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主阅读前,不要考虑测试的事

今天,晓华来聊聊,很多家长都问过的阅读测试。

家长的顾虑在于:不测试,怎么知道孩子现在的水平在哪里?不测试,又怎么知道孩子听故事、读故事,有没有听懂读懂呢?

晓华要告诉大家:启蒙阶段,也就是孩子自主阅读前,不要考虑测试的事!自主阅读后,也不要立刻就把重心放到阅读+测试的模式上,大搞特搞。

先明白阅读测试都有哪些

讲清为什么之前,首先咱们定义一下,什么是阅读测试。

常见的阅读测试,有两种。一种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面,附带的阅读理解题

RAZ分级读物,之所以这么受家长欢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每本书后都有测试题。读完做题,做对了家长就放心了。


RAZ D的一道测试题

另外一种就是阅读水平测试,最著名的当属STAR测试。STAR能告诉你,孩子的阅读水平,相当于英美国家哪个年级的孩子,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GE4.1相当于英美小学4年级第一个月的水平

哇,前一种测试,可以让我们知道孩子对故事有没有理解,后一种测试,还能对标英美小学生,简直不要太棒!正是我要的呢!

停!我要给大家泼瓢冷水,清醒一下。

虽然家长喜欢阅读测试,很多机构也提供阅读测试,但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顶级专家,克拉申,是反对阅读测试的。

大咖观点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可以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鼻祖。他本人曾在多个场合,反对阅读测试和词汇测试。


克拉申

克拉申反对测试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测试是浪费时间。

二语习得最高效的方式,是输入。听和读都算是输入。而如果每听完读完一本书,都要测试,那么原本可以用来读下一本书的时间,就被用来做测试了。测试完了还得对答案,错了的题为什么错,还要搞明白,一来二去,测试占用了高效输入的时间,导致最终的习得效率降低。

第二,测试改变了阅读的目的。

一旦引入测试,阅读的目的就被改变了,学生不是因为被书的内容吸引而阅读,而是为了准备测试而阅读。任何二语言习得者,都应该通过兴趣来驱动阅读,不是通过测试来驱动阅读。

需要注意的是,克拉申的这些观点,是针对所有年龄段的二语习得者,还不光是孩子。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测试更加不可行,更有可能降低孩子对阅读本身的兴趣。

测试不是阅读的目的

不排除有个别孩子,喜欢挑战,喜欢克服困难后得到满分的感觉,会喜欢每读完一本书就去做测试。不过大多数孩子,阅读的目的,都是为了享受故事本身吧。

在泛听泛读的时候,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无法达到十分精准。是因为故事足够吸引人,也可以靠上下文、图片来猜测,所以愿意一本一本读下去。但阅读测试,对孩子来说,不光无聊,还难,因为没有太多图片和上下文辅助,也不好理解,做错了又会被家长说。

所以,做题只能加剧孩子的紧张情绪和反感。而在紧张的情况下,孩子是没办法享受阅读的。一个讨厌做题的孩子,也没办法好好享受阅读过程。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孩子不熟悉阅读测试的套路。

做quiz,不光是要理解文本,更有阅读方法,做题技巧在里面。像Raz,有很多细节题,必须得回头翻书找答案,孩子会不会精准定位信息?还有一些题,问主旨大意,问作者意图,对年龄小的孩子,太难了。


家长反馈

当然,做题技巧也重要,但完全可以等孩子大了,需要备考,需要刷题时再做。孩子理解力、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了,掌握这些做题技巧也更快。

启蒙阶段,泛听泛读

为什么我反复强调,在启蒙阶段家长要选择“稀里糊涂”、不能精准掌握孩子进度的泛听泛读法呢?

因为泛读的效果,好于精读。泛读的效率,高于精读。

克拉申本人参与过一项研究(Mason Krashen 2004),把学生分成“只听故事”组和“反复听故事+阅读测试+词汇学习”组,来测试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学到的词汇量。我们暂且称之为泛听组和精听组。

研究结果显示:精听组的学生,虽然比泛听组,记住了更多的词汇,但却是花费了5倍以上的时间。如果算学习效率,泛听组的词汇学习效率,是精听组的两倍以上。

所以,不是说精听精读不好,而是真的浪费时间,耽误了启蒙阶段的积累!

我做英语启蒙这么多年,偶尔看到有些展示的牛娃:AR测试才2左右(也就是英美国家2年级水平),已经在写需要2、3句话来回答的阅读理解题了。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好厉害啊!而是:好浪费啊!

同样的时间,花在泛听泛读上,进阶绝对更快!非要一板一眼地学词汇、抠语法,回答问题,有这时间,大部头小说都能看好几本了!

家长们喜欢阅读测试,主要还是需要确定性。输入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效果?很想通过测试来判断。

但咱们别忘了,英语启蒙,走的就是泛听泛读的路线,而泛听泛读,不需要测试来确认效果。

如何知道孩子的词汇量?泛听泛读下,无法精准判断词汇量,但可以根据能听能读的图书,来判断难度级别。孩子每天都在听,都在输入,就没问题!

如何判断孩子读书读懂了没有?大致理解就好,不用精准判断懂了百分之百。只要孩子愿意听,愿意读,就没问题。

阅读互动,不等于阅读测试

可能有的家长会问:晓华老师,你不主张娃做阅读测试,那亲子阅读时,我们是不是也别跟娃做提问互动了,直接一本一本往下读不是更好?

No,no,no,阅读时的互动提问,和阅读测试,是两码事。互动提问,不是冷冰冰的测试题,而是能帮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比如,你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可以说出答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再翻书看看,找答案。

互动提问,不光是测试孩子有没有理解,还能让孩子表达观点,比如: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如果你是谁谁谁,你会怎么做?这些互动,家长可以用英文,也可以中英文夹杂着说,全说中文也没关系。这样的互动,也是给孩子开口说英文的机会,但又不逼着孩子非要说英文。

另外,亲子阅读中的互动提问,主动权掌握在家长手里,一切看孩子的反馈。有的娃不喜欢总是被提问,那就不问了。有的娃表达欲超强,读故事当中就开始巴拉巴拉发表意见,那就多互动一会儿。

我和Emma在亲子阅读的阶段时,一直是用互动提问的方式。大家听到我们录制故事音频里的状态,就是我俩最真实的状态。

Emma到现在也没有做过STAR测试。我都被自己的佛系震惊了。但是,我知道她喜欢阅读,知道她一直有课外阅读,在读什么书,这就够了。完全不需要一个数字来证明她的水平。


到底什么时候测一测?

我知道,即便我上面说这么一通,大家一时肯定不放心。好吧,我的答案是,能自主阅读后,再积累一阵。

STAR这样的阅读水平测试,等孩子阅读水平好一点后,测得更准确一些。至于读完一本书后的阅读题测试,如果孩子有迫切的备考需求,可以做起来。

如果家长并没有想让孩子考什么证书,只是为应对课内考试的话,完全可以佛系,可做可不做,看孩子意愿即可。

最后的最后,晓华还想嘱咐家长们:

一定要分清老师和家长角色间的区别。教学+练习+测试,对学生给出评价,是老师的责任。家长在英语启蒙中的责任,简单说,就是让孩子爱上英文阅读,愿意泛听泛读,就够了!

咱们当学生时,被各种考试虐得体无完肤,现在有孩子了,可别让孩子再来走一遍流程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