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医者仁心 为患者办实事——记蓬莱人民医院骨二科副主任刘杰峰

外五科刘杰峰

22年医者之路,蓬莱人民医院骨二科副主任刘杰峰秉承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和一颗敬畏生命的心,与病魔抗衡,与患者共情。在他看来,医学不是冰冷的手术刀,不是冷清的白墙,它是有温度、有情感的,他是医生与疾病战斗的满腔热血,他是医生与患者沟通时的温柔耐心。“患者选择我们,就是一种巨大的信任和托付,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得起患者的选择。”刘杰峰说。

不断拓展新业务 让患者有病可医

骨科疾病多种多样,涵盖范围广,1999年入院以来,刘杰峰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到目前成为医院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领头人,他不断拓展科室的业务范围,让许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既为患者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作为一名医生,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当看到许多患者因为断指、关节损伤等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加重病情时,刘杰峰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因此,从2008年起,刘杰峰开始研究显微外科手术,并积极外出学习进修。

显微外科手术,顾名思义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透过显微镜,把比头发丝还要细的血管连接起来,可想而知有多难。但即使再难,刘杰峰也没有退缩,显微外科手术要求的是胆大、心细、手稳,缺一不可。胆大就要有专业的知识做支撑,心细就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手稳就要有强大的控制力,为此,刘杰峰勤学苦练,业余时间几乎全放在显微外科手术的研究上。如今,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可以独立完成血管神经损伤,皮瓣覆盖,断指再植等创伤疾病的治疗。

与此同时,刘杰峰还承担了尿毒症患者的造瘘手术,因为在显微镜下能够更好地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但凡患者需要造瘘就是急症,一分一秒对于他们来说都非常宝贵。”因此,只要是接到造瘘的通知,无论在哪,是刚下夜班还是休假,刘杰峰都会立刻回到医院,他深知,患者生命的希望容不得他有意思的怠慢。截至目前,刘杰峰已经为千余例患者做了造瘘手术,他坦言,虽然牺牲了大量的个人时间,但同时也是在为患者的生命挽回时间。

目前,科室的研究方向着重于数字骨科,该技术目前在烟台范围内开展较少,刘杰峰告诉记者,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后,将对一些涉及关节、粉碎性骨折、疑难病症的治疗打开新的大门,也将对患者带来福音。

热心公益事业 为人民谋福祉

2006年,刘杰峰参与到中国残联残疾人体检定级工作中,这一干就是15年,多年来,他不仅参与残联定级工作,还积极参加下乡帮扶,开展健康宣教,以实际行动为老百姓办实事。

残疾人定级是一项浩大的工作,人数多,评级复杂,特别是对于肢体残疾而言,而刘杰峰恰恰负责的就是肢体残疾的定级。“首先要明确标准,然后要有专业的分辨能力,同时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刘杰峰告诉记者,定级过程中许多人会夸大自己的病情,这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检查,对于不理解评定标准的患者,要给予耐心地解释,过程中难免会有患者不理解,但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咬牙坚持,保持专业的态度。有目共睹的表现,让刘杰峰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个人称号。

“学会选择的同时也要学会放弃”,这一点,刘杰峰深有感触。2015年,下乡帮扶期间,正好赶上残疾人定级,本来就分身乏术,恰好她的爱人马上要生二胎,面对患者和家人,刘杰峰选择了前者,虽然时至今日,他依旧为没能陪爱人一同见证小女儿的出生感到遗憾,但他并不后悔。这是作为医者的担当,舍小家为大家,患者们殷切期盼的眼神让他真正明白医生这个职业存在的意义。

术后康复护理对于骨折患者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为了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他积极组织科室人员,为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宣教,讲解术后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对于我们而言,不是做完手术就完了,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患者康复到和健康人一样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刘杰峰说。

“为人民的生命健康谋福祉于我而言是无上荣光。”刘杰峰希望,不断精进医术,将技术和知识传递给更多基层医生,让更多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健康生活。(通讯员:孟彦祥 刘妍明)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