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冰冻人沉睡,丈夫说要等她50年后复活,现在过得怎样了?

长生不老是古往今来许多人共同的愿望,而现在却有人依靠科学上的人体冰冻技术,将这个愿望付诸行动。

我国首例冰冻人在2017年开始长眠,她的丈夫曾经许诺,会等她50年后复活。人体冰冻复活真的可行吗?时隔四年之后,这位冰冻人的丈夫过得怎么样了?

中国首位冰冻人展文莲

中国首例冰冻人

2017年5月8日凌晨4点01分,一位病人的心跳停止了。守护在她身边的冷冻小组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医生很快向病人的体内注入了特殊药物,然后将她体内的血液和水分置换成了冷冻保护剂。接着将病人搬到了冒着寒气的冰床上,等到她的体温降低到零下196℃时,再将病人的身体小心地抬起来,以头朝下脚朝上的姿态,慢慢装入液氮罐中保存起来。

在冰冻手术开始前,她的丈夫告诉她:“你先睡一觉,等50年以后我们就能团聚了。”

冰床

被冰冻的女人名叫展文莲,出生于1969年的新疆。由于父母都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所以她和桂军民(展文莲后来的丈夫)经常在一起玩,两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的他们不出意料地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展文莲,有一个爱她的丈夫,抚养着自己的儿女,一家人相亲相爱。力所能及的时候,他们还会捐款帮助灾区的儿童。这样平淡而幸福的日子,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展文莲与桂军民

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6月,展文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两口子都无法相信这样的结果,他们又到了几所医院进行检查,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是一样的。

2017年年初的时候,病情急剧恶化的展文莲,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也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了。但是在不到50岁的年纪里死去,这样的结果让她难以接受,在不甘的同时,她也感到非常无奈。

展文莲患肺癌

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了,丈夫桂军民内心非常痛苦,经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病房主任看着他痛苦的样子,于心不忍,就跟他讲了人体冷冻手术。心灰意冷的桂军民像是看到了唯一的希望,很快来到了中国第一家人体冷冻机构——山东银丰生命科学院了解情况。

研究人员告诉桂军民,人体冰冻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手术存在很大的风险。

但是桂军民心想:“冷冻后即便没能复活,最坏的结果也只是火化。我当然要选择可能性更大的。”

他不愿意放弃这唯一的希望,前前后后总共到研究院去了30多次。尽管随着了解的深入,“复活”的希望从原本的万分之一变成了万万分之一,桂军民依然决定搏一把。

但是,人体冷冻的费用十分高昂。

据银丰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光是保存身体用的液氮罐就要40万,而那台先进的降温床造价更是达到上千万。加上每隔不到半个月就要换一次液氮,每年光是液氮的花费就至少在5万元左右。这哪里是一个普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

好在考虑到展文莲将成为“国内冷冻第一人”,银丰决定免除她的手术费。

医生在换液氮

人体冰冻手术风险有多大?

似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只要把病人放进“冰箱”,等50年以后再取出来她就复活了。

毕竟从理论上讲,当生物体温可以保持在绝对零度,也就是-273℃ 的时候,一切生命活动都会静止,就相当于这些生命的时间被冻住了。不管过去多久,只要再从绝对零度中恢复到正常的温度,生物就可以接着活蹦乱跳了。这不就是变相的“长生不老”吗?科幻电影里面这样“一梦千年”的场景我们见得多了。

不幸的是,这不过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罢了,真实的冰冻手术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在做冰冻手术的时候,必须要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体征。

在展文莲去世的时候,银丰团队已经在她的病床边等候了近40个小时。

当她的心脏停止的时候,所有人立即行动了起来,因为这个时候,病人的心脏和大脑还能够维持短暂的生命活动。医生很快向病人的体内注入了特殊药物,防止大脑缺氧和心脏功能受损。

为病人注射特殊药物

这样以后,手术才算正式开始。医生会通过动脉插管和外部用体外循环机,维持病人的血液流动和器官功能,从而将她体内的血液和水分替换成冷冻保护剂。

这么做是因为在低温下,人体内血液和细胞里的水分会凝固结晶。而组成人体的细胞会被尖锐的冰晶刺伤,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细胞被冰晶包裹

例如,被冷冻的仓鼠大脑,在出现60%结晶的情况下,可以被正常唤醒,且不会对大脑产生多少不良影响。但这些仓鼠的身体器官,却遭受到了较大的损害,无法长期存活。

所以被替换进人体内的冷冻剂虽然会随着温度的降低凝结成固体,却不会结晶对细胞造成伤害。

做完这一步,病人还不算真正的“冰冻人”,因为此时的温度还不足以让展文莲的生命始终停留在49岁。在正常的体温状态下,我们身体里的各种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很快,细胞的活力会随着年龄变大越来越弱,各种器官也开始衰竭,这就是衰老和死亡的本质。

但是,通过特殊的冰床,就能让体温降低到-196℃的极低温状态,最后再装进高4米,容积2000升的液氮罐里,让人体维持在这个温度。因为这样的低温可以极大延缓细胞衰老的速度,在这里,一个细胞完成新陈代谢将需要2400万年时间。沉睡的生命似乎只需要慢慢等待50年后,睁开眼迎接新世界就可以了。

液氮罐

解冻遥遥无期

然而,在冰冻手术结束后,解冻的难题反而更大。在目前已知的300例冰冻人中,还没有一例被成功唤醒过。

比如在1967年,世界首例冰冻人詹姆斯·贝德福德在患肾癌后选择将自己冰冻50年,期望通过未来科技将自己解冻并治愈。

但是由于贝德福德只支付了50年的费用,而且也没有子孙为他续费,因此在2017年冷冻公司宣布对贝德福德进行解冻,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关于他复活的消息,他的求生之路或许已经以失败告终了。

世界首例冰冻人詹姆斯·贝德福德

而作为我国首例冰冻人的丈夫,桂军民依照习俗为展文莲造了一座衣冠冢,也举办了葬礼。

但他坚持不给展文莲立墓碑,也从来不烧纸。在他看来,立碑、烧纸是给死人的,而妻子只是睡着了。

妻子刚离开的前两年,桂军民曾一度陷入了颓废。除了上班和吃饭,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对着妻子的照片自言自语。

甚至还跟儿子说不行就将自己也冰冻起来,等到50年后,将两个人一起解冻。

但是展文莲的冰冻费用都是冰冻公司出的,如果桂军民想要冰冻,他们能付得起这么高昂的费用吗?

好在,如今桂军民的心态已经平和了许多。或许他早就知道,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想要唤醒冰冻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初所谓的冰冻人“复活”不过是一种制造希望的手段罢了,这种希望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他们觉得就这样死并不值得。

相反,如果自己的遗体能够为冰冻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也算是死得其所了。而且冰冻技术并不只是用来让人“穿越”和“复活”的。多数情况下,去除疣,痣,皮赘等病症都可以使用冰冻技术。

而它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治疗内部肿瘤,其内科治疗领域包括前列腺癌,肝癌以及宫颈疾病等。再等个20年,说不定哪一天人类真的可以“永生”了,也说不定呢?

去年6月,桂军民的一个学生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

对于对象,桂军民只有两个要求:第一,能照顾他;第二,能理解他对妻子的执着。

两个人现在正在磨合阶段,相处得不错,未来也有可能结婚,一起相守到老。

对此我倒觉得很正常,毕竟时间和距离对记忆和感情的消磨,不是人类能够抵抗的。不要说展文莲很难在50年后复活,即使她活下来了,她的意识是否能够完全恢复,年纪相差50岁的夫妻二人如何一起生活?这些现实的伦理问题依然需要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研究解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