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新基建实施方案来了!涉及5G、医院、停车场等

近日,南阳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南阳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为全市新基建提速发展绘下蓝图。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全省先进水平,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满足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等发展需求。创新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建成3个以上重大创新平台。在重点领域形成12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打造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区。

方案提出的多项规划内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要因地制宜配建停车位、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开展油、气、电、氢综合供给服务。

统筹5G网络规划布局,加大5G基站选址、用电、资金等支持力度,推动5G商用部署和网络、基站升级改造,力争到2023年5G基站数量达到1.2万个

深入实施“5G+”示范工程,在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慧节能等领域打造1-2个标杆应用场景。

建设城市道路临时泊位、交通枢纽的公共停车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快速充电桩,重点推动公共停车场、车站、医院、场馆、景区等场所加快建设集中式充电站。

推进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骨科医院、方城县人民医院“智慧医院”试点建设,推动5G在移动急救、远程会诊、远程护理等场景的示范应用。

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示范应用,建设影像、病理、心电图等智能诊断中心。

重点提升南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邓州、唐河区域物流枢纽智能化水平。加快南阳东森医药、桐柏今达电商等4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数字化升级等。

在保障措施方面,方案提出,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银行业机构运用抵押补充贷款等央行中长期政策性资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惠利率信贷专项,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鼓励保险机构在宛发起或参与设立支持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债权计划、股权计划和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支持扩大债券市场融资。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统筹利用各类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支持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全文如下:

南阳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豫政办﹝2021﹞18号),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部署,依托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平台和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新型基础设施场景应用,促进新基建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发展新制造、新消费、新服务,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强基础、增动力。

(二)建设目标

到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全省先进水平,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满足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等发展需求。初步形成支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交通、城市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创新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建成3个以上重大创新平台。在重点领域形成12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打造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区。

二、重点行动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1.加快5G网络建设。统筹5G网络规划布局,加大5G基站选址、用电、资金等支持力度,推动5G商用部署和网络、基站升级改造,力争到2023年5G基站数量达到1.2万个。深入实施“5G+”示范工程,在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慧节能等领域打造1-2个标杆应用场景。(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管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改革委、城市管理局、财政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2.建立宽带网络体系。实施新时期“宽带南阳”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城域网结构优化和关键环节扩容,实施千兆城市工程,建设新一代超大容量、智能调度的光传输网。拓展电子政务外网带宽资源,优化组网架构,扩大覆盖面。完善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骨干网网间互联体系,实现互联网、广电网骨干网络IPv6互联互通。优先推进政务网络IPv6改造,2021年年底前完成市县两级骨干政务网络IPv6改造,2023年全面完成政务网络IPv6改造工作。(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通管办、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3.完善升级物联网。统筹布局感知网络,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完善支持NB-IoT的全市性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农村热点区域覆盖。加快交通、物流、市政等重点领域物联网终端和智能化传感器规模部署,建立全市统一的物联网接入平台,推动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感知数据共享利用,相关政务数据接入“互联网+监管”系统。(责任单位:市通管办、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4.推广普及工业互联网。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和细分行业平台,构建覆盖制造业重点行业的平台体系,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提供设备和产品优化、社会化资源协作、产业生态孵化等支撑服务。围绕农业龙头企业、高端制造业企业、生物医药企业,创建3-5个行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率先引导食品产业、防爆产业接入标识解析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管办、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5.建设高效节能数据中心。按照“同城双活、异地灾备”的思路,建设逻辑统一的南阳市云计算中心,依据国家节能数据中心建设标准,鼓励运营商开展云计算数据中心改造,建设发展低时延、高附加值、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一级节能数据中心。到2023年,建成全市逻辑统一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有效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通管办,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6.加快人工智能基础建设。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一批公共数据资源库、标注数据库、训练数据库、开源训练数据集等基础平台,完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支持数字光电、智能防爆、绿色食品、健康养生等产业,围绕人工智能产品建立行业或专业人工智能数据库。(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7.推动区块链建设与应用。推动骨干企业建设自主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和开源平台,集聚区块链开发者和用户资源。依托骨干企业搭建开放联盟链,支持中小企业上链。推进“区块链+”在民生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信用等重点领域应用。推进“区块链+”在电子证照、电子凭证(票据)、财税方面广泛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二)融合基础设施升级行动

1.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推广应用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工程成果。加强普通干线公路重要路段感知网络覆盖,完善基础设施监测、路网运行监测等体系。鼓励在交通量复杂的农村公路重点路段开展高清视频监控、自适应诱导灯等信息化设备设施应用。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支持示范工程企业建设多式联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开放枢纽场站、运力调配、班线计划等数据资源,提升联运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建立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适时升级改造南阳市中心城区智能交管系统,建设更为先进的、高效的、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

2.推进清洁能源设施智能化。依托河南省智能充电管理服务平台,接入全市公用充电设施,向车主提供找桩、导航、充电、支付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充电设施之间、车和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不同运营企业之间的结算互通,加快建设便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智能充电管理体系。推动私桩共享,增加需求响应资源。建设城市道路临时泊位、交通枢纽的公共停车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快速充电桩,重点推动公共停车场、车站、医院、场馆、景区等场所加快建设集中式充电站。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要因地制宜配建停车位、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开展油、气、电、氢综合供给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供电公司)

3.推进市政设施智能化升级。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智能变电站、智能电表、配电网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加快实现电网状态全息感知、多元信息全向传递、电网业务全景协调、电网安全全域防护,推动南阳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我市城市燃气系统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服务应用,推广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热力表,安装、改造智能燃气表、热力表,推进天然气、热力管道接收站、调压站智能化建设,建成智能接收站、调压站。(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国电投南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4.大力发展生态环境设施智能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化监管,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管全覆盖,达到“实时可见、即时可判、全域可控、全程可溯”的总体要求。开展智慧环保建设,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设施,开展生态环境数据资源联网建设,主动对接各类城市环境资源数据,实现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智能化远程监测及生态环境数据实时获取、上传、分析和研判。对市级已建成的承担环保职能的监控平台实现联网共享,便于统一监督管理。开展智慧环卫试点,推动生活垃圾收转运和处置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精细化、可视化管控。全面建成自然资源数据资源池,打造国土基础信息平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年基本完成以地下资源层、地表基质层、地表覆盖层和管理层为基础的立体时空模型。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的动态监测监管和空间数据获取体系,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生态修复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5.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推进视频监控增点扩面、视频图像整合共享,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云等资源,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统一中枢平台,开展城市治理智能化创新应用。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加快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和便民终端智能化建设,建立健全我市一期50个智慧社区试点配套工作机制,尽快投入运行;加快推进智慧社区二期项目申报。开展智慧小区试点,推进小区智能安防、流动人员管理、停车服务、邮件快件存放等智慧化应用。(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应急局、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三)创新基础设施突破行动

1.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积极规划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研究、5G应用场景研究、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临床医学研究与智能医疗共享服务平台、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优势道地中医药种植与开发等一批科技基础设施,促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农科院、驻宛高校)

2.建设高能级创新中心。支持引领“两轮两翼”战略发展的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若干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院士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联合实验室,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全面提升关键领域产业竞争力。围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

3.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科技创新平台多元化投入、企业化运作、专业化发展,以培育省、市级创新平台为导向,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择优组建、内部整合、联合共建等模式,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的创新平台。每年新建60家市级创新平台、30家省级创新平台,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每年组建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

三、场景应用

(一)“智慧+治理”

1.智慧文旅。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云、网、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和创新,提升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场所的智慧化水平。整合文化和旅游数据资源,建设集共享、发布、营销、调度、指挥、决策于一体的智慧文旅开放平台,为游客提供便捷、精准的信息服务。积极探索5G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出5G旅游服务新体验。加快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园、赊店古城文化园区等景区智能化建设,打造智慧化景区。(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2.智慧城管。以数字城管为基础,建设南阳智慧城管数据服务中心(城管大脑)数据库,通过数据服务中心纵向上实现国省市县四级互联,横向上根据城市管理需要,有效对接政务热线(12345)、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公安交管等系统数据,最终形成南阳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开展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城市管理执法等方面的行业应用升级。同时积极开展户外广告治理、城市停车服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建成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化城市管理大系统平台。(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3.智慧应急。聚焦安全发展难题,建立城市安全智能中枢,构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城乡安全、应急救援、综合支撑等智慧应用。加快全市综合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建立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应急大数据平台和应急物联网平台,接入教育、林业、消防、交通等行业部门视频感知、物联感知、互联网舆情等数据;完善各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发展演变和风险分析模型,为应急指挥提供全面、有效、精准、及时的监测预警信息;依据历史事件参考、当前现场信息和未来趋势判定等方面为指挥人员提供智能决策支撑。实现事前监测预警、预案响应,事发应对、资源保障,事中指挥调度,事后总体评估、总结,构建起全域交互、全网协同、全场景智慧的安全发展城市。(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教育局、消防支队、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4.智慧水利。推进全市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水利感知网络建设,开展预测预报、工程调度、行业监管、空间分析等智慧化应用。推进鸭河口、赵湾、兰营等大中型水库综合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推进小型水库监管平台试点建设;增强“智慧河长”、河砂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功能;加快鸭河口、打磨岗、虎山等大中型灌区量测水信息系统的建设;升级完善南召、西峡、内乡等县山洪测报系统建设;推广完善南阳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监管平台系统;提升改造南阳市防汛会商视频系统。(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5.智慧林业。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整合现有国储林智慧林业平台和森林防火系统,实现市县现有资源融合升级,建立统一的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在河南省伏牛山中部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治理项目(淅川、西峡、南召)基础上,实施伏牛山南部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治理项目(内乡、镇平、桐柏)建设,同时争取申报伏牛山南部二期项目;进一步扩大森林火灾重点县监测覆盖面,增强预警监测能力。建立重点林木资源、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综合监控体系。建设重点古树名木监控系统,运用“互联网+”,广泛开展线上线下义务植树活动。(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展改革委)

(二)“智慧+民生”

1.智慧健康。加快市县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统筹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供应、老龄健康、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推进健康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整合远程医疗资源,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应用。推进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骨科医院、方城县人民医院“智慧医院”试点建设,推动5G在移动急救、远程会诊、远程护理等场景的示范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示范应用,建设影像、病理、心电图等智能诊断中心。推进“互联网+医保”结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服务体验。(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展改革委)

2.智慧教育。加快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和高等院校智能化学习环境建设。以“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为重点,丰富基础教育数字资源体系。到2022年底完成“南阳市基础教育资源云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提升。加强高等院校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推进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探索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模式,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教育信息化示范引领工程,打造一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在全市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课改的支撑能力。(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展改革委)

3.智慧人社。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智能化全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健全自助服务、移动服务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终端,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人才评价等业务在基层应用。(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4.智能建造。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建造全过程加大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BIM技术,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协同场景。(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科学技术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三)“智慧+产业”

1.智慧农业。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S(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围绕蔬菜、林果、食用菌等特色种养业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提升设施农业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5G+智慧畜牧,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建设无接触全景全天候实时监控、智能识别的生产和管理环境。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持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到2023年,推进西峡县、内乡县、镇平县创建国家、省“数字乡村”示范县。(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2.智慧物流。推进电商和物流企业搭建电商交易与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各类公共平台、电商平台和物流平台等互联互通、信息开放共享,促进贸易流通产业快速发展;推进企业运用搭载物流末端网点备案登记电子地图系统、物流末端网点收投终端系统、数据信息采集交换系统、快递车辆定位系统、收寄验视信息监管系统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衔接用户、电商、物流等各环节,实现多方信息汇总共享。重点提升南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邓州、唐河区域物流枢纽智能化水平。加快南阳东森医药、桐柏今达电商等4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数字化升级。(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南阳海关)

3.智慧园区。运用互联网、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手段,建设统一宣传、营销、物流、商贸、金融、用工、知识产权、土地和房屋、能源、运维及其他相关专业服务模块,建设园区智慧管理服务综合平台。加强园区内部企业间产业链协同,打造园区平台化、集约化、规模化运营优势,建设园区内部资源共享与业务协作平台。积极创建一批智能工厂(车间)。大力推动白河大数据产业园、南阳中关村科技园、镇平新经济产业园、桐柏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打造数字化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我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十四五”规划和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推进实施。市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各县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出台政策举措,加强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谋划和建设。

(二)创新支持方式。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银行业机构运用抵押补充贷款等央行中长期政策性资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惠利率信贷专项,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鼓励保险机构在宛发起或参与设立支持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债权计划、股权计划和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支持扩大债券市场融资。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统筹利用各类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支持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新技术人才的引进培育,将其纳入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金融工作局、发展改革委、人行南阳分行、银保监局)

(三)搭建标杆应用场景。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健康、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搭建应用场景,建设一批示范应用工程,带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白河大数据产业园、卧龙综保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南阳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区域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建立创新应用场景孵化平台,打造若干“新基建+新应用”集成标杆场景。(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有关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四)强化项目支撑。建立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库,实行清单管理、动态调整、滚动实施。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开设前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加强项目谋划引进,强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五)提升安全能力。加大新型基础设施保护力度,建立适应新型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步规划建设战略容灾备份基础设施,健全网络数据安全监测机制,提升数据泄露预警、重要敏感数据监测等能力,保护网络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完善网络安全防护基础技术产品体系,提升关键设备安全水平,推进密码技术应用,加快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产品替代。(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密码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主办:市发展改革委

督办:市政府办公室二科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来源:大河财立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