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骨科三年研发投入同行业垫底 如何应对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

中国科技新闻网7月30日讯(任一诺 李欣) 近期,十二省(区、市)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采购信息公开大会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并产生了拟中选结果。71家企业的20751个产品拟中选,最高降幅达95.78%,平均降幅88.65%。

本次集采,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国内头部企业,国产替代现象明显,其中大博医疗占17.6%,天津正天占12.3%,威高骨科占10.7%。值得注意的是,威高骨科在招股书中曾披露:2019年度,其在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整体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一。

不过,在本次“十二省”集采中,创伤类医用耗材中选份额与第一名大博医疗相差近7个百分点。

总需求量前80%生产企业估算金额

营收增速放缓 净利润被大博医疗反超

根据招股书显示,威高骨科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1亿元、15.74亿元、18.24亿元,同比增长 33.73%、29.96%、15.87%;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4.42亿元、5.58亿元,同比增长59.99%、36.17%、26.4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威高骨科近3年,无论是营业收入增速还是净利润增速均呈现下滑状态。

目前,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仍由外资企业主导,虽然威高骨科在国内企业中市场份额领先,但众所周知,骨科行业竞争激烈,强生、捷迈邦美、史赛克、施乐辉等外资企业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而在集采背景之下,国内其他骨科企业又在积极布局全骨科业务。资源向头部企业倾斜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研发、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科技新闻网注意到,近3年,威高骨科的研发投入费用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至2020年 分别为0.48亿元、0.74亿元、0.82亿元,同比增长27.21%、54.16%、11.30%。占营收比例分别为 3.97%、 4.71%、4.52%。

2020年,威高骨科研发人员233人,占比11.7%。3年研发总计投入费用为2.0亿元,占营收比仅为4.44%,在其招股书中所列举的国内可比上市公司中处于垫底位置。

图:源自威高骨科招股说明书

而反观在本次集采中获得最多市场份额的大博医疗,近3年研发总计投入金额为2.9亿元,占营收8.15%;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大博医疗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65亿元、1亿元、1.28亿元,同比增长20.77%、54.88%、27.54%。根据2020年年报显示,其研发人员数量已达到416人,占比16.67%。

由此可见,在研发投入方面,大博医疗无论是研发费用还是研发人员数量上,均已全面超越威高骨科,同时,营收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净利润更是实现反超。2020年,大博医疗营业收入为15.87亿元,净利润为6.06亿元,而同期威高骨科的净利润为5.58亿元。

在集采的背景之下,国产替代迎来最佳窗口,同时叠加骨科全业务布局的背景,增加更多的研发投入,加强产品创新,似乎已经成为骨科企业的不二之选,而威高骨科研发投入偏低,市场用数据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

本次超级联盟12个省份覆盖人口约5.47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12省拥有创伤骨科耗材市场份额的近三分之一。本次报送需求量的医疗机构近3500家,需求量达97万套,涉及终端金额估计可达84亿元。而威高骨科在本次集采中,中选份额约占整体的10.7%,落后于大博医疗及天津正天。

东吴证券首席分析师朱国广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国产医疗耗材要做有价值的创新。创新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产替代式创新,一般是临床需求量大,市场成熟但国产份额比较低的产品创新,只要技术实现突破即可获得成长机遇;二是性能改进式创新,主要针对现有产品不足,通过持续改进获得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实现弯道超车;三是术式创新,通过新的技术获得颠覆性的治疗创新,孕育巨大的商业机会。

产品质量存缺陷 医疗事故频发

威高骨科的营收增速放缓以及集采市场份额的落后,或与偏低的研发投入存在一定关系。同时,产品质量存在缺陷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据裁判文书网显示,威高骨科从2013年到2019年,发生多起因产品质量缺陷所导致的医疗事故,多集中在植入性器械断裂、产品未知缺陷等问题。

2013年5月,河北张家口的候某左股骨骨折,于当地251医院进行内固定手术。而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候某于家中静坐休息时,患肢部位突然“咔嚓”一声,出现翻转变形,检查结果显示内固定钢板断裂,而该钢板正是威高骨科所生产的产品。最终,法院判定其钢板产品发生断裂,不能免则,承担赔偿责任。

同样是2013年5月,山东省淄博市的周某因交通事故,于淄博市第一医院治疗,体内植入威高骨科钢板一块。不到一年时间,2014年4月,周某体内的钢板突然发生断裂。

2016年,法院判定,被植入患者体内的钢板存在质量缺陷。并强调,“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存在缺陷首要的标准就是产品的安全性,即一个普通人、善良人在正常情况下对一件产品所具有的安全性的期望,比如产品的一般用途、使用消费的时间等。植入体内的钢板,其主要作用在于固定骨折部位,使骨折处愈合。但是,本案中,威高骨科的钢板在使用了不到一年、尚未达到取出时间,损伤未愈合的情况下,在体内断裂。这说明该钢板使用年限没有达到同类产品的使用年限,不符合同类产品通常情况下安全性的要求。并且,钢板在患者体内断裂,产生了危机人身安全的危险,这种危险是不合理的。”

除以上两个案例之外,2019年的一则判决书显示,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杨某,2017年7月因不慎摔倒,导致骨折,使用威高骨科生产的钛板固定装置进行手术治疗。2018年3月,因右大腿疼痛,再次入院,发现体内钢板已断裂。

最终,法院判定杨某所使用的金属锁定接骨板存在未知缺陷,威高骨科应当对此承担法律责任,连带赔偿杨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6万余元。

中国科技新闻网曾致电威高骨科,就产品研发方向以及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沟通,但对方以不方便为由予以拒绝。截至7月29日,威高骨科以73.09元/股收盘。近一个月的时间,总市值从股价最高点近500亿元,下滑至目前292亿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