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硕士又读博,还是觉得眼界不够”医院副院长自述职业成长经验,获不少网友点赞

近日,一段医院副院长自述求学经历的文章获得许多网友点赞。在面对“如何从一名普通医学生成为顶尖的医学专家”这一问题时,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梁军只给出十四字的回答:“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在他高考的那个年代,学医的分数并不高,他也能去分数更高的工科,但出于热爱,他本科选择医学专业,毕业工作后,为了跟上形势,他又继续攻读临床医学的研究生学位。研究生毕业,他又觉得临床技能、眼界还是不够,于是又读了博士。

梁军说:“学医真的很累,一生都需要学习,但医生的成长就是如此,没有捷径。”随后,他这一答案被不少医学生围观,他们把梁军称为“大佬”、“医学界榜样”。11月9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梁军,他对此回应道:“榜样这个话题有点重,我还要再多沉淀。”

“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北京一医院副院长发文自述职业成长经验

公开的资料显示,梁军,主任医师,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他承担或参与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中国肿瘤基因图谱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数十篇,研究成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

虽然十余个医学奖项在身,但是在回答“如何从一名普通医学生成为顶尖的医学专家”问题时,梁军先在段落开头写道:“顶尖的医学专家不敢当,只能说成为了一个还不错的高年资医生。”

他在文中讲述,他是1978级的大学生,“那个年代大学生很少,毕业工作后,我发现还是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需要充实自己。”于是他又读了研究生,在做研究生课题的时候,他又发现科学研究对未来医学的发展非常重要,不光是临床管理,要善于从临床的普遍问题到科学问题,再进行深入,这是往复循环的过程。所以研究生毕业几年后,他又觉得临床技能、眼界还是不够,接着又读了博士。

“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这不是一句虚话,是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最大的前进动力。”梁军写道,学医真的很累,一生都需要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虽然我已年过花甲,但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依然没变。”

获得不少网友点赞

其中不乏许多专业医学生

梁军的这段自述在网上发布不久,便引得许多网友关注,“如何从一名普通医学生成为顶尖的医学专家”的问题下,他的答案获得最高关注量和点赞量。评论区有一名临床专业的大三学生在看了他的求学自述后,留言道:“膜拜大佬能有这样的求知欲,虽然学习不难但感觉学得好累,我想到之后肯定要考研,可能要考博,还要付出那么多,就觉得心累。”

他所困惑的这一问题,梁军也在文中谈及,在他看来,一个医生的成长是千回百转的。梁军用个人经历说明:“其实我的成长中也有很多困惑、不解,尤其肿瘤专业面对的往往多数的晚期患者,面对患者的离世、面对亲人的离别,心里也很难过,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但也让我更清醒的思考人生,看淡了名利,不断提醒自己回归学医的初衷:做个好大夫,给病人看好病、治好病,病人康复出院,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原文如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