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拿出来的冷牛奶能不能给娃喝?儿科医生这样说

天气暖起来了,团队里阿喜家的早上又闹腾起来了。

“我就要喝冷奶,就要喝冷奶。”

“太凉了,对肠胃不好。宝宝乖,我拿去热一下,一下下就好。”

……

孩子爱喝冰牛奶,家里老人又担心对身体不好,于是这样的吵吵闹闹一周要折腾个好几回。甚至孩子吃饭吃到凉了,还经常要倒掉再盛点热饭。

你家是不是也经历过?

不仅是老人,咱爸妈自己有时候心里也没底。“孩子脾胃弱,不能吃太凉,寒气太重……”还是热腾腾地让娃吃下去安心呀。

对于孩子能不能吃冰的、凉的,咱们后台也经常会收到家长们的这些纠结:



糕妈,冰箱刚拿出来的牛奶、酸奶,能直接给娃吃吗?

娃吃饭太慢了,中途要不要加热给Ta吃?

宝宝生吃水果可以吗?

……



宝宝一点凉的食物都不能吃吗?多少度的食物最适合宝宝?今天这篇就和大家好好来聊聊。



啥都趁热吃真的好吗?

经常听妈妈们提到:宝宝脾胃虚,一丁点凉的都碰不得,吃了就闹肚子,牛奶、果泥、水果都要热一热给娃吃。

夸张了!

其实,一般情况下宝宝拉肚子和吃凉的还真没啥直接关系。

娃拉肚子的主要原因还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或者对食物不耐受、过敏引起的,凉食可不背这个锅。

PS:有个别娃一吃凉的、刺激的食物就闹肚子,可能是 Ta 们本身肠易激,这种情况还是要忌忌口。

其实,食物从入口到食道,最后进入胃里边,大约需要经过 9 秒钟。再冰凉的食物,经过这一列的折腾,也差不多捂暖了。

真正伤害娃的反而是吃!太!烫!

食道最高耐受的温度是 50~60℃,超过 65℃ 的食物就会烫嘴,并且造成烫伤。娃的口腔黏膜就更娇嫩了,太烫的食物更容易灼伤口腔内壁,导致口腔溃疡等。

说到这,有的家长又该跳出来了:太烫的食物也不会给娃吃呀!

确实确实,咱也就是给大家提个醒。65℃ 以上的食物还真不少见,刚出锅的饺子、烫好的火锅、炖好的粥……有时候,我们以为放着晾了一会就凉了,其实里边儿还烫着。

不管是宝宝还是大人,吃的食物都不宜太烫。

河南、福建、广东、山西这些地区,是食道癌的高发地区,这和他们喜吃热食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胡辣汤、生滚粥、功夫茶……都是“越烫嘴越美味”。

但是,每吃一口烫食,口腔和食道就要承受 9 秒钟的高温。食管黏膜也超容易被烫伤,如果反复被烫伤,可能会增加食管癌变的风险。

消化道是个“傻瓜器官”,如果真被烫到了其实不会有太大的感觉,有病变也不容易被察觉。

最安全、舒适的入口温度应该是 10~40℃,咱们的母乳就在 37℃ 左右,宝宝喝正合适。

不过,咱平时在家也不会细致到给娃喂食之前先拿个温度计测测。饭做好了,稍微晾凉一会,用手腕内侧感受下,温温的就可以了。



有的食物加热吃,

流失营养还影响口感!

每次我们一发水果、奶这些相关的内容,留言区底下的画风都是这样的:

嗐,妈妈们真是把娃想得太脆弱了,恨不得把水果煮熟了再给孩子吃。

食物加热后会导致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B、C)流失,水果里面就富含这些维生素,热一热吃可不就吃了个寂寞,营养少了,还影响口感。

酸奶也一样,加热过头了(55~60 摄氏度以上),不光营养受影响,味道更别提了,加热过的酸奶真是酸到无法入口,真心有点浪费好东西。

所以呀,水果、牛奶这些热一热吃,其实真没必要。如果实在担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牛奶、水果太凉了,那就先室温放一放再给娃吃也OK。



有的情况吃点凉的,

好处还不少

凉的冰的食物已经表示过不背“让宝宝生病”的锅,有些情况来点凉的,还能让孩子更舒服呢~


发烧、长疱疹


宝宝发烧或嘴巴长疱疹,会影响食欲,对冰的可能还稍微容易接受些。冰牛奶、冰的营养粥之类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年糕发烧的时候,糕妈就会给他吃点冰淇淋,不光可以让娃舒服点,还能给孩子提供点热量和水分。


出牙不适


出牙期的宝宝也会因为牙龈肿痛难受而抗拒食物。这种时候,建议妈妈们给孩子喂一些凉食,可以让宝宝没那么难受。

比如奶粉可以用常温水冲泡,超过六个月的宝宝可以喝点冷藏酸奶。

咱大人有时候还贪一口凉的舒坦舒坦,给娃吃点凉的也可以,没必要那么严格,啥都趁热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