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拳(岭南洪拳)说

洪家拳 即岭南洪拳,是广东传统武术五大名家之一,港澳台地区和海外侨胞又多称之为洪家Hunggar 。 洪家拳(岭南洪拳)传自洪熙官祖师。

洪熙官祖师,清朝康熙年间生(约1724-1810)。本名洪喜,字文汉,号孔臣,福建永春州人,承永春拳法于白鹤先师,受业于少林朝元长老,是南少林俗家弟子,冶少林、永春于一炉大成之。


  洪熙官祖师习武的经历,传世的武术著作多有记载,如姜侠魂在《少林拳术图说弁言》记载:“时熙官为少林派中后起之秀,因复仇心切发奋再入少林寺,学艺三年,离少林偶遇铁头僧,为所击败。三入少林寺,师锢于楼,命其坐中,四平马解绳结一百零八,绳粗如臂,为细麻粗成,年余将麻催裂后,结始解,其十指坚韧非常,任触铁石,亦如摧枯拉朽矣。师又命其练习跳跃之术,携饮食满簋,纵跃上下而不用梯,点滴不倾溢于簋器外始可,年余既成出寺,访铁头僧,僧以头击洪,洪以十指捻之,铁头碎,毙焉。洪遂成名”。

  永春白鹤拳仙师方七娘曾传授祖师武艺。洪拳名师林世荣先生在《虎鹤双形拳》谱中记述:“永春(即方七娘,注)晒麻于地,有鹤来扰乱之,永春遂持棒逐之。击其头,鹤则侧其身翘其翼以御;击翼,则以爪而挡。永春讶之,默念以棒数十斤之力且不敌鹤,且为鹤所伤。于是默会于心,日习之,遂有虎鹤双形之法。其时邬大力嬲洪熙官斗技,永春知之,当夜以所学教之,于是邬大力为洪熙官所毙,而永春之仇已报焉”。故岭南洪拳(洪家拳)的套路和技击手法,与永春白鹤拳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直以来,俗家弟子在佛门中是没有地位的。祖师洪熙官却以侠义高风、武艺超卓,尤其是棍法出神入化,佛门弟子视其为“天神阿修罗转世而被尊为罗祖”。

祖师洪熙官由闽入粤的过程,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篇》中记载:“直至乾隆庚寅年仲秋(公元1770年),菩提祖师,一叶航海,重建少林,并携罗祖,杏隐,庆丛,感法大师,同来挂锡寺内,继续开教,传授神拳”。到达广州海幢寺后,祖师洪熙官与门人杏隐、庆丛等人协助至善禅师以“南少林”之名开山门,广招门徒。后因至善禅师反对洪熙官向门人弟子传授点穴技法,祖师只好离开海幢寺,到广州市内的龙藏寺(今大佛寺)设帐,正式教授洪家拳。据广州光孝寺的史料记载,由于求学者众多,祖师曾在该寺开设过分坛。

在冷兵器时代,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岭南洪拳(洪家拳)深受人们的喜爱。毗邻广州的南海、番禺、佛山和花县等地的民众,纷纷得到祖师前往传授,据《花县志·民间体育》记载:“清乾隆年间,洪拳传入花县,在新民埠、赤泥、炭步、李溪等地设有武馆,盛极一时”。



其后,祖师洪熙官到南海金山寺、肇庆庆云寺等地传艺。晚年隐居香山榄都,在滘口陈东发处归仙,享寿八十六有余。

祖师洪熙官所传武艺博大精深,传统拳术以三展五形为母拳,其它还有徒手对练、各种器械对练、一百零八式散手、三十六手木人桩法、一百零八式点穴技法、内功和跌打伤科医术等。

  祖师洪熙官一生仗义行侠,生徒甚众,著名者有觉因禅师、维宗禅师、圆觉禅师、启恩禅师、杏隐禅师、庆丛禅师、李祖宽(云弥法师)、何岩(烂头何)、唐家六(咸虾六)、张骞(摊手五)、陈园、伍允普、谭敏和王平等人。其中维宗禅师住持广州能仁寺;圆觉禅师住持广州海幢寺;启恩禅师住持广州龙藏寺;陈圆首开青帮的香堂。

   祖师洪熙官辞世后,一直协助祖师在各地设馆授徒的第二代师祖们便将所学武艺结合自身特点,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几个主要流派:

谭敏、王平一脉传下以逼桥手法为主的三战拳、铁线拳、撞打拳和牛角拳;

李祖宽一脉传下以直桥手法为主的铁线拳、十字拳、四平大镇拳、五行七星拳、五形拳;

伍允普一脉以象形拳法为主,传下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和彪形拳;

烂头何、咸虾六一脉传下以“十独手”法为主的桥手、千字、叠掌、肋鼓拳和尘罡拳;

张骞一脉传下永春白鹤拳法和木人桩技法;

杏隐禅师一脉传下十形拳、七十二行掌和一百零八式散手。



通过第二代师祖们的努力,岭南洪拳(洪家拳)在南粤大地开枝散叶,蓬勃兴旺。

   岭南洪拳(洪家拳)传到第三代师祖的时候,正值团练在广东兴起,广州附近一百多个村几十万民团的训练事务大多由洪拳丁勇包揽,这是洪拳发展最为迅猛和规模最大的时期,涌现出以“广东十虎”的“铁桥三”梁坤、谭济筠以及“铁手”毕南春、韦东勋、感法禅师和度尘禅师等为代表的大批英雄人物。

  梁坤(1814~1887年),广东番禺(旧南海)旧水坑望族之后,幼随“铁臂禅师”觉因习武。觉因禅师圆寂后,先后随广州白云山能仁寺维宗禅师学习盘身、铁线拳和海幢寺圆觉禅师习散手技法。梁氏铜马铁桥,一开马十数人拉之不能下,双臂定桥能挂六壮汉,因在家中排行第三,故时人称之为“铁桥三”而不以梁坤名世。岭海武林有关“铁桥三”的掌故甚多,梁氏天性好武,且好赌武,一生与人相搏,未尝败绩。 徒弟有林福成、孖指添、李聪、施雨良、蔡志赞、伍熙官等人,林福成传其衣钵。

   岭南洪拳(洪家拳)第四代师祖们当时经历了“鸦片战争”的惨败,目睹满清皇朝的腐败无能,他们揭竿而起,组织洪拳丁勇们赢得了声势浩大的“三元里抗英”斗争的胜利。其后爆发的洪拳丁勇甘先领导的“洪兵”起义和“琼花会馆”李文茂领导的红船起义,都是以洪拳丁勇为主体的。



佛山市三水区洪家拳武术协会

全胜堂洪家拳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