它达到了 240Hz 的刷新率,100% 的 sRGB 色域覆盖,既能满足电竞的需求,色彩表现也很不错,我们在后文中也会有详细测试。

而在机身 C 面,天选 2 保留了小键盘设计,键盘的布局也符合主流的设计,并不需要额外习惯就能上手,1.8mm 的键程较长,按压的手感比较不错, AWSD 四个按键也有特别的半透明键帽,方便快速定位。

天选 2 的快捷键设置也有为游戏考虑,比如说通过 Fn+F5 可以快速切换性能模式,而 Fn+F4 可以一键静音麦克风,语音开黑的时候很有用。

接口方面,左侧分别是电源接口,RJ-45 网线接口,HDMI 接口,两个速率为 5Gbps 的 USB-A 接口,全功能的 USB-C 接口,以及 3.5mm 音频接口。

机身右侧则是散热口还有另一个 5Gbps 的 USB-A 接口,接口的种类很丰富,数量也不少,所以能满足各种条件下的需求,只不过 HDMI 不是 2.1 而是 2.0 需要注意一下,想要输出 4K120Hz 就需要用 UBC-C 接口了。

内部设计

天选 2 的底部拥有很大的开孔面积,这也提供了更大的进风量,背盖上一共有 10 颗螺丝拆开之后就能很容易的打开。

打开之后内部设计就已经一目了然,一块大容量 90Wh 的电池在底部,续航表现不错我们之后也有测试,除此之外还有 2 个M.2 接口,和 2 个内存插槽,后期升级也很方便,内存默认是3200MHz 8GB*2, 最高支持 32*2, 也就是说它能扩展到 64GB 内存。

硬盘也采用的是 TLC 颗粒,所以理论上寿命会比 QLC 要更好一些,实测的速度表现也不错,连续读取可以达到 3GB/s 以上的速度。

而在散热方面,天选 2 也有很明显的提升,散热系统由两个风扇,三个出风口和四根接触面积更大的扁平热管组成,理论上可以带来很不错的散热效果。

在细节上,你会发现天选 2 的风扇也选择的是超高密度的高端风扇,可以在相同的体积下带来更大的风量,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噪音。

而且看鳍片也会发现,天选 2 也选择了之前 ROG 上才有的超薄鳍片,所以也就能带来更多的热交换面积,更快的把热量带出机身。

温度、功耗与噪音

我们也继续进行了 CINEBENCH R15 多核心的连续跑分测试模拟 CPU 单烤情况,结果如下图:

一开始的峰值为 2100cb 左右,随后由于功耗和温度控制慢慢下降,直到第 4次时开始稳定在 2000 cb 的分数。

用连续 CINEBENCH R15 测试的最终意义是记录散热导致的性能变化,所以我们也记录了 CPU 单独负载时的功耗和温度波动:

我们会发现天选 2 一开始可以达到 80W, 最终可以保持在 70W 左右,温度则是和 96°C, 频率在 3.35Ghz 左右,CPU 单烤的功率比较高。

MDT 的测试包括额外的机身出风口的温度,可以从上图中的 Air Vent temperature(也就是橙色线)来看到,这也是用来辅助判断一个机器的散热系统散热效率的因素。

K 值则是考虑功率之后的综合导热指数,MDT 认为在极限负载的情况下,如果出风口温度越接近机内 CPU 核心温度,那么就说明笔记本的散热系统能有越有效的把 CPU 或者 GPU 等等发热源的热量导出机身,K 值也就会更高。

天选 2在增强模式 K 值约为 1.56, 说明它的散热效率很高,(游戏本平均 1.5)能更快的把内部的热量导出到机身之外。

而在 CPU + GPU 双烤的情况下,天选 2 可以基本做到 45+90W 的成绩,温度分别为 95°C 和 77°C, 内部温度不算高。

而在现实的游戏之中 GPU 可以利用 NVIDIA 的 DB2.0 技术让显卡处于 95W 的水平来保证游戏性能。

在极限情况下我们也测试了天选 2 的表面温度,可以看到它的键盘平均温度只有 34.5°C 温度很低,其中 AWSD 区域(点3)刚好就在风扇正上方,所以温度只有 30.5°C, 左右掌托(点1,2)更是只有 25°C 左右,天选 2 很好的把热量隔绝在了人经常接触的区域。

而在噪音方面天选 2 也给了我惊喜,整机的噪音都没有超过 50 dBA, 经过我们实测只有 48.4 dBA, 而且通过上边的噪音频谱分布也能看出来,它没有单一频率的突出噪音,也就是说你听到的都是呼呼的风声而不是高频的尖锐噪音。

总的来说天选 2 的散热表现比上一代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不仅内部承受 45+90W=135W 的功耗,而且表面温度也很低,噪音也比普通游戏本更小,相对于同级别的产品,它的散热在保证性能释放的情况下更侧重使用时的舒适。

性能水平

就像开头说到的一样,天选 2 在目前这个时间,拥有着最新的硬件配置:R7-5800H + 3070 的组合,那么它们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也是我最好奇的。

在最新的 Cinebench R23 测试中,R7-5800H 可以分别达到多核 12330 pts以及单核 1384 pts 的成绩,而且可以看到右边我们选择了 10 分钟的连续测试,分数也保持在了 12256 pts, 和第一次相比没有明显下降,初步说明天选 2 的散热表现比较不错。

相对于上一代 R7-4800H 的多核 11400 pts 单核 1140 pts 来说,提升大概在 7% 和 21% 的水平。

在而在单次测试时间更短的 CINEBENCH R15 测试中,R7-5800H 能够得到超过 2130 cb 的多核成绩和 226 cb 的单核成绩。

显卡方面:

天选 2搭载的是 MaxQ 版本的 RTX3070 独立显卡,在我们 3D Mark 标准显卡性能测试中分别达到了:

  • Time Spy: 8784
  • Port Royal: 5248

相对于之前 115W 的 2060 来说显卡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不算光追的话,能达到 2080Ti 性能的 93%, 而具体的游戏提升,MDT 会在后文中的游戏性能实测上详述。

游戏实测

MDT 通过四款主流游戏来测试天选 2 的实际游戏表现。

极限竞速:地平线 4

在特效为超高的设置下,天选 2 能够达到 116 fps 的平均水平,而这也是一个更偏向于 CPU 需求的游戏,所以你会发现 CPU 的性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短板,如果有更高等级的 CPU, 可能帧率会更高一些。


古墓丽影:暗影

在默认的最高特效预设下(如截图所示),天选 2 可以达到平均 92 fps 的水平,对于古墓丽影这样的游戏来说超过 60fps 就已经非常流畅了,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GPU 受限的比例是 31%, 也就是说继续提升 CPU 性能也会带来帧率的升高。


看门狗:军团

在默认的非常高特效下,天选 2 运行看门狗:均摊可以达到平均 74 的帧率,其中 CPU 的性能基本也就决定了最终的帧率。

全境封锁2:

全境封锁 2 我们也采用了默认的极高特效,最终能达到平均 92 的帧率。


守望先锋:

守望先锋在暴雪的优化下,画质没什么好说的,特效极高 1080P, 在 100% 渲染的前提下,我们打开守望先锋观战锦标赛, 除去角色死亡重生和回合结束的 fps 下降,有 85% 的时间里帧率超过了 144Hz, 不过并没有超过太多,因为平均帧率是 165 fps.


CS:GO

我们也选择了最高特效进行测试,你会发现它的平均 fps 能达到206, 有 96% 的时间里帧率都超过了 144 fps, 这也让 240Hz 的屏幕有了用武之地。


PBUG:

使用游戏内置的测试,在抗锯齿,纹理最高,其他低特效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平均 115 fps 的成绩,只有 4.6% 的时间里帧率超过了 144 fps, 而且 GPU 的占用率很少达到 70% 以上,所以降低特效也不会让帧率变得更高。

屏幕素质

天选 2 的屏幕可以说是有非常明显的提升,首先,240Hz 的刷新率让它能胜任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性能游戏需求,接着它的色域覆盖也达到了 100% sRGB 标准,所以能显示出足够鲜艳的色彩。

经过我们实测,天选 2 的屏幕能达到:

98.4% sRGB 色域覆盖 (越接近 100% 越好)100.4% sRGB 色域容积 (越接近 100% 越好)

按我们在当评价一款产品时,我们关注的是什么?中提到的标准,sRGB 才是对消费者更为直观有效的色域,因此天选 2 的 RGB 覆盖相对都比较精准,忽略测试误差已经属于能完全覆盖 sRGB 的范围,也就是说这一块屏幕的颜色没有明显过饱也不会不够艳丽,达到了不错的水准。

接着是重点的色准结果:

平均 ΔE=1.1最大 ΔE=1.6

正如你所见天选 2 的这一块屏幕色准表现是很不错的:

上图左边为sRGB 下的标准颜色,中间为模拟被测设备(天选 2)屏幕显示同样的图片看起来的样子,右边则是被测设备显示这张图片时和应该显示出的颜色的偏差,绿色代表机器也无法分辨差别,黄色代表在和标准的经过校色的显示器放在一起对比时能认真看出区别,橙色代表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天选 2 的色准表现很不错,能得到很真实的色彩,甚至你也可以用它进行一些相对专业的影像处理工作了。

亮度方面,天选 2 的屏幕一共有 11 级亮度变化可调,从 17cd/m² ~ 270cd/m², 亮度变化均匀,没有出现陡升陡降,最大亮度并不高,推荐在室内使用,对比度为 1121:1 属于中等水平,由于雾面的缘故反射率只有 2.4%, 所以也倒不用担心眩光。

这一块屏幕刷新率升级到了 240Hz, 所以我们也很关心它的响应时间,经过实测它的黑-白响应时间分别为 6ms 和 3ms, 在 IPS 之中表现不错,实际的体验之中也看不出拖影。

240Hz 相对于 144Hz 来说提升还是有的,不过对于大部分的游戏来说,确实还是达不到 240 的平均帧率,不过如果你是 CS:GO 或者守望先锋的忠实玩家,那么它还是会有些帮助的。

充电与续航

拆机的部分我们提到过,天选 2 的电池容量达到了 90Wh, 而且它还可以设置程断电之后自动切换刷新率为 60Hz 并且断开独立显卡省电,所以我们也用标准的 PCMark 10 应用程序在 100nit 下测试了它的续航表现:

结果能达到 11 小时以上的续航,所以我们认为天选 2 在单纯的日常办公时可以达到至少 8 小时的可靠续航时间。

而充电速度方面,天选 2 的表现也很令人惊喜,实测它支持 90W 的充电功率,可以在 35 分钟内快速从 5% 电量充至 60%, 最终一共也只需要 70 分钟多一点就可以充电到 95%, 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MDT 总结:

如果说上一代天选还有不少可以吐槽地点,那么我怀疑产品经理应该是看到了大家的评论,全新的天选 2 几乎把所有的缺点都一扫而空。

全新加强的散热让天选 2 可以承受来自 R7-5800H 以及 3070MQ 一共 45+90 的双烤功耗,同时表面温度很低,噪音也很小,不需要担心降频或者过热保护损失性能。

屏幕也更换成了 240Hz 超高刷新率的 FHD 分辨率屏幕,而且还支持 sRGB色域,所以既能电竞,也可以有不错的色彩。

而固态硬盘也换掉了 QLC 转而使用 TLC, 所以理论上的寿命和性能都会比之前有不少提升。

优势:

全新的 5000 系列锐龙 + 30 系列显卡240Hz 刷新率屏幕支持 sRGB 全覆盖即便是在满载情况下键盘左侧区域温度也很低接口非常齐全,包括了 HDMI, 全功能 USB-C 还有 4 个 USB-A 接口90Wh 的大电池支持快充,续航长充电快

遗憾:

  • 很少有游戏能达到平均 240 fps, 所以不如 QHD + 165Hz
  • 没有提供独显直连模式

天选 2 已经正式开售:

R7-5800H + 3070MQ, 16GB 内存 + 512GB 固态硬盘,FHD 240Hz 屏幕,售价 9299 人民币。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作为首批搭载 30 系列显卡的笔记本,天选 2 的售价对比友商同配置的产品并不过,可以说它依然是华硕阵营之中最优性价比的产品,不过由于配置较高,所以反映出来的价格绝对值也不低。

所以如果你刚好手里有钱,而且也非常想体验全新一代平台的性能,那么货来速抢就对了,毕竟参照桌面端的供货,大批量供应仍然不太乐观。

如果暂时不愿意花那么多钱而且也不着急,那么可以继续等等看之后有没有更多配置和更多机型的产品。

Mobile Device Talks

泛科技的炉边谈话

了解更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