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新坐标之不殆之道

前段时间,我以“江湖一苇”的笔名写了大约200篇“水浒”系列人物的文章,零零散散,受本人认识上和阅历上的局限,尚未自成一体,暂时告一段落。待时机成熟,江湖一苇再重出江湖。今天开始以“竹判官”笔名开启新的系列——《三十六计之处世法则与不殆之道》(暂定名)。《三十六计》自成书以来,对其翻译、注释、解读者甚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人豁然开朗之感。但是,庆幸之余,也会发现有滥竽充数者,有沽名钓誉者,有浑水摸鱼者,如不纠偏,必将出现劣币驱良币之悲剧。

水浒晁盖与宋江

(一)三十六计到底是哪三十六计?

古人根据用计之人所处态势的变化,将三十六计分为六套,每套又包括六计,六六三十六计。竹判官的系列解读也将按照古人编订的顺序一一展开。

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三国演义司马懿

(二)关于对三十六计的三点认识

三十六计不是万能的,山外还有山,人外更有人。很多医生的门口都会挂这么一幅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惜架上药生尘”,以显医者仁心。愿望虽好,但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怎么能不生病呢?生病了,还是要看医生吃药打针的。没有包治百病的医术,水平再高的医生也有手术失败的案例,不能委曲求全。古人总结出了三十六计,并不意味着世间就只有这三十六计,强中自有强中手,要不那些虽然使用了三十六计但还是失败了的反面教材该如何解释呢?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三十六计之外还有N多计。

用计的结果不能追求胜利,而是力争不殆。可能很多人会疑惑,折腾一顿之后,不为了胜利,那是为了什么?正如前文所言,山外还有山,人外更有人。人人都用三十六计,人人都想胜利,总得有个不胜利的吧!“不殆”的意思是不被打败,可能是平局,也可能是胜利。很多时候,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反而会把自己带到沟里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没什么账可算。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些时候敢于接受平局的结果,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些人把强贼堵在门里了,自己损失不小,结果还是消灭不了对手,而且自家的盆盆罐罐、花花草草也被打坏了,怎么办?在第十六计关门捉贼之计中会详细解读。

三十六计有道和有术,灵活运用。什么周易八卦的角度、阴阳转换的角度、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啦,咱都不在这讲,就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走为上”计是抽象计,而非方法计,那么“走”的方法就可以有好多种。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要逃跑,先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然后再逃跑;赵奢要解阏与之困,途中被秦军纠缠,先用“金蝉脱壳”之计脱身,然后悄悄到达阏与。如果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这两个事都可以用“走为上”计来解释,因为诸葛亮和赵奢都离开了危险之地嘛!同样是一件事,为何会出现两种解释呢?这就是抽象计与方法计的区别,抽象计是“道”,只讲做什么,方法计是“术”,讲具体怎么做。除了“走为上计”之外,像反客为主、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等计都是抽象计,具体方法因人而异。

三国演义诸葛亮

(三)解读三十六计的目的是什么?

成事者,天时、地利、人和,此三才缺一不可。三十六计虽然是古人整理成书,但我们不能老是站在古人的视角来看,时代在发展,我们的视角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连对手的脚步都跟不上。有些人用“借魂还魂”之计,为某些已有历史定论的人招魂;有些人用“金蝉脱壳”之计,逃避本应承担的债务;有些人用“上屋抽梯”之计,大搞网络电信诈骗。这些三十六计的新玩法,都值得我们警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我们看待某事物第一眼之后的态度可能就决定了未来的结局是什么样子,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从这里开始,一起构建认知世界的新坐标。

竹判官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