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阿丁姑娘之三——门仲村,火塘,我的祖国,有个西藏

门仲村到了,一位朴实秀丽的藏族女子到大巴前迎接我们,她向我们双手合十表达敬意,介绍自己名字叫央宗卓玛。

央宗卓玛领着我们走过一栋栋藏家特色的小楼,向我们如数家珍般讲述着内地支援西藏,为他们上各种发展项目的经历,告诉大家路左侧的小楼都是广东省援建,右侧都是福建省援建的。

这里地处藏南,绿树青山环绕,真是山水灵秀之地,路两旁的藏家房舍,就融合在这山水之中。

众位旅友边听边拍,一路跟着央宗卓玛来到她家门前。从雕花的木门跨进宽阔明亮的厅堂,围厅堂一圈待客的木椅,她请大家坐下。

厅堂内最醒目的是一幅毛主席像悬挂厅堂正面墙上,靠墙沉实的条案上摆放着散发着金晖的两件容器,里面置放着长柄大勺匙,同样散放着金晖。厅里雕梁画栋,仔细看,都是和藏家唐卡风格类似的图案。大家坐定后,她指着室当中一处大炉灶说道,这间厅堂其实我们藏家叫火塘,我们在这里做饭吃饭,在这里招待客人,你们都叫客厅,所以我们现在也称做客厅了。

她很抱歉的说,有好多旅客朋友对我们藏家的佛堂非常感兴趣,但是要告诉大家,藏家佛堂和卧房不能参观,因为老一辈一生功德都在其内,因而必须保持其不被打扰。

她又指向条案上的两尊金色容器说道,这是我们从阿玛尼寺请来的金钵金匙,安放在火塘正中,给大家带来的是佛光普照,保佑众生,所以进屋之前我就嘱咐大家不要拍照,大家明白我的心意吧。

人们愉快地点头赞同。

她提着一只大银壶为每位客人倒上新鲜的牦牛奶,一尝,真的是鲜美可口。

大家品尝着鲜奶,听着央宗卓玛的讲述。

她讲她的民族是工布族,是西藏农奴阶层,爷爷奶奶当年给奴隶主做苦力,为主人打制银器,是他们的主要劳务之一。

她的爷爷奶奶除了信仰佛教,再就是只认毛主席和金珠玛米,因为是他们带来奴隶的好日子。

央宗卓玛向我们展示了她系在腰间的银腰带,告诉我们这是爷爷亲手为她打制的。

她将手指向房间古色古香的家具问道,你们觉得这些家具都像内地一样从家具城买的吗,不是的,这是我大哥亲手制作的。

大家为她大哥的好手艺惊叹。她又指着屋梁墙壁上的彩画说道,这些壁画,也都是我大哥亲手画的。

大家更加惊讶。

央宗卓玛笑道,你们知道我大哥是做什么的吗。

有人回答,他和你爷爷一样,手艺非常好。

央宗卓玛点了一下头说,是的,大哥手艺非常好,这是真的,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大昭寺的喇嘛!佛学也和咱们大学一样,有等级,大学,研究生,博士,我大哥在寺院中做到喇嘛,已经是研究生了。

众人禁不住啧啧称奇。

央宗卓玛继续说着,神色骄傲又兴奋,按照藏传佛教的规矩,僧人可以还俗,娶妻生子,我大哥今年四十一岁,他已经决定,不还俗,将一直驻在大昭寺,我们非常高兴,我们为他骄傲,你们如果去大昭寺,看到上面的壁画唐卡,那其中就有我大哥画上的。

听着她这番话,在钦佩她大哥的同时,又有些诧异,按照咱们的世俗观点,一个人抛弃了人间烟火男婚女嫁这类世俗生活,毕竟有些遗憾,但那是她大哥个人行为,而全家为他舍家向佛而骄傲,这又是藏家人虔诚信仰的真实存在。

她继续说道,我们这里得到中央和祖国各地的支援,已经富了起来,当时一位中央领导来看望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发挥特长,搞好经济,带动其它地区,尤其是后藏,也就是阿里,日喀则那一地区,由于环境太恶劣,至今仍然未能有太大改变,富裕的援助贫穷的,要让全藏都富裕起来。

到此时她向大家讲明一会儿去她们村的银器作坊,选一选大家喜欢的银器。

她双手合十向大家表示感谢,你们来到这里,就是对我们的极大支持。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一会儿就要去选购银器,因为旅程安排有这一项,但是,大家似乎都不认为那是采购,因为央宗卓玛的讲述,把这次采购变成了期待。

银器作坊中,做工精良的件件银器,摆放在一张张玻璃柜台中,顿时把人们吸引。

情绪热烈,选购积极,作坊里好热闹。

硕大的银钵被选走好几个,还有银腰带,也大受欢迎。

我们老俩口选了一套小银碗,银梳,还有几双银筷,都是为了实用。


回到大巴车,大家坐稳,阿丁笑嘻嘻问大家,央宗卓玛家作客满意吗,牦牛奶喝的习惯吗,随着大巴平稳行驶,又开始了她的叙话: 大家都注意到了吧,在到达门仲村前,阿丁我没有介绍它的情况,没有给大家讲门仲的银器,为什么,因为要大家亲自去体验才更加真实,更加信任,从大家的愉快神情阿丁看出央宗卓玛和她的乡亲们做的很好。

我也知道,大家夸阿丁做的不错,阿丁带咱们团大家挺愉快,但是如果触及一个事,马上会警惕起来。她停顿了一下又诙谐又认真说道,那就是,要掏大家腰包,也就是要让大家掏钱的时候,阿丁我喜欢直来直去,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家轻声一笑,认可。

不过,刚才碰到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你们到央宗卓玛家做客时,下了一场大雨,雨停之后,我到路边等你们,,另一大巴的一队人马参观完毕上车,有一位老兄骂骂咧咧到了车门下,不断用双脚蹭鞋底,可能是因为大雨将鞋子踩了泥,泥比较粘蹭不掉,结果这位老哥弯下腰,一手抓住刚才藏家村民献给他的哈达,擦拭起鞋子来。

听阿丁这样说,车厢里顿时有人气愤地喊出,这个人怎么能这样做!

阿丁轻摇一下头继续说道: 那车的导游是个藏族女孩,看此情景惊讶不解,只能侧面劝解道,下雨湿鞋应当擦干净,但是该尊重的一定要尊重。

此位大哥却更加不高兴,站在那里高声嚷起来,这什么玩艺,到这地方来,都是套路。

那位藏族女孩表情有些愤怒,欲言又止,我一看藏族女孩汉族不是太流利,如果交流不好,事情可能会闹大,赶紧走过去拉她到一边说,我来劝劝他,你不要作声就好。

说罢我走向这位老兄说,消消气还是快上车,别耽误后面的行程。

此位仍然拧着劲不动,摇头大叫我不走。

阿丁说,我就这样毫不客气直盯他眼睛说道,大哥,那你就到我们车上去怎么样,我那儿还有座位,总不能让那么多人在车上等着。

我俩就这样对视一会,最后这位老哥可能对他行为的出格有所省悟,起身上了车。

我要说这位大哥,你虽然会说中国话,但是你不懂中国文化,礼尚往来,相互尊重,这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吗,怎么都不明白?

至于套路,这位老哥说走遍各地旅游少数民族购物都是这个套路。大家刚从藏胞家里出来,印象应非常清楚,大家感受到藏族风情文化,看到藏家特色的银器,这些难道不是人家对咱们的付出吗?如果您觉得物有所值,就买几件,如果相不中,欣赏一下长长见识也好,所有这些都是自愿的,人家没有强迫你啊,这位大哥好像就你明白,就你高明?难道少数民族他们就不能学习些正常的商业经营方法,改变贫穷现状?前来援藏的干部,还有许多企业家,就是这样明确提出,你们一定要学会自己造血,发展成长起来,这叫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咱们行走的318国道上,有一个藏族村叫娘当村,政府为了让娘当村发展经济,和外界多接触,把这个村子安排到紧贴318国道一个非常好的位置上,而娘当村的藏族同胞们谢绝了政府的安排,主动后撤了十五公里,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318国道建设时,在这一路段上牺牲了三十三名解放军战士和当地村民,就安葬在公路边,娘当村的乡亲们坚决表示,绝不能为了自己的好日子而占据烈士的安息地,慢待了牺牲的烈士。

这样好的村民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曾经把我们众导游请来,开了招待会,我们也不客气,美美地品尝藏家的鲜牦牛奶,烤肉,和藏家同胞一起载歌载舞,招待会结束,村民把我们带到一张大桌前,上面摆着整齐的一排排漂亮的木盒,恭敬地送给每位导游一只木盒。

打开木盒一看,每只木盒里都是一双精美的银筷。

我们这些导游当时做了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将木盒摆回桌上,向村长明明白白地说道,这些银筷我们坚决不要,你们把它留下,就两个字,赚钱。

赚钱卖给谁,当然是来旅游的客人们!当游客们欣赏了藏家文化,感受了藏家风俗,从藏民。这里选购了满意的藏族文化产品,我们这一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就完成了!大家说阿丁说的对吗?

车中众位鼓掌做为回应。

阿丁提高声音,深情地继续说道,大家游历了西藏,回到家里,人们一定会問你们这一路感受,我阿丁衷心希望,大家向你们的亲人朋友们讲这句话,我的祖国,有个西藏!

……

阿丁一路又讲了许多风趣的话,我不能尽量录入,只能将她的讲述扼要述说。


我们此后游历了大昭寺,布达拉宫,亚鲁藏布江……,西藏的辽阔山水,神秘庙宇民俗风情,恰好都凝聚到这句让人无比自豪心动的话上,“我的祖国,有个西藏”。

我期盼了大半生的神圣地方,终于来过了,我时刻闪现在心中的,就是这句话。

诸位朋友们如果去西藏走一趟,一定会有相同的感受。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