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体系战力最强的神是谁

中国神话体系中‘法力’和‘战力’是完全区分看待的,这其中的代表便是佛教的‘护法神’。


最广为人知的护法神关系,大概便是‘观世音菩萨’与‘木吒’,木吒便是观音的护法神,简单的说,如果从‘战力’角度来讲,木吒是比观音能打的,但从法力角度来讲,观音自然远超木吒。


像‘孔雀大明王菩萨’与‘斗战胜佛孙悟空’一般也会被认为是整个佛教的‘护法神’。


护法神这种概念并不只有‘佛教’存在,因为中国的‘儒释道’三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在很多理念上实现了彼此的融合。


道教中类似‘护法神’的概念同样也不少,比如‘真武大帝’‘钟馗’‘哪吒’。


而在一些文学神话,即小说演义之中,类似天庭这样的统治机构自然也存在‘护法神’概念,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二郎神杨戬’他所肩负的职责便相当于‘天庭’的护法神。


上述这些还只是‘宗教神话’概念,而在上古神话中,许多人也会将‘伏羲’理解为‘女娲’的护法神,‘刑天’理解为‘蚩尤’的护法神。


民间传说之中这样的概念同样也很盛行,如‘身兼数职’的关羽,关二爷,除了财神,门神,家神等神职之外,同时也有‘护法神’这样的身份。


而这些护法神中还存在一些‘跨界’的存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四大天王’,他们不仅是佛教护法,同时也是天庭护法,有时候还能客串一下道家中人,甚至属于民间神话的阴司神话中都偶尔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妥妥的跨界‘四天王’。


可以说,中国神话中比较‘能打’的,都有着‘护法神’这样一重身份。


文学神话之中,甚至还有着‘九转玄功’‘八九玄功’这种专门为护法神量身定做的功法。


但是,护法神除非同时有着多重身份,绝大多数时候,他们本身的地位都不高。


所以在‘护法神’这个群体之中,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


极个别的‘护法神’位高权重,如听调不听宣的二郎神,三坛海会大神哪吒,道教荡魔祖师真武大帝,包括成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佛教概念中只有35尊佛,悟空就是其中之一)。


但‘护法神’这个群体中真正占据主体的其实还是像‘木吒’这样童子(弟子),亦或者‘坐骑’。


类似西游记中狮驼岭三妖,除大鹏之外的青狮白象,既是坐骑,同时也是文殊普贤的‘护法神’(印度神话中也有这两个家伙的原型神)。


嗯,包括那只被观音看中的黑熊精,也是被拐走去做了护法神。


一般衡量真正具备‘大神通’的‘尊神’,都是以‘法力’这种概念为前提。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一个是‘舞枪弄棍’,一个是‘规则系超能力’,显然后者上限更高。


(虽然真遇到近身也是一棍子撂倒,但大神通者几乎不可能被近身。)


像如来为什么会被蝎子蛰,被孔雀叼,太上老君被猴子推了一跟头,根本原因也是‘法力’与‘战力’区分看待的结果。


我们在中国神话中很难找到‘大神通’者,撸起袖子跟人打架的场景,相应的,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的神王中不管是宙斯还是奥丁,原本都是以‘能打’冠绝诸神的。


唯一‘可能’很能打的‘大神通’者,大概就只有‘盘古’大神了,毕竟他‘砍’爆了天地。


但这里必须说明一点,‘盘古’大神并非是‘第一代’创世神。


实际上盘古在中国诸多‘创世神话’中,属于后来者,小弟弟。


当然,盘古虽然出现的晚,但是融合了‘开天论’与‘化身论’两大中国创世传说精华的盘古应该也可以被看做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最完美的创世神。


但是,即使不论诞生的时间,盘古依旧不是‘中国神话’中‘最强’。


因为跟他一同竞争最强宝座的有一个‘概念化’的产物,这便是道教三清中的‘元始天尊’。


————————————————————————————————————————


许多人对‘原始天尊’的了解,基本来源于‘封神演义’中那个小肚鸡肠,不要脸皮的中年大叔。


但实际上‘三清’这个概念的演变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道教’自身的创世论,即‘三清创世’。


我们都知道‘道教’起源于汉朝时期的‘五斗米教’,尊‘老子李耳’,所以一开始道教的至高神实际上只有‘太上老君’这一个概念。


但宗教本身的核心在于‘对世界的解释权’,这其中又以‘世界诞生’最为重要。


但我们都知道‘老子’是真实存在人物,虽然他被神化了,但也不能直接说老子创造了世界,这会让人贻笑大方。


道教为了补全这方面的空白,便‘先后’创造了‘三清’这一概念。


即在‘太上老君’之上重新设置新的‘至高神’用以诠释道教的‘创世观’。


这个新出现的至高神,便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原本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一下子跌成了‘第四顺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三清中原本的‘老大’其实是‘元始天尊’,扛起‘道教创世观’的也是元始天尊。


至于元始天尊是怎么创造世界的,实话说,他没有创造,因为他就是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元始天尊便是‘道’的具现化,同时也是万事万物的‘起源’。


道家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元始天尊便是那个‘一’。


但这种说法推行开之后却并不被许多道教人士承认,许多人依旧觉得‘太上老君’才是正统。


因此为了平衡这种观点,便有了我们所知道的‘一气化三清’说法,太上老君与道德天尊的形象也逐渐统一化。


————————————————————————————————————————


这里之所以只提到了‘道教’至高神,主要是因为在‘佛教’的概念中,‘佛’的本意是指‘觉悟者’,主要注重的是‘精神层次’的提升,而非‘法力’的强弱。


虽然佛教也存在‘阿弥陀佛’这样的无量佛概念,但更像是‘印度教神话’的概念。


中国佛教早期基本属于原教旨主义,并没有对原本的佛教神话进行大规模的修改,更多是单纯进行了翻译和传播,中国佛教更多的贡献体现在‘禅宗’‘密宗’这两大佛教分支的思想发展上。


至于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


所以儒释道三家真正能在神话体系中扛起大旗的,就只有‘道教’一家了。


————————————————————————————————————————


除了主流神话之外,中国还有一些分支神话体系,比如楚地文化中的‘太一神’,但基本没有从概念上超过‘元始天尊’者。


四大神话体系中,民间神话一般很少涉及高层次,文学神话则更多是对原有神话体系进行改编。


因此,如果要说中国神话中谁是‘最强者’,应该只能从‘上古神话’与‘宗教神话’中比对。


所以,这个‘最强者’的名号,应该就在‘元始天尊’‘盘古大神’‘女娲大神’三者之间了。


如果从这三者的‘设计概念’上进行比较,元始天尊在道家思想的加持下,想象力自然更夸张一些。


只能说,神话这一块,终归还是‘宗教’人士比较专业吧。


————————————————————————————————————————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