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二战东线战场的丘吉尔步兵坦克

作者:锅炉房老王 来源:尼伯龙根工厂

前言:众所周知二战期间苏联接收了很多英美援助的很多装备,其中英国援助的坦克除了瓦伦丁这样的轻型坦克,还有丘吉尔重型坦克。“傻丘”是怎样来到东线的?苏联人评价和使用情况如何?苏军装备的丘吉尔坦克涂装又是怎样的?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会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1942年8月,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对苏联进行了访问,在他来访之前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有一批和他同名的坦克被PQ-17船队运到了苏联的阿尔汉格尔斯克(Archangelsk,直译为大天使城)——这一批坦克包括II型和III型两个型号。整个二战期间,一共有301辆丘吉尔步兵坦克根据《租借法案》被提供给苏联,其中有253辆安全送达目的地,其余的车辆在海运过程中损失。苏军将丘吉尔当作重型坦克使用,赋予其和KV-1类似的战术定位,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苏联用来参加战斗的重型坦克除了KV-1S之外,还有一些丘吉尔步兵坦克。

在正文开始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丘吉尔I-IV型的概况:

I型:最初的型号,铸造炮塔,炮塔内安装一门只能发射穿甲弹的2磅炮(40mm),车首还装有一门3英寸榴弹炮。



II型:在I型的基础上取消车首的3英寸榴弹炮,以一挺BESA航向机枪取而代之。



III型:主炮换为QF 6磅炮(57mm),炮塔也更改为较为方正的焊接型号。



IV型:为提高生产效率,将III型的焊接炮塔又更改回铸造结构,但外形和I/II型的炮塔相比更为方正。



苏联在1941年10月时得知了丘吉尔这种坦克的存在,根据苏军情报部门的了解,英国在1941年春季启动了丘吉尔,或者叫Mk.IV坦克的生产。苏军取得了有关于这种坦克重量、武器、以及产量的正确信息,甚至还知道这种坦克即将换装57mm火炮,但唯独有关于速度的信息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这种坦克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5-38公里/时,但实际上这种速度只有从非常陡峭的陡坡上开下来的时候才能勉强达得到。

1942年春季,英国决定向苏联提供丘吉尔步兵坦克,它的名字开始在双方的通信中频繁出现,苏方代表还受邀参观了丘吉尔坦克的生产厂家,代表团在伯明翰的温斯伯里工厂(Wednesbury Works)了解到,这家工厂每周可以完成6-7辆该型坦克。2月份时,苏联代表团又来到了设计出丘吉尔坦克的沃克斯豪尔汽车公司(Vauxhall Motors),他们的工厂每周可以建造10辆丘吉尔。4月份28-30日间,代表团又参观了利兰汽车公司(Leyland Motors),这家公司每周的产量预计可以达到7辆的水平。在参观过四家生产厂家之中的三家之后,苏联代表团又观摩了最新型的丘吉尔IV坦克的测试工作。苏、英双方在1942年3月时就已经开始探讨向苏联提供重型坦克,同时还讨论了每一辆坦克应该搭配多少配件和弹药。奇怪的是,双方最后决定每辆丘吉尔III坦克都要随车提供高爆弹135发,而这种高爆弹却不是在英国本土生产的,在后来经常会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

1942年春季,苏联代表团在观摩丘吉尔IV坦克的测试工作。



到了4月末,如何向提供苏联丘吉尔坦克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英国决定用丘吉尔替代之前的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继续向苏联交付。第一批计划发货的25辆中,有23辆是装备过时的2磅炮的丘吉尔II,可以认为英国是想要借机“处理尾货”。第一批丘吉尔坦克拖延了两个月才最终上路,但却在路上损失大半——1942年6月27日启程前往苏联的PQ-17护航船队一共搭载了15辆丘吉尔II和10辆丘吉尔III,虽然总数没有变化,但两种坦克的比例和4月份时候的计划有所区别。这支倒霉的船队在北冰洋上遭到了德国空军和海军的猛烈攻击,33艘货轮中只有11艘最终到达阿尔汉格尔斯克,其余全部被击沉。所有负责运载坦克的货轮中,只有运载着丘吉尔II型、III型各5辆的“海洋自由(Ocean Freedom)”号在7月11日到达苏联,得以幸免,包括另外15辆丘吉尔在内的430辆坦克全都随船沉没,损失掉的各类武器装备足以武装起一个集团军。

在PQ-17差点全军覆没之后,PQ-18护航船队直到夏季结束后的9月2日才敢动身,这一次一共给苏联送去了74辆丘吉尔坦克,其中只有15辆是丘吉尔II型。1943年1月27日,JW-52护航船队到达摩尔曼斯克(Murmansk),成功交付丘吉尔III型、IV型共40辆。2月末,JW-53护航船队又运来121辆丘吉尔,这是最为集中的一次交付,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大批量的丘吉尔坦克运到苏联,最后的8辆丘吉尔在8月份时运到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在安全到达苏联的253辆丘吉尔坦克之中,有20辆II型、128辆III型、105辆IV型。除了最后的8辆之外,绝大部分都经由北冰洋航线交付。在吸取了PQ-17的惨痛教训之后,盟国没有在1943年的夏季北极极昼时期安排北冰洋航线的船队,下一支JW-54A护航船队直到1943年11月才到达苏联,虽然丘吉尔仍在英军中大量装备,但这支护航船队没有带来更多的这种坦克,这一年夏季的库尔斯克战役已经证明,丘吉尔坦克在火力和防护方面都已经处于劣势,苏联没有必要继续订购该型坦克。

交付苏联的一部分丘吉尔坦克曾经经过返工,以消除一些之前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这种返过工的坦克在注册号添加字母R(Remanufactured,翻新,改装)以示区别。苏军代表拒绝接收随车提供的说明资料——这些资料已经有了俄文版本,而且还有一位曾经参观过英国坦克工厂的科瓦列夫少校(Kovalev)被紧急召回国内协助验收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令人琢磨不透。不过,拒收资料的事情,以及之前PQ-17的灭顶之灾,还仅仅是丘吉尔坦克在苏联遭遇的一系列麻烦的开端而已……

在人们刚刚把硕果仅存的10辆丘吉尔坦克从“海洋自由”号货轮上面卸载下来的时候,它们就开始给苏联人找麻烦了——已经升为技术上校的科瓦列夫发现6磅炮的高低机全都有问题,其中一辆的高低机在卸载的时候就发现已经不好了。在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的巴克哈瑞特萨(Bakharitsa)试车时,又发现车辆的振动会导致转向机的外壳出现裂纹。苏联起初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技术人员操作不当,但真正的原因却是英国方面并没有将这个缺陷及时告知苏方。苏联人还发现半数的坦克翼子板上出现了凹陷,这些问题还不算特别要命——发动机频繁出现故障才是大问题,而这些故障都是之前的返工引起的,英国人对此心知肚明,但又没有告诉苏联人。PQ-17那些葬身北冰洋的船只把为丘吉尔坦克准备的配件也一并带进了海底,导致配件奇缺,其中一辆坦克到8月底的时候就坏得没法动弹了。除了质量不佳和缺乏配件之外,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并没有英国的坦克教官随同第一批坦克一道赶赴苏联,不受苏联欢迎的雷明顿上尉(Remington)本来要和第一批坦克一同前往,但他被德国人抓了俘虏,于是英国人又派了一位考克斯上尉(Cox)作为替补,随同PQ-18一同来到苏联。

从1942年10月开始,英国开始向苏联通报自己的坦克研发和测试状况,这纯粹是自讨苦吃——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遇上困难不足为奇,但把这些困难一股脑的全都告知用户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除了研发与测试之外,苏联人还能得到有关于英国坦克进一步发展的规划,改进型号和全新设计全都包括在内。英国人的开诚布公并没有换来苏联的信任,而PQ-18的坦克出现的新问题又加深了苏联的疑虑——在全部59辆丘吉尔III型坦克中,有55辆的驻退机都不能正常工作,负责接收的苏方人员起码发现了9处严重缺陷,这些坦克被送到92号工厂进行修理。出现了这么多问题,所以苏联的丘吉尔坦克没能在1942年投入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

英国陆军部注册号(W.D census number)为T.31222R的丘吉尔III型步兵坦克被抽调至库宾卡试验场进行测试,它是PQ-17运来的10辆坦克之一,这也是苏联装甲车辆科学研究院(NIIBT)从喀山迁回莫斯科之后,进行的头几个测试之一。这辆坦克在从仓库开往测试场地的路上就趴了窝,发动机右上角气缸盖和汽缸之间的衬垫存在问题,但一直没能够及时发现,出问题的时候又是在晚上,大家没有看到冷却液漏了出来,结果气缸盖和缸体全都被顶裂了——类似的问题在英军使用丘吉尔坦克的时候也是层出不穷。

发动机的严重故障使得测试工作陷入瘫痪,苏联人手头缺乏配件,修理工作也无法及时展开,因此,他们用T.31221R这辆车替换了之前出了问题的车辆来进行测试。鉴于这辆丘吉尔坦克很快就要被送上前线,库宾卡试验场压缩了测试时间,只在1942年8月30日——9月5日间进行了射击和行驶测试,测试完毕之后,T.31221R被送回高尔基市(Gorky)的训练中心,后来被配发给近卫重型坦克第47团。

T.31221R在来到库宾卡之前,已经在高尔基的训练中心行驶了大约200公里,在行驶测试时,又在柏油路上行驶97公里,在土路上行驶87公里,还进行了短距离的越障测试。英国方面推荐使用辛烷值在75以上的汽油作为燃料,而苏联使用的则是混合R-9航空燃料以提高辛烷值的自产B-70汽油。

没人会对这样一种专门为支援步兵设计的重型战车的公路性能有什么指望,不过丘吉尔坦克在直线路段上跑出了28公里/时的速度,比英国方面的数据要快上4公里,平均时速可以维持在25.4公里/时的水平,和KV-1差不多,这辆英国坦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迟缓。丘吉尔的双流转向机构(注:可以让两侧履带分别向不同方向旋转)是一个亮点,液压助力使得操作更为省力,测试人员认为该车转向顺畅。丘吉尔坦克每百公里的耗油量为325升,苏联方面认为可以接受。丘吉尔坦克在土路上的平均速度能到到17.5公里/时,还是和KV-1差不多,耗油量为百公里382升,这意味着该车在公路和越野行驶的行程分别为246公里和166公里。在沙土坡道上测试时,该车马力全开,最多可以爬上27°的斜坡,坡度再大就开始打滑,如果攀爬覆有草皮和灌木的坡道,则最大爬坡角度可以达到30°。在斜面上测试时,该车表现较为糟糕,斜率大于20°就会侧滑。丘吉尔的悬挂并不能适应这种驾驶条件,在实验中有两组悬挂出现了崩裂,换档杆和履带也断开多次,苏联专家认为这样的悬挂装置对于重型坦克来讲太过脆弱。

丘吉尔坦克最出色的莫过于视野,虽然驾驶员和机电员的视线被两侧的履带挡住(丘吉尔本质上是个古老的过顶履带设计),都比较瞎,但炮塔中乘员的视野要好得多,潜望镜提供了很好的视野,这对于块头如此庞大的车辆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后来苏联仿制了这种潜望镜,用在自己生产的坦克上面。

6磅炮的火力尚可,丘吉尔III型装备的早期43倍口径6磅炮在测试中从950米外击穿了三号坦克(早期型号)的侧面装甲,并从另一侧穿出,共计击穿了2X30mm的装甲。1943年的测试中,该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侧面,800米距离上击穿炮塔侧面(均为82mm),而苏联的76.2mm坦克炮只能在200米的距离上勉强击穿相同部位,6磅炮的穿甲能力可以和57mm Zis-2反坦克炮相媲美。不过,在测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炮口焰导致左侧翼子板弯曲,击碎了左前大灯,在试射26发炮弹之后,半自动闭膛装置也失灵了。此外,有趣的是,苏联人还发现丘吉尔坦克外置的掷弹器可以直接发射50mm迫击炮的炮弹。

苏联人最后总结道,丘吉尔坦克的火力弱于KV-1及KV-1S(1942年测试结论,未用虎式作为标靶进行射击测试),而装甲要强于后两者,有能力对抗所有型号的德军坦克。机枪弹药基数是KV系列的3倍,推重比和最高速度低于KV-1/1S,但平均速度和行程非常接近。丘吉尔坦克不够可靠,在设计和结构上都不够成熟,在作战期间需要经常进行修理,还需要比较稳定的配件和总成供应。转向机构和变速箱一体化的设计值得苏联借鉴。

在库宾卡接受测试的丘吉尔III型坦克,T.31222R号车。







在库宾卡试验场接受测试的丘吉尔III坦克,T.31221R号车。注意这两辆车的尾部都装有副油箱。









正在接受越障测试的丘吉尔III型坦克。





6磅炮射击测试时在三号坦克和虎式坦克装甲上留下的弹洞。





用来测试的是这辆来自502营的121号虎式极初期型坦克,它最终在经过了无数次射击测试之后被彻底干烂了。



丘吉尔坦克的视野示意图——其实也说不上有多好,该车没有指挥塔和后向潜望镜,如果关闭炮塔舱盖,充其量只有180°的视野。

成立于1942年4月的苏军坦克第194训练旅是第一支装备丘吉尔的苏军部队,这是一支专门为英国坦克培训乘员的部队,除了丘吉尔之外,瓦伦丁和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的乘员也在此接受培训,所有被送到高尔基市训练中心的丘吉尔坦克都要随同乘员一起在第194训练旅完成培训课程,之后再被派往前线部队。1942年10月,苏军按照010/267组织装备表建立了近卫坦克第47-50团,每个团装备21辆坦克及3辆装甲汽车。其中的近卫坦克第50团主要装备丘吉尔II型坦克,后来又得到两辆丘吉尔III型的加强。其余的3个团则主要装备丘吉尔III和IV型坦克。

在测试和训练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坐实了库宾卡的坦克专家对丘吉尔坦克产生的“不够成熟”的印象,但是这些坦克终归还是要上战场的。92号工厂对1942年运来的所有的丘吉尔III型所装备的6磅炮进行了修改,换上了新的平衡弹簧,并对驻退机的液压筒进行了重新铣削。发动机、履带、主动轮、诱导轮轴和油路管线的问题则由高尔基市的嘎斯汽车厂(GAZ)负责解决。近卫坦克第47团针对丘吉尔在冰雪地面上抓地力糟糕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们在T.68768号车上试验了加装防滑齿的履带,试验非常成功,苏军发布命令对所有的丘吉尔坦克实施这项改造。不过,冰雪在翼子板内侧淤积的问题还是没法解决,开上个8-10公里,淤积的冰雪就已经足以把翼子板给撑得掉下来。

基本上所有的丘吉尔坦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第47团有12辆坦克需要修理,第48团有16辆,第49团有15辆,第50团有8辆,拖延了很久才能送上战场。其中的近卫坦克第48团是第一支做好战斗准备的部队,它在1942年12月31日时被指派给顿河方面军。1943年1月19日,该部队抵达前线,由第21集团军负责指挥。21日,该部队支援步兵第216/218团向斯大林格勒的古木拉克(Gumrak)火车站发动进攻,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该部占领一个集体农庄,宣称缴获5辆敌军坦克、70门火炮、15门迫击炮、200辆摩托车和800辆汽车,自己有4辆坦克受损,1人阵亡,3人受伤。第二天,近卫坦克第48团继续进攻古木拉克外围德军阵地,结果有两辆丘吉尔坦克被烧毁,还有5辆中弹退出战斗发阵地。在23日修复了受损车辆之后,该团又在24日再次伴随步兵第216团发动进攻,这一次成功占领目标,并将德军逼退到9公里之外。

1月29日,近卫坦克第48团支援近卫步兵第93团进行作战,这一次的任务是肃清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到2月1日时,该团宣称已经摧毁9辆坦克,50架飞机,90门火炮和1900辆汽车。自己的损失则很轻微,共计12人阵亡,29人受伤,只有两辆坦克永久损失,6辆需要大修,13辆需要短期修理。除了近卫坦克第48团之外,近卫坦克第47团也参加了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他们在“街垒”工厂一带作战,到战斗结束时只有3辆丘吉尔坦克仍可使用,其他的都损失掉了,但其中多数在修复之后都能继续使用。

近卫坦克第48团的一个车组。



1943年3月19日,近卫坦克第50团投入了列宁格勒地区的战斗,坦克乘员们发现,比起敌人来说,更麻烦的是这些坦克本身——1辆在行军时趴窝,1辆离合器烧毁,2辆掉进沼泽,2辆压上地雷,2辆被炮兵火力击毁,还有12辆在进攻的时候全都陷在地里,最终只有2辆开到了德军阵地前面,其中之一还落入壕沟,后来被德军给一把火烧掉了。第二天,他们又利用一些已经脱困的坦克再次投入战斗。22日的进攻中,又有3辆坦克触雷,其中N.D.别洛杜布上尉(N.D. Belodub)的车组坚守坦克4日之久,直到26日坦克被回收。为此,别洛杜布获得了三级苏沃洛夫勋章。截至25日,该团有5辆坦克永久损失,6辆正在维修,2辆还泡在沼泽之中,6辆仍然可作战,后来可用车辆的数量上升至11辆,并得到了6辆KV坦克的补充。近卫坦克第50团后来又参加了1943年7月22日的贝鲁西洛夫(Brusilov)行动。该团的丘吉尔II型装备的2磅炮火力远远不如KV-1坦克,1943年12月时被全部用KV-1坦克替换,再后来这个团就全面换装了IS-2。

被德军击毁的近卫坦克第50团丘吉尔II型坦克,注意靠前的一名德军右手提着一支汤普森M1A1冲锋枪,可能是美国坦克的随车轻武器。苏联认为2磅炮的穿甲弹质量不佳,在测试时连50mm的装甲都击不穿。



近卫坦克第49团在1943年3月14日抵达列宁格勒前线,但却一直被留作预备队,直到次年的1月15日才投入战斗,参加了列宁格勒的解围行动。该团后来接收到的补充车辆是23辆早就停产了的BT-5及3辆BT-7快速坦克,在用途上与丘吉尔坦克完全南辕北辙,这种诡异的编制一直保持到2月中旬时该团被调往图拉接收IS-2重型坦克为止,那时候他们还有13辆丘吉尔和16辆BT。

近卫坦克第49团的丘吉尔III型坦克。





1943年春季,苏军又利用新运来的150辆丘吉尔步兵坦克武装了近卫坦克第10、15、34及36团,并对近卫坦克第47和48团进行了补充,其中的第36团和48团被投入到库尔斯克战役之中。近卫坦克第48团在1943年7月6日投入作战,第一天就损失了8辆坦克(其中之一被德军飞机击毁),自称击毁敌军坦克23辆,自行火炮13辆。第二天,该团与坦克第21旅一道向普罗霍洛夫卡(Prokhorovka)撤退,撤退过程中又损失7辆坦克,又宣称击毁5辆坦克,7辆自行火炮。该团剩下的6辆丘吉尔被划拨给坦克第21旅,在9月9日时再次装备丘吉尔坦克,后来投入了基辅一带的战斗。

1943年7月6-7日被德军击毁的近卫坦克第48团车辆。







开进基辅的近卫坦克第48团的丘吉尔III型坦克,下图中的车辆战术编号分别为P01和204。









近卫坦克第36团在7月9日时于普罗霍洛夫卡附近占据一处防守阵地,在调动过程中有5辆坦克出现故障。7月12日早上,团长在空袭中受伤,该团15辆能够投入作战的坦克当中,有7辆烧毁,4辆被击毁,自称消灭包括两辆虎式在内的6辆德军坦克。8月23日,该团剩余的10辆丘吉尔被送去维修,以SU-152和KV-1S取而代之。12月末,近卫坦克第36团再次接收14辆丘吉尔坦克,其中一些是他们之前用过的车辆。该团后来在普什科夫(Pskov)作战到1944年4月初,6月时换装IS-2。

近卫坦克第36团的丘吉尔IV型坦克,1943年8月,炮塔上面的标语为“为了苏维埃乌克兰”。



同部队的215号坦克,拍照时已被放弃。



被击毁的近卫坦克第36团208号车。



截至1944年1月1日,苏联全部253辆丘吉尔步兵坦克中已经有160辆遭到除籍,6月1日之前又损失27辆。在剩余的66辆丘吉尔当中,还有31辆仍在前线服役,多数集中在列宁格勒方面军。近卫坦克第260团有6辆该型坦克,参与了在维堡(Vyborg,苏联夺取的原芬兰城市维普里)的战斗。而坦克第82团的10辆丘吉尔则参与了1944年9月占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Tallinn)的作战行动,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6月1日,苏联还有53辆丘吉尔步兵坦克,但没有一辆保存下来,如今只有一辆丘吉尔“鳄鱼”喷火坦克保存在库宾卡博物馆,这应该是1943年4月送到苏联进行评估测试的三辆同型车之一。

1943年7月21日被击毁于沃罗涅日一带的近卫坦克第10团所属丘吉尔IV型。





近卫坦克第50团的丘吉尔IV型坦克正在路过一辆被遗弃的德军Sdkfz 232装甲侦察车,1944年8月。





近卫坦克第260团的丘吉尔IV型坦克进入维堡。







德军在东线缴获的丘吉尔坦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