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战斗英雄的孙女,要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轨交女警赵欣懿家的书橱里,摆放着两枚珍贵的勋章,一枚是独立自由勋章,一枚是解放勋章。这是她爷爷、战斗英雄赵勇临终前留给她的。

图说:赵欣懿和她的爷爷 警方供图(下同)

赵勇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重大战役,13次身负重伤,身上带着12块碎弹片离世。

传承红色基因,部队大院长大的赵欣懿立志从警,要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戎马生涯重伤13次

1922年,赵勇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一个贫农家庭,15岁时因二哥被日军杀害,从此踏上了寻找红军的道路。

图说:赵勇

1938年2月,赵勇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因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于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时期的新四军队伍里,解放战争时的华东野战军中,都有他奋勇杀敌的身影,先后参加过卫岗战斗、黄桥战役、车桥战役、高邮战役、枣庄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诸多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赵勇又作为团长,带领二十三军六十九师二〇五团“老虎团”入朝参战。1962年,他接中央军委紧急调令任“藏字419部队”副司令员,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生曾重伤13次,轻伤不计其数。

救战友生死置之度外

在赵欣懿的记忆里,爷爷是钢铁般的军人,忠贞不渝的党员。2018年过世时,他身上还残留着12块弹片,每一块弹片的背后,都深藏着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爷爷的右小腿外侧几乎没有肉,深深凹陷露出腿骨。爷爷告诉她,这是在淮海战役的时候被炮弹炸伤的。

1949年初的一个傍晚,已是华野四纵十二师三十五团二营营长的赵勇,率队急行军到达马桥五庄村。战士们刚刚在战壕里安顿好、准备休息,敌军突然发起了猛烈攻击。

一枚枚炮弹呼啸而至。赵勇迅速反应,带领全营战士猛烈还击。此时,一枚迫击炮弹突然落到赵勇所在的战壕,赵勇没有丝毫犹豫,飞身扑到战友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他人。

烟尘渐散,大家发现赵勇右腿已被鲜血浸透,医务兵迅速将他抬上了担架,撤往后方。送入临时手术室后,军医诊断必须马上截肢,赵勇死活不肯,因为那意味着他很可能无法再参加战斗……最终赵勇的腿保住了,但从此留下了轻微的残疾。

加入警队做“最可爱的人”

有张照片一直放在爷爷的书桌上。画面里,一位朝鲜群众高兴地把爷爷扛在肩上,身旁的朝鲜军民正热烈挥舞花束和彩旗,载歌载舞,夹道欢送。

图说:二十三军撤离朝鲜时,当地群众肩扛赵勇

1952年7月,赵勇任二十三军六十九师二〇五团长,奉命赴朝参战。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二十三军全军奉命继续守卫三八线。1958年3月,二十三军接中央军委命令撤出朝鲜,凯旋回国,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亲临现场为二十三军送行。这张照片就是那时留下的。

从小听爷爷的故事长大,耳濡目染,赵欣懿虽是女孩,却爱舞刀弄枪,对“戎装”有着别样的期许。她最喜欢读的,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为里面可以看到爷爷的影子。长大后,她毅然选择从警,因为要成为爷爷那样“最可爱的人”。

十多年来,赵欣懿辗转多个岗位,虽然没有破过惊天动地的大案,但她始终坚守初心,竭力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平安。台风来袭时,她和战友们在风雨中为接驳站点的乘客筑起人墙;路遇癫痫晕倒的女青年,她及时援手紧急救援,挽救生命;执勤巡逻时,遇到户外广告牌倒下,她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躯护住市民群众。

一如当年爷爷的选择。

通讯员 张力 新民晚报记者 潘高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