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短暂皇帝人生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字第豆胤,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文成帝拓跋濬长子,生母李贵人。

承明元年(476年),突然暴毙,年仅二十三岁,谥号献文,庙号显祖,葬于云中金陵。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短暂皇帝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拓跋弘,北魏文成帝拓跋濬长子,母为李贵人(后追封为文成元皇后)。兴光元年(454年)六月初一日,文成帝出巡阴山。七月初五日(8月14日),拓跋弘在阴山北部出生。

太安二年(456年)二月,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弘聪明睿智、机敏颖悟,从小就有济救天下百姓的志向,仁孝纯真,礼敬师友。

继位为帝

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一日,文成帝去世。五月十二日,皇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尊奉嫡母皇后冯氏(冯太后)为皇太后。

平定叛乱

和平六年(465年),车骑大将军乙浑上台后,看到献文帝年幼,趁机借用献文帝的诏令,大肆排斥异己,建立独裁的统治。乙浑把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司卫监穆多侯害死。

五月十六日,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从汤泉入朝,乙浑又把他杀了。五月十七日,献文帝任命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为司空。他很快夺取权力,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并于七月初二日被封为为丞相,位居诸王上;朝廷内外,事不拘大小,都由他断决处理,自封为太原王。

面对凶残的乙浑,年纪尚幼的献文帝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在冯太后那里痛哭。开始时,冯太后对乙浑疯狂屠杀大臣也没有任何办法,也不敢得罪乙浑,只能拜他为丞相,以此保住献文帝的帝位。由于权位的逐渐稳定,乙浑的欲望愈来愈大,已经不满足于丞相的地位,准备伺机发动宫廷政变,自己登基做皇帝。

天安元年(466年)二月初二日,冯太后诏命元丕、元贺、牛益得等人率军,包围乙浑府并把乙浑杀死。由于局势混乱,冯太后下诏临朝听政,处理所有的军国政务。

禅位太子

皇兴五年(471年)八月,献文帝不念情于世务,经常有出世之心,打算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们坚决反对,献文帝只好作罢。

八月二十一日,献文帝下诏传位于皇太子拓跋宏,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让献文帝亲自处理朝政,并为献文帝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区别于汉高祖之父这样虽为皇帝之父却不统治天下的“太上皇”。八月二十三日,献文帝迁居崇光宫,宫中设备简陋,宫阶是土筑成,国家大事都告知献文帝。

离奇去世

延兴二年(472年)二月,太上皇帝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延兴四年(474年)六月,献文帝再次下令:处理一切案件都要按法律办事,以事实为依据,用刑要慎重。

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476年7月20日),拓跋弘离奇驾崩于永安殿,年仅二十三岁,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金陵。

揭秘: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是怎样立足于朝堂,铲除叛贼维护统治?

此拓跋弘非彼拓跋宏,这拓跋弘是孝文帝拓跋宏的父亲,同样也是一位出色的统治者。在拓跋弘年幼的时候,就被册立为太子,但受到北魏风俗的影响,拓跋弘从小是由嫡母冯太后所抚养长大的。这冯太后本来就是一位拥有大智慧的女子,在其身边长大,拓跋弘受益匪浅。在父亲拓跋濬去世之后,拓跋弘就在冯太后的辅佐下登基为帝。

继位之初,面对朝中心怀不轨的奸臣,他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在不断地努力之下,最终得以铲除叛贼,维护自己的统治。到拓跋弘统治后期,由于不满冯太后长期插足朝政,拓跋弘想要禅让皇位给一宗族子弟,但在文武百官的劝说下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孝文帝。之后继续掌握大权,对国家进行治理。《魏书》中有记载:“帝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

在极为年幼的时候,拓跋弘就得到旁人没有的地位,成为国家的储君。这与他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是离不开关系的,据说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尊敬师长,至纯至孝,有挽救黎民百姓的宏伟志向。这仿佛就是所有当权者心中最理想的储君人选,因此他不为太子谁为太子。六年,年轻的文成皇帝突然暴毙,由于事发突然,导致北魏政权一度处于动荡之中。

年幼的拓跋弘临危受命,在冯太后和保皇党的拥护之下顺利继承皇位,历史上将他成为献文帝。新皇本就年幼,统治并不稳固。也就是在其登基为帝的那一年,车骑大将军乙浑上台后,觉得皇帝年幼,太后一介女子实在不足为惧,因此就多次假传圣旨,在朝廷中打压那些正直的大臣,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独裁统治。

对于此,朝中自然有官员感到不满,他们纷纷为维护皇权而仗义执言,其中以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等人为代表。他们的结局都很悲哀,都遭到了残忍的杀害。之后献文帝又加封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使得此人的权势已经大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军队也在其掌握之中,朝中的大小事务也必须经过他的过目才能进入皇帝眼中。

对于奸臣的这些行为,年幼的皇帝都看在眼中,但是此刻的他对于这些都无能为力,只有躲在冯太后身边痛哭流涕。在最开始,冯太后也对此束手无策,对于乙浑手中的权利以及他疯狂排除异己的行为只能选择拭目不见。甚至到后来只能将其任命为丞相,从而暂时稳住乙浑,确保皇帝皇位的稳固。

但由于手中所拥有的权利已经越来越多,乙浑不再满足于已有的地位,准备发动宫变,自己登基为帝。好在冯太后经过多年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权势,她早就发现敌人的阴谋,先行一步发动军队将乙浑的府邸包围,并把乙浑杀死。就这样,国家的权利重新回到拓跋家族手中。由于局势太过混乱,暂时由冯太后垂帘听政,处理国家大小事务。

作为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这献文帝却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有着对权力很强的野心。相反,他经常有放弃皇位、外出游荡的心理。之后还想将皇位传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只是由于遭到文武百官的坚决反对这才作罢。但献文帝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不久之后就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拓跋宏。

由于太子太过年幼,因此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之下,献文帝仍旧处理国家大事。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是一国之君,因此就搬到崇光宫中居住,这个宫殿颇为简陋,但献文帝并不在乎。虽然已经成为太上皇,但这个时期的献文帝仍旧非常年轻。早在之前,他就亲自率领军队与柔软方面进行交战,在这场战斗之中充分表现他的军事才华。

只见他亲自率领着军队不断追击,一直深入沙漠地区,打得柔然方面不断向后撤退,他才勉强班师回朝。而在他继位时,也不过13岁的年纪,但他却格外喜欢训练军队,并且在这方面花费了极多的功夫,在他的努力之下,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公元468年,献文帝在西山举行的一次狩猎活动,他亲自射杀了一只老虎,令众人称奇。而后眼见着北魏边境的那些少数民族,又有新兵作乱的意向,已经退位的献文帝便在京城郊外举行的一次大阅兵,震惊朝野,也使那些怀有不轨的蛮族收敛自己的行为。

天安元年,北宋政权与刘宋政权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双方在徐州一带交战。北魏方面一位都督率领军队大败南朝将领,横尸60余里。这导致徐州刺史不敌,最终只好投降于北魏,还与北魏共同合击,最终击败宋朝。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拓跋弘的正确部署,因为他早就预示了敌军的进攻方向,对军队进行了重新的部署,从而才能够如此顺利地取得胜利。

拓跋宏又联系了高车等少数民族,共同对抗柔然等部落。事实证明,他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在北魏王朝与柔然争夺西域上,高车方面更是全力支持,屡次挫败柔然方面的进攻。这使得北魏王朝一跃成为西域的统治者,而作为皇帝的拓跋弘也得到西域众人的爱戴。

李延寿在《北史》中这样评价他:“献文聪睿夙成,兼资雄断,故能更清漠野,大启南服。而早有厌世之心,终致宫闱之变,将天意也。”在我看来,这段文字就是对拓跋弘的一个简要评价。他的聪明才智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他却志不在此,虽然在其治理期间也对国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他仍旧向往那种自由的生活。因而在最后早早地将皇位禅让给儿子,自己过上一段闲散的生活。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父亲是谁?

拓跋濬(440年~465年),字乌雷,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五位皇帝(452年~465年在位),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皇帝拓跋晃长子,母为恭皇后郁久闾氏。

聪明敏达,风仪异常。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拥立南安王拓跋余即位。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年号兴安。

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诛杀权臣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平定内乱,休养生息,改革官制,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

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时年二十六岁,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金陵。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生母是谁?

文成元皇后李氏,南朝宋济阴太守李方叔之女,太宰、顿丘王李峻之妹,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献文帝拓跋弘的生母。李氏容貌美丽,永昌王拓跋仁随军南征时,得到李氏。后来拓跋仁因谋反被杀,李氏被押送宫中成为宫女。

有一次,文成帝登上白楼时看见李氏,因她长得漂亮,于是临幸了她。(454年),李氏为文成帝生下儿子拓跋弘,受封贵人。(456年),文成帝立拓跋弘为太子,常太后依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赐死李氏。拓跋弘继位后,追谥她为元皇后,葬于金陵,配祭太庙。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是谁?

文成文明冯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嫡祖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冯氏是冯朗之女,生于长安。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后宫,充为奴婢;(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456年)册封为皇后; (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冯太后毒杀。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尊为太皇太后。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皇后是谁?

李皇后,北魏献文帝妃子,中山(今河北定县)安喜人,其父李惠年青时就被封为南郡王, 母亲韩氏是襄城王韩颓的女儿。 李氏因有德有才,兼外貌出众而远近闻名。也是由于太出众之故,十八岁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家。后来,北魏太子拓跋弘挑选美女时,她以出众的美貌、高雅的气质被选中。

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丙午,公元466年),拓跋弘继承王位,李氏被封为夫人。 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丁未,公元467年)八月戊申日,李夫人生子拓跋宏(高祖)。

皇兴三年(469年)六月,拓跋宏(高祖)被议立为太子,按“子立母死”祖制赐死李氏。死后葬于金陵。承明元年追崇号谥,配飨太庙。

冯太后忌惮孝文帝的外祖父李惠,诬陷李惠谋反,不但杀掉了李惠,还把李惠家满门抄斩。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儿子有哪些?

1、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

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冯太后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孝文帝深受影响。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废太子元恂。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史称“太和改制”,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拓跋宏于军中积劳成疾,临终仍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后驾崩于谷塘原行宫,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孝文,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2、元禧(?~501年),字思永,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的儿子,孝文帝元宏的弟弟,母为封昭仪。

太和九年(485年),授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坐大官,册封咸阳郡王。孝文帝元宏驾崩后,接受遗诏辅政,拜太尉、录尚书事、司州牧。骄奢成性,贿赂公行。广营田产,开采盐铁。受到宣武帝元恪厌恶,出任冀州刺史。

景明二年(501年),举兵对抗外戚专政,事泄被杀。正光四年(523年),恢复爵位,葬以王礼。

扩展资料:南北朝之北魏的介绍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制度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