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年赢得“票房皇后”的美誉,她改变了奥斯卡的投票程序


作者: Peter McNally 出版社: McFarland 副标题: The Performances That Made Her Great 出版年: 2008-02-29

【敢与华纳公司缠斗的首位女星】

蓓蒂·戴维斯Bette Davis(1908-1989)于1932年签约华纳公司,此后的18年中她不但为华纳公司带来了丰厚的票房同时也奉献了多部佳作。

在影迷的眼中蓓蒂·戴维斯毫无疑问是凭演技安身立命的华纳一姐,甚至获得了“华纳第五个兄弟”的绰号,但其实她与华纳的矛盾与争斗却从未停息。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女人女人》(1935)中的影像

蓓蒂·戴维斯初入华纳时,公司总是安排给她“天真的姑娘”一类的角色,即便是在她经过对演技的不断摸索与研究,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华纳公司仍然给她随便安排一些不痛不痒的角色。

在凭借《女人女人Dangerous》(1935)于1936年首次获得第8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后之后,蓓蒂·戴维斯越来越不满这样的现状。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女人女人》(1935)中的影像

当时E·阿诺特·罗伯特森对这次获奖的蓓蒂·戴维斯在报上撰文:“我想如果蓓蒂·戴维斯生活在两三百年前,她会被认为是女巫而烧死。她拥有日常世界常人没有的能力。”

《纽约时报》则认为蓓蒂·戴维斯“开始成为最令人关注的女演员之一”。她以《女人女人》获得了该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尽管这个奖项来迟了一年。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化石森林》(1936)中的影像

因为这个荣誉,使蓓蒂·戴维斯珍惜她的艺术生命。但华纳公司却不作如是想,他们只想打铁趁热,让这个出炉影后多拍几部赚钱的影片。

此举激发了蓓蒂·戴维斯强悍的女中豪杰个性,她在1935年底与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1899-1957)演完了《化石森林The Petrified Forest》(1936)之后,开始拒绝华纳公司经理杰克·华纳Jack Warner(1892-1978)硬性分配给她的两个不适合她的角色。

蓓蒂·戴维斯和莱斯利·霍华德(右)在电影《化石森林》(1936)中的影像

然而由于当初和杰克·华纳曾经签订过一份合约,在该合同的约束下,公司安排什么她就必须演什么,即便是再抵触也不能违反合同。

不得已,蓓蒂·戴维斯只能继续按合同办事,但在拍完《撒旦遇见淑女Satan Met a Lady》(1936)之后,忍无可忍的蓓蒂·戴维斯终于跑到了英国,并接受了两份来自英国的片约。

电影《撒旦遇见淑女》(1936)剧照,蓓蒂·戴维斯和华伦·威廉Warren William(右)

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被华纳公司视为彻头彻尾的背叛,一场官司在所难免,而蓓蒂·戴维斯自己也知道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于是她逃到了加拿大以躲避法院传票。

这场诉讼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蓓蒂·戴维斯的这一举动在当时绝对是胆大包天。

电影《为君流尽相思泪That Certain Woman》(1937)剧照,蓓蒂·戴维斯和亨利·方达Henry Fonda(右)

她自己表示:“我再也无法忍受华纳公司给我的那些剧本了。为了自己的前程,我不得不采取行动。”

杰克·华纳则反驳道:“这件事毕竟得有个原则,一位拿高薪的明星不能指挥电景制片厂,不能只拍她喜欢的一些影片。要是这次蓓蒂·戴维斯胜诉了,好莱坞就要天翻地覆,制片厂都将被明星踩在脚下。”

电影《艳窟泪痕Marked Woman》(1937)剧照,蓓蒂·戴维斯和亨弗莱·鲍嘉(右)

经过几番来回拉锯,蓓蒂·戴维斯最终还是输了官司。华纳公司嬴得了三年强制权,而蓓蒂·戴维斯还得偿还两边的诉讼费,共计13万美元。

这一次蓓蒂·戴维斯和制片厂的正面交锋以完败告终。

但不久之后,杰克·华纳发现自己依然不得不依赖蓓蒂·戴维斯的精湛演技来吸引观众,主动找蓓蒂·戴维斯和解,并且支付了那笔诉讼费。

电影《红衫泪痕》(1938)同时获得1939年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蓓蒂·戴维斯(右)和最佳女配角奖费伊·贝恩特Fay Bainter(左),居中者为华纳老板杰克·华纳

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之后,华纳公司终于愿意静下心来听听他们这个执拗又任性的明星对剧本的意见了。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蓓蒂·戴维斯的星途变得一片光明。

【她改变了奥斯卡的投票规则】

话说蓓蒂·戴维斯在中学时代便热爱戏剧,立志要当演员。她在校内和校外都参加了不少的业余演出,展露了相当的表演才华。

1930年,蓓蒂·戴维斯为通用洗碗机拍摄的宣传广告中的影像

于是,她母亲将她送入纽约的琼玛丽安德逊戏剧就读,毕业后加入纽约的罗契斯特剧团,受雇在最擅长执导"女人戏"的导演乔治·库克George Cukor(1899-1983)旗下演出,曾主演过易卜生的《野鸭》等剧。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蓓蒂·戴维斯终于从外百老汇演到了梦寐以求的百老汇舞台上,但她并不以此自满。当时,好莱坞刚步入有声电影时代,求才若渴,蓓蒂·戴维斯决定转往电影一试。

1930年,在演完《团结的南方》一剧后,蓓蒂·戴维斯离开东部的纽约,跑到西部的好莱坞去试镜。

以外貌而论,蓓蒂·戴维斯不算是很漂亮的那种,特别是她那对大眼睛非常突出,影响了脸部的整体美。

当蓓蒂·戴维斯第一次到米高梅片厂试片时,负责主试的大老板塞缪尔·戈尔德温Samuel Goldwyn(1879-1974)一见她便说:“谁带她来的?”试镜就此结束。

蓓蒂·戴维斯和娱乐大亨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

假如蓓蒂·戴维斯是个不经打击的女人,也许美国影坛从此便会损失了一员大将。

然而,蓓蒂·戴维斯继承了她母亲的魅力与抱负,即使遇到挫折仍不气馁。

接着,蓓蒂·戴维斯再到环球片厂试镜,他们的老板卡尔·莱姆勒Carl Laemmle(1867–1939)的眼光较佳,他对蓓蒂·戴维斯的评语是:“非常性感”,于是,蓓蒂·戴维斯得到了跃登银幕的机会。

电影《坏姐妹》(1931)剧照,左起:艾玛·邓恩、希妮·福克斯、蓓蒂·戴维斯、查尔斯·温宁格Charles Winninger

蓓蒂·戴维斯演出的第一部电影是《坏姐妹The Bad Sister》(1931),这是部描述叛逆女孩抛弃男友而爱上外乡的陌生人的爱情片,男主角是亨弗莱·鲍嘉,希妮·福克斯Sidney Fox(1907-1942)担纲主演那名坏女孩,而蓓蒂·戴维斯则演她的好姐妹,是一个戏份不多的配角。

虽然蓓蒂·戴维斯在银上并没有一鸣惊人,但却自此得到了很多的演出机会,前两年便在14部影片中露了脸。

电影《魂断蓝桥》(1931)剧照,蓓蒂·戴维斯(右)和梅·克拉克Mae Clarke

在这当中,她也出演了《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1931),但反响并不是很好,而时隔9年后,费雯·丽Vivien Leigh(1913–1967)和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1911–1969)重拍的《魂断蓝桥》 (1940)则成为不朽的经典。

而蓓蒂·戴维斯在其中一部电影《扮演上帝的男人The Man Who Played God》(1932)中优雅而精力充沛的角色,跟男主角乔治·亚理斯George Arliss(1868-1946)有旗鼓相当的对手戏。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人生的枷锁》(1934)中的影像

华纳兄弟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对蓓蒂·戴维斯留下深刻印象,力邀她跳槽华纳公司。而那时环球的卡尔·莱姆勒已经决定不再和蓓蒂·戴维斯签合同。

不过,起初华纳公司的制片也只是把她当作众多的漂亮的金发女郎来分配角色,并没有特别为她写戏。

左为电影《人生的枷锁》(1934)的剧照,右为20世纪90年代苏珊·萨兰登Susan Sarandon为杂志拍摄的向蓓蒂·戴维斯致敬的照片,所以《宿敌:贝蒂和琼 第一季 Feud: Bette and Joan Season 1》(2017)请苏珊·萨兰登来演蓓蒂·戴维斯不是没有道理的

直到1934年外借雷电华公司主演了《人生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1934)一片,蓓蒂·戴维斯的精湛演技和独特风韵开始在影迷心目中建立了地位。

蓓蒂·戴维斯和莱斯利·霍华德(右)在电影《人生的枷锁》(1934)中的影像

这部影片使蓓蒂·戴维斯的演技第一次得到肯定。很多女演员不愿意扮演冷漠的反面角色,但是蓓蒂·戴维斯认为这是表现自己演技的好机会,可以充分展现出自己胜任多种角色的能力。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人生的枷锁》(1934)中的影像

该片的另一位主演,曾主演过《乱世佳人/飘Gone with the Wind》(1939)男二号的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1893-1943),在影片开拍的时候还瞧不起蓓蒂·戴维斯,但是随着影片的拍摄,他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人生的枷锁》(1934)中的影像

后来他高度赞扬了蓓蒂·戴维斯的演技。该片导演约翰·克伦威尔John Cromwell(1887-1979),允许蓓蒂·戴维斯在表演时自由发挥,并评价道:“我让蓓蒂·戴维斯自己体会角色,我相信她的直觉。”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人生的枷锁》(1934)中的影像

蓓蒂·戴维斯坚持要求逼真地表演死亡的那场戏,“最后一场戏,我希望能表现出肺结核、贫穷、孤独而且不再美丽,这样才令人信服。”

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没有提名蓓蒂·戴维斯在《人生的枷锁》的杰出表演,《好莱坞评论报》质疑了提名的疏忽。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时尚1934 Fashions of 1934》(1934)中的影像

而当年凭借《红楼春怨The Barretts of Wimpole Street》(1934)获得第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的瑙玛·希拉Norma Shearer(1902-1983)也加入了要求补充提名蓓蒂·戴维斯的活动。

最后学院霍华德·艾斯特布鲁克在舆论压力下发表声明:“所有投票的人,可以在选票写下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

《时代》杂志封面上的蓓蒂·戴维斯

这种情况在整个奥斯卡历史上只出现了一次,不是官方正式提名而是候选而已。

但最后第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由《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1934)的主演克劳黛·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1903-1996)获得。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人生的枷锁》(1934)中的影像

不过这次事件最终改变了之后奥斯卡的投票程序,奥斯卡提名不再是由原来的几个人的委员会决定,而改为由一个特别的部门所有成员投票,最后结果则由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统计。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女人女人》(1935)中的影像

为了平息众怒,在1936年的第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评委会则把最佳女主角奖颁给了蓓蒂·戴维斯主演的《女人女人》,她在片中扮演一位东山再起的酗酒女伶,虽然蓓蒂·戴维斯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比在《人生的枷锁》中要差很多。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红衫泪痕》(1938)中的影像

【被誉为“美国影坛第一夫人”】

华纳兄弟将制片重责交给具有新作风的赫尔·华利斯,开始转走“高成本、精制作”的路线。

蓓蒂·戴维斯在此情况下感到如鱼得水,很快便演出了另一部再度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的代表作《红衫泪痕/吉萨贝尔Jezebel》(1938)。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红衫泪痕》(1938)中的影像

《红衫泪痕》以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为背景,描述一名个性倔强的美女在任性地失去她的男友之后,再想尽办法将已经成为有妇之夫的他抢回来。

此片在划时代的《乱世佳人》出现之前一年面世,相当受到好评。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红衫泪痕》(1938)中的影像

当时的美国舆论认为蓓蒂·戴维斯很适合《乱世佳人》主角斯嘉丽,两个角色有点类似。蓓蒂·戴维斯也表达了自己希望饰演斯嘉丽的愿望。

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1902-1965)挑选角色的时候,一次电台的民意调查认为蓓蒂·戴维斯是最佳人选。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红衫泪痕》(1938)中的影像

华纳兄弟向大卫·O·塞尔兹尼克提出让旗下的蓓蒂·戴维斯、埃罗尔·弗林Errol Flynn(1909-1959)和奥利维娅·德哈维兰Olivia de Havilland(1916-2020)三人联袂出演影片《乱世佳人》的主角来换取发行权。可是大卫·O·塞尔兹尼克认为蓓蒂·戴维斯并不适合这个角色,并拒绝了华纳的建议。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老处女》(1939)中的影像

1939年是蓓蒂·戴维斯在好莱坞势头最猛的一年,她还相继出演另外三部票房热门电影:《老处女The Old Maid》(1939)、《锦绣山河Juarez》(1939)和《江山美人The Private Lives of Elizabeth and Essex》(1939)。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江山美人》(1939)中的影像

其中《江山美人》是她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也是在她巅峰期间为数不多的彩色影片之一。为了饰演伊丽莎白一世,蓓蒂·戴维斯剃去了眉毛并提高了发际线。

影片拍摄期间,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1899-1962)前来探班,她对他抱怨,她需要勇气来饰演一个60岁的老人,查尔斯·劳顿回答:“永远不要害怕挑战自己。这是你提高演技的唯一方式。你必须不断尝试去做你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否则你就停滞不前。”

蓓蒂·戴维斯和埃罗尔·弗林(右)在电影《江山美人》(1939)中的影像,现在看来,蓓蒂·戴维斯上彩妆带入不强还是黑白看着有厚重感

很多年后,蓓蒂·戴维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认为查尔斯·劳顿的意见影响了她一生。

蓓蒂·戴维斯接着跟导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1902-1981)又连续合作了《香笺泪The Letter》(1940)及《小狐狸The Little Foxes》(1941)等三部影片,确立了蓓蒂·戴维斯的超级女星地位。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香笺泪》(1940)中的影像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小狐狸》(1941)中的影像

事实上,自1937年起,蓓蒂·戴维斯连续十年赢得“票房皇后”的美誉,被公推为“美国影坛第一夫人”,这种殊荣在影坛上相当罕见。

【《慧星美人》令她虽败犹荣】

假如对蓓蒂·戴维斯的银幕形象加以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她鲜少扮演善待其它女人的角色,通常都是跟别人怨对、抗争,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充份显示出“同性相斥”的强烈排挤色彩。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慧星美人》(1950)中的影像

同时,蓓蒂·戴维斯的角色也证明了女人一样可以强悍无情、咄咄逼人,甚至可以剥夺了一向被视为男性的特权——作威作福,使男人反过来也要吃女人的亏,可以说是银幕上首位“女性电影”的诠释者。

《慧星美人All About Eve》(1950)是描述娱乐圈“一代人新人换旧人”的激烈斗争的一部代表作。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慧星美人》(1950)中的影像

这部电影成为蓓蒂·戴维斯个人魅力的全面展示,虽然她是临时被请来顶替背部受伤的克劳黛·考尔白的,但事实证明,大明星玛尔戈·钱宁这个角色就像是为她定做的!

据《慧星美人》的导演约瑟夫·L·曼凯维奇Joseph L. Mankiewicz(1909-1993)后来回忆,与蓓蒂·戴维斯合作过四次的导演爱德芒德·古尔丁Edmund Goulding(1891-1959)尤其激烈:“”你疯了吗?这女人一定会毁了你,把你磨成粉末,然后吹散。”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慧星美人》(1950)中的影像

但正如我们所知,爱德芒德·古尔丁可怕的预言并没有在这部影片的拍摄中实现。

蓓蒂·戴维斯的表演呈现出一种异常宏大的风格——犀利、多变、咄咄逼人,评论界称赞说:“事实是一个演员挽救了这部影片。”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慧星美人》(1950)中的影像

不同于最早期天真无邪的少女形象,20世纪50年代的蓓蒂·戴维斯开始饰演复杂、丑恶和可怜的反面角色,在银幕上回归了自我,在罪恶中发出近乎于诗性的、令人怜悯的微光。

在片中,蓓蒂·戴维斯扮演已成名的大明星,安妮·巴克斯特Anne Baxter(1923-1985)则扮演野心勃勃的新人。

蓓蒂·戴维斯和加里·梅里尔Gary Merrill(右)在电影《慧星美人》(1950)中的影像

在银幕上,两名女星互相勾心斗角;在银幕下,二人也是水火不容,相处得很不愉快。

蓓蒂·戴维斯在《慧星美人》中的精彩演出,使她极有可能获得第三座女主角金像奖,而安妮·巴克斯特则被认为是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热门人选。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慧星美人》(1950)中的影像

不料在第23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发表后,女主角奖竟然由安妮·巴克斯特和蓓蒂·戴维斯一起角逐,这让当时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很是意外。

结果,两位女星谁也没有拿到那座金色的小矮人。安妮·巴克斯特曾懊悔地表示:“我错了,我该去拿我的女配角,让蓓蒂·戴维斯去抢她的女主角”。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慧星美人》(1950)中的影像

不料蓓蒂·戴维斯听了之后,竟悻然然说:“哈!她能吗?”由此可见蓓蒂·戴维斯的词锋是如何地咄咄逼人了。幸好最后二人还是言归于好,安妮·巴克斯特甚至在蓓蒂·戴维斯生病时答应代她演出电视影集《大饭店》。

【最后的辉煌,和亲生女儿恩断义绝】

随着年岁渐老,蓓蒂·戴维斯虽然在20世纪60、70年仍然活跃于影视圈,但她的角色性格已越发乖戾,更有些是以行为古怪的老妇面目演出。

蓓蒂·戴维斯在好莱坞最要好的闺蜜奥利维娅·德哈维兰(左)

这个时期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演出,是在《兰闺惊变/宝贝简怎么了/姐妹情仇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1962)中跟另一位庄严贵妇型的强悍女星琼·克劳馥Joan Crawford(1904-1977)那种彼此折磨至令人心寒的表演。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兰闺惊变》(1962)中的影像,也是她这一生最精彩的角色

就在蓓蒂·戴维斯最黯淡的时期,一部小成本电影 《兰闺惊变》 竟奇迹似地改变了这位祖母级明星后半生的命运。

她主演的这部戏由于卖座极佳,使蓓蒂·戴维斯再次辉煌耀眼,身价大涨。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兰闺惊变》(1962)中的影像

在读完《兰闺惊变》的剧本之后,蓓蒂·戴维斯就相信这部影片将和1960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执导的《惊魂记/精神病患者Psycho》(1960)一样获得成功。

除了片酬以外,蓓蒂·戴维斯还要了影片10%的分红。显然,她的专业直觉没有欺骗她,《兰闺惊变》不负众望成为当年最轰动的影片之一。

蓓蒂·戴维斯与琼·克劳馥在电影《兰闺惊变》(1962)中的影像——她们在拍摄的时候是真打,据说导演在拍摄的时候绝不阻拦蓓蒂·戴维斯的超常发挥

由于蓓蒂·戴维斯与琼·克劳馥是同时代的女星,银幕性格又是那幺接近,因此二人在银幕下亦成为宿敌。

蓓蒂·戴维斯在她于1962年写的自传《寂寞人生》中道出两人的不和,她说:“琼·克劳馥尽一切可能的不让我赢,她公开活动来阻挠我。”

蓓蒂·戴维斯与琼·克劳馥(右)在电影《兰闺惊变》(1962)中的影像

《兰闺惊变》是蓓蒂·戴维斯第11次获得奥斯卡提名最佳女主角,也是当时首位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女明星。

由于琼·克劳馥四处活动,导致最后1963年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由安妮·班克罗夫特Anne Bancroft(1931-2005)凭借电影《海伦·凯勒The Miracle Worker》(1962)中的女教师而获得。

在1963年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琼·克劳馥越过蓓蒂·戴维斯跑到前台,代安妮·班克罗夫特领最佳女主角奖,这一幕令蓓蒂·戴维斯极为厌恶

从此以后,蓓蒂·戴维斯再也没有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

由于蓓蒂·戴维斯的个性实在过份强悍,不但跟其它女明星相处不来,婚姻状况也不如意。

她曾四度结婚,唯一的亲生女儿芭芭拉·戴维斯·海曼Barbara Davis Hyman亦跟母亲交恶。

《我母亲的监护人》的书封——虽然有很多蓓蒂·戴维斯的朋友站出来,指出这本书有很多不实之处,但并不妨碍出版社一版再版,当时这本书非常畅销,而芭芭拉·戴维斯·海曼挣了一笔可观的稿费,却丧失了数量巨大的遗产继承权

芭芭拉·戴维斯·海曼在蓓蒂·戴维斯晚年饱受病魔侵袭时曾出版了一本有关她母亲的传记《我母亲的监护人My Mother's Keeper》,在书中将蓓蒂·戴维斯形容为“心胸狭窄、嗜酒、神经质、吝于付出也不懂得如何爱人的恶女人”。

这种评语,可能失之偏见。之后,蓓蒂·戴维斯和唯一亲生的女儿断绝往来,死后的财产也没让亲生女儿继承。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红衫泪痕》(1938)中的影像

在银幕上活跃了近60年的蓓蒂·戴维斯,晚年一直是在中风和癌症的病魔侵袭中度过。

然而,个性坚强的她并没有向现实屈服,反而越战越勇,在80岁的高龄,仍不放弃电影演出的机会。

直至1989年10月6日,当她在西班牙参加一项影展活动时,因癌症病情突然恶化才与世长辞。

蓓蒂·戴维斯在电影《慧星美人》(1950)中的影像

蓓蒂·戴维斯的客死异乡,正应了她对自己晚年孤单生活的一句评语:"我们到头来都注定要孑然一身!"

有"美国影坛第一夫人"之称的蓓蒂·戴维斯,至死仍是一副庄严贵妇的气派。

作者: Grace May Carter 出版社: New Word City, Inc 副标题: Ingrid Bergman, Bette Davis, Katharine Hepburn, Elizabeth Taylor 出版年: 2018-10-11 该作者写的这四位黄金女星的传记值得一看,基本排除了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比较专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