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打坐~第70章(上):圣人心源 | 点亮七盏灯1:毅力灯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

今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第七十章《圣人心源》;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请记得,在静坐的过程中可以用“抱一、柔弱、观照、无为、为雌、无知”的心法来随时觉知自己的状态。

昨天,我们简要介绍了“人体的七大能源中心”,也是人体中的七盏灯。从今天开始,将逐一为您分享点亮七盏灯的心法。

点亮七盏灯就是老子所说的“用其光,复归其明”的内修方法。

但您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这不能以猎取神通为目的。

确实,修到一定程度的人会出现看得到、听得到等功能,但这并不能代表他的生命自在通达了。

’有了功能,更要在亮化品质、提升心性上深入内修,因为探知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宇宙的深奥,所以修无我无名的信念应该更加坚定。

否则,若用这种光明去彰显自己、求名求利,光明瞬间就会转为黑暗

鰰通本身没有属性,唯有心能赋予它方向。

一旦执着于功能,就会被功能限制;如果越级求取,往往会导致内心失衡、生命失控。

这就像上当一样,当您内心有贪欲时,才会给骗子可乘之机。您若无欲无求,谁都不可能伤害您。

实际上,那些不在意鰰通,而是在“我知道、我行动、我坚持”方面勇猛精进的人,才是最高的合道修行。

正道的修行,都是为了累积玄德,水涨船高时,一切自然水到渠成。这就是大道“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力量所致。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人体七大能源中心的第一盏灯:毅力灯。

“毅力灯”处于人体的下丹田,散发红色的光芒。要点亮这盏灯,唯一的方法就是持之以恒地下笨功夫

您知道人类最大的“武器”是什么吗?就是豁出去、干到底的毅力。

任何事情,坚持了,就是神话;放弃了,就是笑话。这个道理听起来简单,但很多人做不到:他们往往在有限的人生里,不断地选择和不停地放弃……

所以,老子说:“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意思就是,这样的人做起事来,不能一门深入地持久坚持,所以不容易成功。

其实,成功的路径并不复杂,不过就是把简单的事重复做,把重复的事用心做;把用心做的事持续做,做到炉火纯青、心无旁骛,直到成为这件事上的专家。

当您投入了比所有人都多的生命和心神在这上面,到时候,您想不成功都不行了

有毅力就是肯下笨功夫。

比如,学习好不是靠聪明,而是十年寒窗,夜夜苦读;身材好不是靠节食,而是健康作息,天天锻炼。

修行也一样,根器再好的人,不靠每天一点一点累积玄德,想一朝顿悟是不可能的。

笨功夫之所以显得笨,就是因为不能立竿见影,而需要厚积薄发。但聪明人总想走捷径,没有耐心静待花开,一旦看不到回报就想换条路试试。

所以,虽然很多人想修行、想到彼岸,但一辈子都在找船,而从不上船。那就太可惜了!

毅力是一把破开屏障的利刃。

修毅力,就是守愚,就是坚持。确实,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大地中,培育出怒放的玫瑰。

此时,如果您觉得前路迷茫,您只要确认自己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满足三个条件:

  • 第一,利他;
  • 第二,适合您;
  • 第三,您能从中感到快乐。

那您就坚持做下去——下笨功夫,用重复累积力量,用数量冲击质量

任何一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有毅力、能持久的修行者。

修行,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走在正道上。所以,

  • 他们永远保持谦和态、精进态、敬畏态;
  • 他们敢进窄门,愿走远路;
  • 他们不争利益而争担当,不争朝夕而争永远;

他们看起来好像笨笨的,但这种守愚才是大智慧。

您只要记得:人生中,好运气从不会凭空而降,它们通常都藏在这股豁出去、拼命干的“毅力”中。

您的毅力,会点亮您的生命。

人要健康长寿,首先精气神要充足。毅力灯在人体的下丹田位置,发出的光是红色的,这里也叫“气.海”。因为,人的元气都储存在这一带。

人体强弱,生死存亡,全赖这股丹田元气的盛衰。所以,练功夫首先要练的就是“气沉丹田”。

不过,点亮毅力灯,不要纯粹依赖功法,而要抓住本源——也就是,在点点滴滴中累积玄德。有大毅力,您事业会成功、生活会成功,修行也一样会成功。因为,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修行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由于篇幅有限,关于“第一盏,毅力灯”就介绍到这里。明天,将继续为您分享“第二盏,定力灯”的有关内容。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七十章《圣人心源》。这一章的原文是: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pī)褐而怀玉。


注:

由于篇幅关系,本文的下篇《第70章(下篇):功德积不住,是因为身上有“漏管”》,将放在下一个文档中发出。敬请谅解。其中含:

    • 第70章的原文讲解;
    • 每章中的三条规律;
    • 本章《道德经》的问道心得等。

更多有趣内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