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不规范、中英混杂……地铁英文名存在十类问题,怎样完善译写规则?

王宝修在管庄地铁站。受访者/供图

关庄站中英文标识。受访者/供图

记者|张晓娜

责编|徐秋颖

正文共2768个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

地铁出行四通八达,被誉为城市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是乘客和市民的共同期待。

在一次乘坐地铁去香山的路上,北京市民王宝修偶然注意到沿途经过的地铁站中英文站名有点“不对劲”,比如地铁站颐和园西门被译成West Gate of Summer Palace,圆明园则被译成YUANMINGYUAN Park。站名是著名景点的,有的用专有名词,有的用直译,有的用拼音,有的用直译+拼音,存在地铁站名英文译写不统一的情况。

“地铁是国人和国外友人在北京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之一。北京作为世界舞台的大都市,每一个细节都会彰显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地铁站中英文名拼写不规范,容易造成认知混乱,引起误解,不仅让外国友人发生辨认困难,也会影响北京整体的城市形象。”王宝修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朝阳区委青年委员会委员,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对这一被忽略的“城市细节”深入调研并上报相关信息。

自此之后,每次出门,只要有坐地铁的机会,王宝修就会拿起手机对着地铁站名拍照,回家之后,再将发现的问题逐一整理记录在笔记本上。

英文站名存在十类问题

在调查中,王宝修发现,地铁中英文站名译写不规范并非个例。

同一站名,在不同地铁线路英文翻译不统一。磁器口在5号线翻译为:CIQIKOU,在7号线翻译为:Ci Qi Kou。

含有高校名称的站名,英文名有使用专有名词的,如:4号线的北京大学东门East Gate of Peking University,通俗易懂;有直接使用汉语拼音的,如:清华东路西口QINGHUADONGLUXIKOU、首经贸SHOUJINGMAO等。“这种情况下,我估计大多数国际友人不懂地铁名字中含有某所大学。”王宝修说。

还有同音不同字的站名,英文翻译不统一。比较典型的像地铁八通线管庄站(Guaan Zhuang)和15号线的关庄站(GUANZHUANG)。

“管庄的拼音是错误的,还是就是这么写的呢?”此前,管庄站英文站名被多位乘客质疑有错。2020年5月20日,北京地铁官微对此事进行了专门回应和解释。

北京地铁回应称,因八通线“管庄”与15号线“关庄”注音相同,为方便外国乘客区分,八通线管庄站译写为“Guaan Zhuang”。现北京地铁车站英文站名译写,除具有专有英文的站名外均参考拼音的译写方式。依照《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有关条款,“管”为上声双写韵母,译写为“Guaan”。此情况同理见于中国地图山西与陕西的译写。

“这样的英文标注,中国人看了都有点发蒙,更不要说外国友人了。而且如此解释,也未免显得有些牵强。”王宝修认为。

就地铁英文站名问题,王宝修还曾在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外国留学生中以问卷方式开展过小范围的调查。参与调查的留学生大多是来北京3年以上。

他们中近半人员在乘坐北京地铁时,有过因为中英文名称拼写不规范产生困扰的问题,有的留学生表示很难理解拼音。

经过3个月的深度调研,2020年4月18日,王宝修完成《关于统一规范北京地铁中英文站名的建议》并上报。该建议汇总北京地铁英文站名存在十大类问题:同一站名,在不同地铁线路英文翻译不统一;同音不同字的站名,英文翻译不统一;站名中有方位词的,方位词的英文有直译,有汉语拼音的,有拼音加备注直译的;站名是著名景点的,有专有名词,有的直译,有的用拼音,有的用直译+拼音组合等。

此外,他提出3条建议: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统一北京地铁英文站名的标准规范;统一规范应兼顾首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信息;严格执行标准规范,避免各地铁运营公司出现分歧或翻译不准。

该信息被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农工党北京市委采用。

广州外事办把关地铁站“英文名”

据了解,根据英语中对于地名等翻译的常用方法,地铁站英文名一般使用汉语拼音来进行直接标注。现在,北京地铁车站英文站名译写也是采用这种方式,除具有专有英文的站名外均参考拼音的译写方式。

事实上,地铁站英文站名译写不规范问题,不仅在北京存在,其他城市同样存在。

在上海,2号线东昌路被译成Dongchang Road,前面为拼音,后面为英语,中间有间隔。静安寺被译为Jing’an Temple,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小写;有歧义的,中间用逗号分开。

在广州,8号线北延段的华林寺站译成了Hualinsi Buddhist Temple,si(拼音)和temple(英文),都是寺的意思,语义重复。21号线则主要是路名的翻译问题。大观南路站、神舟路站分别译为Daguannanlu、Shenzhoulu,路和前缀没有任何间隔,一长串拼音字母对于外国人来说,阅读起来不太容易。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9号线的花城路站,地铁译为Huachenglu。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地铁车站命名规则(2019)》,明确地铁车站命名按区片名称;标志性公共场所(建筑物)名称;道路名称;无上述名称的,根据征求意见情况确定命名方式。地铁车站命名不得使用楼盘(小区)、企业字号、商标名称以及商业性建筑物(设施)名称。但其中并没有提及地铁站英文命名规则。

据记者了解,广州地铁站名的英文译写都要先给广州市外事办过目,然后才使用。

完善地铁站名英文译写规则

2020年11月,北京地铁发布《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39.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035万人次,排名世界第一。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将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友人,规范地铁站中英文站名恰逢其时。

“针对地铁站中英文站名不规范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地铁车站中英文命名规则;另一方面,应抓住时机,适时启动地铁站名修正工作。从今后工作需要来看,启动站名修正工作也会为处置同类争议创造经验。”王宝修说。

2020年12月底,北京市外办事会同交通系统相关单位,依据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和《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GB/T30240)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组织外语翻译、汉语拼音、导向标识、地名管理等领域的中外权威专家反复论证,确定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站名英文译法”,在2020年底发布的新版轨道交通线网图中率先应用,并逐步扩展至地铁全路网系统。

新版译法总的译写原则是:依法合规,简单明了;兼顾地理信息和人文内涵;体现标识对外服务功能。按照该原则,地铁站名使用汉语拼音的,应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每个拼写单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按照汉语拼音规则间隔;以名胜古迹、纪念地等命名,或有约定俗成、长期沿用且中外普遍接受的英文名称的站名,继续使用英文译写;站名以“东、西、南、北”等方位词结尾的,方位信息统一用英文缩写标注解释。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由于外语标识的更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标牌制作、更新周期、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同一站名译写不同的情况。北京市交通委将协调相关单位根据新版译法,结合地铁系统升级改造与标牌更新,逐步替换。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