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张锡峰,你的世界很宽广

衡水中学的张锡峰火了。

青春,充满斗志,词句铿锵——张锡峰“火”有火的理由。不甘平庸,向上生长,像每个年轻张扬的生命。

他说起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他们不是高考机器,不是教育畸形,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他开着玩笑调侃着他的志向……听到这些话,观众席有人在擦拭眼泪。成年人内心那道闸门背后的潮水,奔泻而出。

为人生改命,冲破羁绊,每个人都对这年轻的模样很熟悉。他奔跑着,追赶着光,鞋子上沾着泥,手臂被荆棘刺破,不以为然。遇到坎坷,他跌倒、爬起,不怕,没什么。然而,如果跌倒、爬起无数次呢,远方的方向还在不在原地,梦想的光芒还在不在心里?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因此而改变。定义成功,不得不以失败作刻度。描绘梦想,离不开拿现实作模板。焦虑,疲惫,急于摆脱现实。这是惹得那些成年人观众作悲声的“梗”。而且,这些“梗”就在张锡峰演讲词的字里行间。

“观众”当然不能因此苛责张锡峰。不可否认,他在努力传达一种奋斗的声音。他看世界的方式,受限于他的环境和经历。更何况,一场演讲有了“梗”,有了靶子,才足够精彩。

我们要鼓励张锡峰,再勇敢一点。就像一颗种子,要从足够深的土壤吸收足够多的营养,才有机会成为参天大树。就像一条山溪,要从足够高的地方积累足够强的势能,才有可能飞奔大海。

一个人有梦想并不够,还要有校准航向的罗盘。当一个人的生命突破“小我”,把个人幸福与千百万人幸福建立起联系,他才能真正找到理想的方向,拥有克服困苦的不竭动力。

所以,何必拥挤着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呢?千千万万的“张锡峰”,你们的世界很宽广,你们的未来很光明。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冉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