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靓仔?看看古代都是这样称呼男子的,各种郎,最喜欢哪个?

之前称呼男子多用帅哥、靓仔,现在呢,变成了男神小鲜肉更显得时髦。那么,各位看官知道古代称男子用得比较普遍的称谓是什么吗?

对,就是“郎”。不是色狼的郎是郎君的郎!

良人左边加“女”,衍成“娘”;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代表老公之意!也可以称呼经历传奇的才子名士。只是随着时光流转,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个称谓,也忘记了背后的故事。

杨玉环与李隆基

分开说,古代女子呼爱人,姓+郎,显得很含蓄又很浪漫,爱意浓烈当年得克制,哪里像现代人动不动就是,“我的宝贝666”!是既避免了指名道姓的尴尬,又未逾越礼数的规范,显得很文雅!像是很多反映古人生活真实情感的优美的唐诗宋词中就有着生动的体现:

如这首绝美的《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代元和宪宗朝,有位家境贫寒的年轻书生名叫崔郊,来到襄州投奔姑妈!姑妈家有一婢女容貌姣好姿容俏丽,便于有才不儒雅的崔郊日久生情互生爱恋!本是才子配佳人的一段好姻缘,但姑母却因家庭突遭困顿,不久却将婢女卖给了襄州司空于頔!这位大人日后平步青云,日后成为了大唐的宰相!

于頔

崔郊猛听到姑母已经把心上人卖予他人的消息,震惊之余是肝肠寸断!但又能怎样,一没钱,二没势,科举不中落地,拿什么跟司空大人比?婢女也是泪水涟涟湿透衣衫,二人相拥痛哭却无可奈何,被迫诀别!

当爱人一番打扮被装进司空家派来的轿子不住掀开帘子回望门口失了魂的爱人时,泪目相对无语!轿子越来越远,而崔郊的心却越来越痛!

爱情并未就此终结。崔郊终日对婢女念念不忘,思慕不已,形销骨立。说是多年后,在一个寒食节春来乍寒的清晨,二人在上天的安排下在郊外竟然邂逅!二人眼神交汇的一刹那,顿时百感交集。但爱人已成他人妇,身边还有其他人跟着,令人只是点点头,便再次不得已的擦肩而过!

赠去婢

崔郊心痛如刀绞,便情之所至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而崔郊历史上也因这首诗,这个凄婉的故事,在照耀古今的唐代诗歌中留下了动人的一笔!

其中的这句“从此萧郎是路人”更成为千古名句,被广泛运用于男女之间黯然分手的纠结时刻。

但你知道吗?这一句里面被众多冤家口中碎碎念的萧郎,他其实就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一位神话传说中的多情仙人!

据《列仙传》记载:春秋秦穆公在位时,有一为善于吹箫的年轻人唤作萧史,回回吹奏起来吗,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便能吸引很多的白孔雀集中到他的身边。秦穆公有位宝贝女儿叫弄玉很酷爱箫声。一天弄玉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到自己嫁给了一名善于吹箫的美男子。

萧史弄玉 弄玉吹箫

秦穆公知晓后,便将女儿嫁给了萧史!婚后二人志趣相投,夫妻和睦。萧史教弄玉吹箫,十几年后吗,弄玉吹出的萧声竟然和凤凰的鸣叫一样优美,天上的凤凰都被吸引了下来,停在他们的屋子上久久不愿离去。秦穆公还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

一天,吹奏完后,萧史忽然对弄玉说:“宫廷生活不够自在,我很怀念曾在华山幽静的生活。”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弄玉却说,那我愿意与你去山野过粗茶打饭的生活。”二人携手同心毅然离开了锦衣玉食的生活,隐居在了华山的中峰之上。

有一天,也许是天帝也听到了二人和鸣的凤凰之音,便派来了龙凤接二人升天!弄玉乘上彩凤,萧史跨上金龙,双双飞升做了一对神仙眷侣。“乘龙快婿”、“笙箫伉俪”等典故就这打这来的!良人良缘成佳偶,这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东方爱情故事,也使得,从此之后,人们常以“弄玉”比作美人,而以“萧郎”比为意中人有情郎!

秦穆公所修建的咸阳凤凰台

除了萧郎,有人统计了一下,诗词歌赋中还有阮郎、卢郎、崔郎、潘郎、檀郎等可称谓情郎!

阮郎也是与萧郎古时相提并论的一位神话传说人物,宋代人撰了一本《太平广记》的书,曾记载了前人讲述了的一个甚为离奇的故事:说稽郡剡县刘晨和阮肇的两个人,到天台山去采药,荒山野岭的忽然遇到了两位紫色俏丽的女子。两个女孩说,两位小geigei来我们家吧。我们以身相许!就这样二人在女孩家住了十天,好吃好喝伺候着还结了婚,可二人还是因思念家乡想回去看看,两位女孩苦苦挽留,就又住了半年。二人说死也不想住了,得回去看看家人报个平安。两个女孩很无奈,泪水涟涟地送他们回家,指点他们回去的道路。

等哥俩回乡以后,才知道,已经十个朝代过去了。“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原来的子孙都已经传了七世,第七代哪里还认得他俩,子孙们都说,从祖辈便传下来,说祖翁入山采药不知所终。二人大骇,赶紧返回山上,却已寻不到两位女子的芳踪了。这个跟《桃花源记》有点像,奇幻之余却又带有一丝难舍的怅惘。与萧郎是相反的,寄托有一种苦闷哀怨的情绪!

刘晨和阮肇

阮郎,就是故事中的阮肇,后用来借指与丽人结缘却分开的痴情男子。阮郎吃软饭,并诞生了一个唤作《阮郎归》的词牌名!

如唐文学家元稹留下的“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宪宗朝时“铁血宰相”武元衡传下的“心爱阮郎留不住,独将珠泪湿红铅”等等名句。

而卢郎、崔郎、刘郎、檀郎与之相比就是史上真人真事故事太精彩流传开来的!

北宋《南部新书》记载:卢家有子弟,年已暮而犹为校书郎。一辈子官职不高,晚年老头子桃花运竟还花钱娶了个妙龄女子崔氏都可以当人家爷爷了,崔氏有些嫌弃!就写诗嘲讽他:

「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少年时。」

题都城南庄

崔郎,就是唐代诗人崔护!咱们讲过很多次他一见钟情而不可得的爱情故事!为此他特意写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而潘郎、檀郎都指的是古代四大美男之首的潘安!历史原型是西晋大文学家潘岳小字檀奴!他可是真帅!容貌若满月、神态风度优雅非凡。年轻时每每驾车拉风的行驶在街上,就连老妇人都为之倾慕,拿水果往他车里丢,一会车就丢满了,这就是“掷果盈车”的由来!

当时还有位名士叫,左太冲长得非常难看,很羡慕潘安,便也驾着车,四处游逛,但他没有得到一颗葡萄,得到的却是周围妇女对他一阵狂吐的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落荒而逃。

掷果盈车

古人常常用潘郎表达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更为亲昵的“檀郎”,可以用来表达更为小夫妻、小情侣的浓情蜜意!

说起来,古代男子有好几种美称,最高端的可称为“子”,孔子、老子、当然还有我大力丸子;程度再低点,可以称之为“君”。但显得还是文绉绉,若是长得五大三粗,眼如铜铃,嘴若血盆大口,一身彪满身毛的壮汉莽汉,再用“子”称“君”就有些不合时宜!干脆,也用“郎”来称之,听起来更亲切。如小说里的杨五郎、杨六郎、《水浒传》中的武大郎、武二郎等等!

甭管是民间了,唐玄宗时,李玉环直接管他家叫三郎!算是一种昵称!

就是因为很接地气,姓+郎也常被用来称呼经历传奇的才子名士!

如周瑜周郎,苏轼在《赤壁怀古》中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甚至引申到一些职业也被称作“郎”,比如放牛的叫“牛郎”,卖货的叫“货郎”等。

有人甚至说,你看古代救死扶伤的一声又被大家称为“郎中”!这个郎也是这个用法!

94版《三国演义》 洪宇宙饰演的周瑜

较真说,还真不是!郎中最早是始于战国,秦汉沿置的一种官职,隋唐宋元明清都有,各司事务的老大为尚书、二把手是侍郎,再往下就是郎中,清末始废。

那为何成了大夫的别称呢?因为宋朝的医官中设有“郎中”一职,社会从此就称医生为郎中了。就跟你干过科长,被人叫顺口了,以后甭管你是升职,别人见你都习惯叫一声你某科长一样!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