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史鉴:大明王朝覆灭的原因

第九篇第4章

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绝:指事兼形声兼会意字,从丝从刀,甲骨文像一束丝,中间一横线表示“刀”,整个字表示用刀将丝隔断,义为断绝。

绝由本义断丝,引申为一般的断绝、断开、不连接,如“绝交”、“络绎不绝”。

绝也指断气、死,如“悲痛欲绝”,又引申出“尽”、“尽头”、“走不通”之义,如“绝处逢生”、“赶尽杀绝”。

又由“尽头”引申为修饰语,表示到了极点,不能再超过或继续的意思,如:“绝症”、“绝地”,此外还有如“绝招”、“绝艺”、“绝妙”等。

后来又由“尽头”、“极点”引申作副词,表示没有余地,后面常跟有否定词,如“绝无此意”、“绝不罢休”、“绝无仅有”,等等。

绝还指独一无二、无人能赶上,如:“精妙绝伦”、“绝技”。



毋:止之也!象形兼会意字,女之分化字。从女,中间加一横笔为分化符号,女亦声。女:有奸之者,一:禁止之令,女一结合指勿奸也。

女、母、毋均一字之分化。战国时始分化出“毋”字。毋犹今人言莫也,如《礼·曲礼》:“毋不敬”。

《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郑玄笺:“毋,禁词。”

毋也指发问之辞,与“无”通。如《韩诗外传》:客有见周公者,曰:“入乎将毋。”又如:“宁缺毋滥”。

引申也用作一般否定词,又用作无指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如《韩非子》:“君子安可毋敬也?”

古籍中的“毋望”,指不期而至。



意:志也,从心从音,从心察言而知意也。“音”字是在“言”字的基础上加一指事符号构成的指事字,以说明“音”是口里发出的“声”。有一句成语叫“言为心声”,说的是,言语乃人的内心思想的反映。

声和音是有区别的,声乐不同于音乐,声由磬和耳组成,磬是一种打击乐器,敲打磬发出声,“言”说出的只能是“声”,而不是“音”。《乐记》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如果“声”和谐合拍、富于节奏、成就乐谱文章,就成了“音”。礼记·乐记》:“声成文谓之音。”

可见“音”反映的是心之曲,是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因而更含蓄、更细腻、更委婉,人们往往只能意会而难于用语言来表达。这就叫做“意”。

所以,声是音的外在表象,既然有“言为心声”之谓,则自然有“音为心意”之说了。



“意”的本义,是心里所想的“意思”、“心意”、“意图”。如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些“意思”,是合乎心愿,满足了愿望。古人认为人的意图发自心中,所以“意”又引申为心中、心上,如“在意”、“中意”、“满意”。

这种“心意”如果保持一定时间,在心里形成固定的心意,就是“意志”。“心意”表现在外面,就是情绪、神态、情态。

在人们的心目中,可以流露出对某种事物的情态,如“春意”、“秋意”、“寒意”等。

意也引申指猜想、料想,如“出其不意”、“意外”。

意也指感情、情意,如刘禹锡的《竹枝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意也指内心、胸怀,如《古诗为焦仲卿作》:“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本文的意是臆的通假字,主观臆断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这段话是弟子们对孔子周游天下,终成至圣的一生总结。我们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如果能学会孔子“四绝”,看人看事就再不会出错。

有些事,听到的,甚至是你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所以不能主观臆断。



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先入为主,不以主观臆测妄断客观事实,凡事需谨言慎行,不轻易下结论。

毋必,是指看问题、处理问题,不绝对,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吾欲于世,而世未吾之欲。”

好坏、善恶、成败,得失都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转化的。时间在变、条件在变、结果也在变。

毋固,就是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不自满自傲,不偏知偏见。林语堂曾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毋我,就是不自大,不自以为是,不以自我为中心。

人在世间做事,需要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胆魄,但自主能力强,并不是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

做事懂得推己及人,换位思考,遇事替别人想想,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一个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自然能收获好人缘;承认每个不同的存在,生活处处多姿多彩。



明朝的灭亡原因

明朝,从朱元璋驱逐蒙古贵族建国到崇祯帝在煤山自尽,共享国276年,传十六帝。明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结束。

要论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天灾、瘟疫,但是,作为皇帝的崇祯难辞其咎,是他一手埋葬了大明王朝,他犯了主观臆断、武断绝对、固执拘泥、自以为是等大错。

木匠皇帝朱由校23岁弥留之时,叮嘱接班人朱由检要重用魏忠贤,然而1627年,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打破政治平衡,废掉了魏忠贤为首的内廷。



内廷是明成祖朱棣一手完善的,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左右朝廷政治格局。而新上台的崇祯,则因个人偏好或者是治国经验不足,直接彻底的砍掉了内廷体系,这才使得东林党做大,以致到后期皇帝的政令很难实施。

国家机器完全掌握在了东林党人手中后,成为了他们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大臣们只关心私利和党争,无人去关心社稷民生,百姓已经被压剥到了崩溃的边缘,大明王朝的崩盘只是时间的问题。

刚愎自用的崇祯,自以为打倒魏忠贤后,可以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能挽大厦于将倾,但他想错了。在除去皇权的忠实追随者阉党后,东林党便毫无顾忌。

这些群臣无人关心社稷民生,只关心自己的私人利益。面对这样的一盘死棋,心有不甘的崇祯只能寄希望通过更换内阁大臣来撞撞运气,希望可以撞到一个类似“张居正”式的人物来挽救危局。



崇祯期间,朝廷内阁换人如同走马灯一样频繁,在连换50名内阁成员后(史称崇祯五十相),新的“张居正”始终没有出现,在大明的最后岁月,一直难得形成一个稳定团结的中枢。

武将方面,大明朝最后的三个脊梁:卢象升、孙传庭和袁崇焕。面对敌人,卢象升主张坚守待机,但因此差点被崇祯罢免;

至于袁崇焕,崇祯更是怀疑他和皇太极勾结,才将他召回京师处以极刑。正是崇祯的自断臂膀,才导致大明对外失去了抵御后金的主心骨,对内又剿灭不了农民起义军。

打仗自然是武将的事情,但是崇祯却过多的进行干涉,他提出的诸多战略决策,直接导致了明军在军事上的失败。



面对东北的外敌和国内的农民军,崇祯并没有接受大臣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而是采取了错误的战略方针。

在张献忠投降,李自成独木难支的时候,并没有彻底的解决掉农民军,反而把洪承畴和孙传庭调到东北,用以对付清军。如此一来,李自成东山再起,才有了后来的兵临城下。

至于东北战局,松锦一战,更是彻底的葬送了明军精锐。不得已,明军只能依靠山海关做战略防御。

自洪承畴投降后,大明只剩孙传庭一个脊梁。但就是这样,崇祯依然没有做出正确的部署,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逼着孙传庭出潼关围剿李自成。最终孙传庭兵败,关中彻底沦陷。

如若不是崇祯的逼迫,孙传庭也不会急于出战,说不定当时的情况守尚有转机。



松锦兵败后,崇祯密令陈新甲和谈,但和谈泄露后,他又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反而将问题推到了陈新甲身上。崇祯的如此行径,令满朝文武心寒不已。

面对空虚的国库,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崇祯不敢效仿万历那样征收矿税,反而只派三饷,这样的做法彻底的恶化了镇压国内民变的局势。

在农民军兵临北京城下时,崇祯依然不愿自己亲口说出南迁的想法,也不愿将太子派往陪都南京,结果导致城破后,南方政权就正统问题相互争吵,最终被满人趁虚而入,各个击破。

这一切的一切,只有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而粉饰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