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大刀砍向人工关节 骨科医生的命运被改道

自从心脏支架集采之后,骨科医生就开始了惴惴不安,预感总有一天骨科会步入后尘……

8月23日,骨科国家集采的靴子落地了,人工关节集采公告(第2号)及采购文件正式发布,9月14日在天津召开人工关节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产生拟中选产品和价格。集采后,人工关节的价格也会脚踝斩吗?骨科医生会面临怎样的冲击?

人工关节国采下月在津开标 价格或会折到脚踝

据了解,此次人工关节集采的产品包括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简称髋关节)、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简称膝关节)。其中,髋关节首年意向采购总量305542个,膝关节231976个。

目前国产人工关节价格,几千到万余不等,其中陶瓷髋关节(尤其是粉陶)价格较高。目前,业内普遍关心人工关节集采的价格会不会也折到脚踝?

此前部分地区已经开展骨科关节类集采,可以参考一下。2020年6月,江苏第三轮耗材带量采购,人工膝关节平均降幅67.3%,最高降幅81.9%。2020年8月,安徽省集采关节类240个产品,平均降幅81.97%。2020年11月,山东七市采购联盟集采中,关节类产品最高降幅冲破90大关,高达96%,平均降幅也达到了86%。今年7月,河南省牵头十二省(区、市)进行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采购,中选产品平均降幅88.65%。

多位业内人士预测,此轮国采,髋关节、膝关节两类简单组套,降幅将超过80%,甚至达到90%。

此外,有专业人士认为,进口与国产的中标价格差异会达到20%~70%,甚至更高。

骨科耗材集采 医生“大好钱途”成泡影?

毫无疑问,此轮国采对骨科会带来大的冲击,尤其是关节外科。

集采前,骨科无疑是处于黄金赛道,一直都是医院的创收大科。关节、脊柱等亚专科,手术人均费用最高,6、7万,甚至十几万也很常见,其中耗材费用占到80%以上,即3~7万元不等。

耗材既是患者的主要就诊费用,同样也是医生收入的大头。以一线城市的普通三甲医院为例,通常手术费2000多元,主刀医生提成5%~20%,也就是说少的时候只有百元。一个月按50台手术算,医生的绩效报酬只有6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做骨科手术体力消耗巨大。一位骨科医生就表示,“曾连续做了两天两夜手术,只吃了一顿饭”,去年上半年,“还在工作岗位上晕倒2次,被人心脏复苏了1次”。

耗材回扣作为灰色收入,填补了医院薪酬的不足。回扣大体上占到耗材总价的15%~30%,有少数会低于15%,少数超过30%。国产的回扣稍高,但是总价较低,进口则相反。

如果此次国采降幅达到90%,关节外科医生的收入会缩水成什么样?有业内人士预测,按照集采先行地区的经验,差不多要腰斩,少40%~50%。

去年11月,冠脉支架价格从1.3万元直降至700元,惊呆众人,也让很多心内科医生收入骤减。

骨科医生永远失去了“黄金时代”?

耗材的回扣消失,医生手术的积极性无法避免会下降。一位医生直言:“科室和医生在完成中标量后,就没有手术的动力了”。

冠脉支架集采前,存在滥用的情况。集采后,部分医院心内科放支架的指证,从血管狭窄程度70%上升到80%。据此可以预测,骨科的手术指证也将更加严格执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隐形的影响。据了解,很多医院关节置换手术的耗材和手术器械,都是厂家提供。厂家还会派人来跟台,相当于做助手,帮忙做好消毒,帮助把相关的这种器械准备好,在手术室当中都摆放妥当……

厂家利润被压缩后,这些服务会不会都消失呢?如果消失了,操作的便利性就会大打折扣,一位骨科医生举例说:“配套工具顺手,可能15分钟就装好了。如果不好用,可能半个小时还装不妥帖。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多,手术风险增加,怎么评估?”

再就是,不同品牌的人工关节,设计理念会有不同,操作步骤也不完全相同。如果更换品牌,医生要重新学起。有些大牌教授因为能力强,能够做不同厂家的产品,问题不大。但有些医生只做自己熟练的厂家,不做别的品牌。这也是集采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最后,这些年一直在提“腾笼换鸟”,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为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但现在,药品和医用耗材确实是大幅降价,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眼看着,骨科医生永远失去了“黄金时代”?

来源:环球医学,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