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与历史系绕不开的两位大人物——胡风与周扬(四)

周扬批判胡风在文艺理论上执行反党路线。为了打击胡风,周扬充分利用舒芜。1952年12月,他把舒芜从遥远的南宁请到北京,参加在东总布胡同中国作协举行的帮助胡风检查思想的会,成为胡风派诗人中第一个“起义”者。

1955年初,《人民日报》一位女编辑向舒芜约稿,舒芜就写了一篇关于胡风的宗派主义的文章交稿。文中涉及胡风信件,于是编辑想借胡风的原信一阅。舒芜哪里知道,他交出的胡风的信,早已落到周扬们的手里,这是他们设计的一个陷阱。

舒芜交出了一百多封胡风与自己私下交流的信函,在这些信函中,胡风说了大量不该说、不能说的话。这些信函的材料,成为《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的重要内容。这些私密信函的公开发表,对胡风是致命打击。

胡风从1954年3月开始,在身边一些人的帮助下,动笔起草《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际情况的报告》,反驳对自己的各种批判。报告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坛“混乱而又萎缩”的不正常现象,并把这一些问题归罪于周扬“自命代表党的棍子理论和棍子批评”。胡风指出,以周扬为中心的宗派主义统治,无论从事实表现上或思想实质上,周扬“已经发展成为反党性质的东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