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古大师—张悦楷,广东人心目中的一代明星

80和9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最大的娱乐乐趣就是听收音机和听故事,而讲到讲古就不得不说讲古大师——张悦楷,一位大师风采的讲古艺术家。

小编小时候父亲收音机播放他的讲古,在他来看,是津津有味的,在母亲来说是噪音的存在。不过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讲古已经慢慢淡淡出人们的娱乐选项,可以说粤语讲古已经成为岭南地区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悦楷诞辰于1925年9月9日,而过世于1997年5月24日。在许多介绍他的媒体和文章中,是用“诞辰”字眼的,可见他在广东听众心目中的地位,大家对他是多么的敬重和喜爱。

他出生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槎龙村,是南派粤语说书的代表人物和艺术泰斗。是当时的广东话剧院著名话剧演员和国家一级演员。集广东话剧院艺术指导、广东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委员和中国戏剧学会会员等荣誉职位于一身。

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虽然他自知讲古已经让他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明星偶像”。但是他对街坊就像家人一样和蔼可亲,没有大架子,因此大家都尊称他为“楷叔”。

1949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现今的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系。1950年他就在香港一家建筑公司任施工技术员,后来听说华南文艺学院成立了华南人民剧团,钟情于艺术的他,毅然辞职回到广州申请加入。

之后楷叔就大展身手,在大型话剧《美国人民的呼声》中因扮演基德上尉一角出色的表演一鸣惊人。

1957年夏,在话剧领域深耕多年的楷叔被调回广东话剧院。在这里张悦楷偶遇了现在的妻子。她是文艺学院音乐系的学生,主修声乐,副科钢琴,更擅长的是舞蹈。

说起张悦楷和妻子的相遇也是缘分。某天文艺学院外风雨交加,正值青年的张悦楷正在研究话剧。突然学院图书馆的一堵墙被暴风刮倒了,张悦楷等同志和学生们立即组织起来抢救图书。需要把一捆捆的图书转移到干燥的地方。

一个穿着睡衣的小姑娘已经被雨打得湿漉漉的。张悦楷看到这一刻甚是感动,便关心地问:"你也是毕业班的吗?" "不,刚入学不久。"小姑娘边忙边擦淋得湿漉漉的刘海。看到她稚气的模样,为了学校图书不管自己的淋雨的舍已为人精神,张悦楷顿时感觉心里小鹿乱撞。之后两人结识开始属于他们的青春之旅。

张悦楷与当时北京的刘兰芳并称"北刘南张",他的语言流畅清晰、富有感染力和特别的辨识度。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听众听到他的讲古就感觉身临其境般。无不倾倒了两广粤语地区的听众。

时,广州人将张悦楷称为“楷叔”而另一位讲古界的巅峰人物林兆明,以讲《东周列国志》、《西游记》、《济公传》等而闻名于听众心目中,大家尊称林兆明为“明哥”,俩人合演的相声、小品等也是公认的经典,被誉为最佳拍档!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每次听到楷叔这句,听众就知道故事准备开场了,就算有手头的事也是先放下一边,听完故事再说。而当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听众在欲犹未尽之际,特别留意下一次的播放时间。

也许有听众好奇楷叔的模仿声效为什么能形象地表达故事场景状况?非常有现场感!

其实楷叔为了方便大家能轻易听懂故事内容,他通过自己夜以继日地努力把文言文写成的小说,转化为粤语白话文,通过自己的渲染表现出来,让听众能够听明白。他可以说是将古典文学带入千家万户的开创人!

现藏于广东省档案馆和佛山市迎宾馆楷叔的个别小说手稿,可以清晰看到楷叔的创作历程。即使在他患病临终之际,他还惦挂着自己喜爱的讲古工作。

他希望可以灌录完古龙的《萧十一郎》这部小说,为大家继续讲古仔。只可惜病痛的折磨,使他无法“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了。

只能在“那一回”无奈为我们留下了十个字: “做不成这本小说了,再见!”1997年5月24日在广州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2岁。

楷叔的讲古故事填满了那个年代人们的青葱岁月。在电视、网络等媒体时代来临之前,没有人能够替代讲古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没人能否定他为粤语艺术作出的贡献。我们也永远怀念那个平易近人的讲古艺术家!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