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首先要搞明白“道、德”二字

《道德经》已经译完了,并且已经都在“头条”露面,虽然点击率并不高,但反对的基本没有。为了慎重起见,把自己和TA人的译文反复斟酌、仔细推敲,不同点直接让自己张口结舌。

就是走在路上睡在床上都巴不得同“贤者”神交,同“智者”对话,翻过墙头窥看“圣者”的足迹,似乎亲见云端之上的贤者眉头紧锁。

《道德经》就是一部源于生活,又高度作用于生活的经典之作。鲁迅先生晚年说过:不学习《道德经》,不晓得人生真谛。

学习《道德经》首先要搞明白”道、德“二字。

老子在写《道德经》时候,”道“的乱象就已经存在了,各种观点令人眼花缭乱,于是在第十五章,圣人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去伪存真。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过去那些自认为对“道”(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研究的人,总认为(道)很微妙难弄懂,深奥而不可能被人们认识。不仅认为难认识,还对TA进行自以为是的描述:(这些人面对道)犹豫不前,像寒冷的冬天趟过刺骨的河水;瞻前顾后,像没安全感的动物总觉得危机四伏;心里不踏实,像身居他乡随时都可能会离开的过客;萎靡不振,像身体不属于自己一样,随时都可能“冰雪消融”;神情呆滞,像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仆人唯唯诺诺任人摆布;轻飘飘的,像置身于广阔的大海,无所依靠;目光浑浊,像掉进了一片混沌不清的事物。(老子在这里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描写手法,表述了有些人面对“道”时的畏惧心理。)谁能从复杂的感受中慢慢地去伪存真?谁能静下心来让道在自己的思想中生根发芽?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只要不满足,只要肯努力不骄傲,(因此)就能走出迷途,(对道)获得新的认知。

小议:

1、这一章的第一句就是一个“陷阱”,众多译者“心甘情愿”地“躺“在里边,享受高人的”待遇“,就是不愿意走出来。既然”善为道“,怎么会认为”深不可识“呢?可见所谓”善为道“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2、过去那些自认为对道有研究的人们,认为道是难理解的,因此对道进行莫名其妙的描述。谁能静下心来认真分析道,就能走出谬误获得新的认识。遗憾的是,从古至今还是有那么多人把老子的高论当作耳旁风,并且远离生活,想当然地自以为是。

3、许许多多解读《道德经》的人,碰到“道”字就原封不动,一“道”到底不敢问津。解读《道德经》怎么能够一“道”到底呢?如果连“道”的具体含义都弄不明白,搞不清楚, 应该是没脸去讲解《道德经》

下面我们就《道德经》中的一些“道”字作具体的解释,欢迎热爱《道德经》的朋友们各抒己见。

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恒)道”中的道字,就是整部《道德经》关于”道“字的文眼,TA告诉我们”道“是可以表述清楚的,TA的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道”是一个多义词,不同地方的”道“意思是不一样的。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道是横冲直撞无边无际的气体,而且它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道在这里就是先天地而生的气体

(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生活在大家不屑的地方,就是被泼洒在众人踩踏的路上也无所谓。

(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他们的这种言行,就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吃了发霉发臭的食物,让人恶心。

这两篇文章中的“道”都只能作道路理解,只是后面的“道”应该引申为:大庭广众之下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丢掉了做人的根本,才提倡仁义。道:做人的根本。

第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认识这一规律,都遵循这一规律,都在这一规律中按部就班的生活,这就是自然赋予所有植物的成活方式,自然就是生命的源头,它是永恒的就是地面的躯干没有了根也不会消亡。道:永恒。

(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里的“道”应该理解为社会规律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善良的把它当作宝贝,不良的搁置旁边不闻不问。美好的语言赢得了交流者的尊重,美好的行为为做人加了分。你连美好的语言行为都没有,有什么可丢弃的呢?(例如)天子看重华贵,还不如看重美好的语言行为。古人为什么这么看重说话做人?不用说,是为了有所收获,即便是有错误(有美好的语言行为)也能减轻责任,所以被大众推崇。

这一章用了三个”道“字,美言、美行良好的语言行为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道:治理国家。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最为恰当的方法,就是遵循社会生存法则,以协商的方式实现共赢;用不着求神拜佛,财神在心中;用不着满世界找财路,是你的它会来;淡然处之才是最好的盘算。

以协商的方式实现共赢。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道理。在道理的面前是没有亲疏厚薄的,站在对的一边(对事不对人)。

通过以上对“道”的解读,就更有力地证明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恒)道”。

德配天下、德服天下、厚德载物······从这些名言不难看出,“德”无论在我国古代或者现代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德?德的使命是什么呢?能答得上来的人少之又少,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提醒一下,仁、善、勇敢、慷慨、无私等等都不等于德,积善也不一定成德。

实际上,关于德的一些问题,贤者老子在《道德经》里就有论述。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译:在细微处最能体现德的本质,德的本质是由“道”的运动决定的。(德这个东西)虚无缥缈,若有若无,有时又浮现某种形状。道——气体 浮现的某种形状,也是变化多端。恍恍惚惚中还能看到某种物体,美妙而又神秘。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德在道的运动中产生发展,“形状各异"的德在生命活动中表现的是“精、真、信”,(通俗点讲,精就是做事认真负责;真就是不弄虚作假;信就是诚实守信。)这些都是德的本质。现在到远古都如此,德不改初衷始终如一,目的是抚育众生。

小议:老子在千年之前,就通过这篇文章,抽象地告诉我们道是德的故土,道——自然界的运动,TA是物质和生命的源头,人类社会出现之后,才有了德的用武之地。精、真、信是德的本质,是用来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大家都愉愉快快地生活,“以阅众甫”是德的使命。

其次,《道德经》六十三章和七十九章,里边都有一句话:”抱怨以德“。老子尊尊告诫人们,哪怕面对满是怨恨的矛盾,也要注意你的方式方法。究竟什么是德?”德“就是方式方法。这样跨越古今的金玉良言,自从孔子的”以直抱怨“出现之后,就差点被淹没,几近消失。

孔圣人一个莫名其妙的“直”字误导了无数代人,可悲!可悲!

如果道、德二字都没整明白,你怎么能够怡然自得地去解读《道德经》呢?实在不好理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