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夫妻开“寻女手机店”:12年不换号、不关机、不变住址

河南省郑州市三十里铺陈庄村,赫东峰顺梯子爬上房顶,把写有“4578”的日期纸贴在了“寻女手机店”门头显眼的位置。赫东峰望了望头顶的蓝天说,这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年纪再大也要坚持下去”。

他们的女儿赫博文,丢了12年!“13783564648”,这个手机号,夫妇俩没有关过机,不敢关机,“唯恐漏掉女儿的一个消息,害怕哪一天女儿打电话时是别人接的”。

图:IC photo

“寻女手机店”门口,一部手机正进行着直播,在妻子卢丽休息的间隙,赫东峰上前和网友打招呼:“家人们,大家上午好啊,现在我们的战友孙海洋的孩子孙卓已经成功回家了,这给我们家人很大的信心,我想我们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回来的!”

除了夫妻俩的轮换直播,寻女手机店还迎来了由媒体和“网红”形成的“直播热潮”,一上午三拨媒体的到来没有让夫妻俩感到疲倦,中午的一次直播也没有让他们休息下来。

夫妻俩对进入直播镜头很少拒绝,讲述中不时插入女儿的信息和小店的地址、联系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持续关注,因为“通过抖音、快手找到的孩子不少,有人直播家人们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图:IC photo

2009年3月1日,须水老街的手机店里,6岁的赫博文与8岁的姐姐争抢一支红色兔子图画的牙刷,妈妈为了让小姐妹不再争抢,便让赫博文去超市再换一把。超市距离手机店不到10米,卢丽放心地让女儿一人前往,还嘱咐女儿如果钱不够自己回头再去超市补上,她“眼看着女儿蹦跳着出了门,却没有看到她回家”。赫博文排行老二,家中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爸爸赫东峰曾是一家医院疼痛科的医生,当年为了和妻子分担照顾三个孩子,辞职后在须水老街开了这家手机店。

女儿丢失后,赫东峰开始疯狂寻找,他找遍城市的每一个小区和村庄,三年后他们将店名改为“寻女手机店”,平日丈夫出门寻找线索,妻子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等平台发布求助信息。“一个人可以转发十个人,十个人可以转发百个人,一百个人可以转发一千个人,互相转发来扩散信息!”“12年来,孩子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帮助我们吗?”卢丽说,12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须水镇历经多次改造、拆迁,夫妻二人在寻觅中经受着岁月煎熬,赫东峰放弃了医生梦想,只是和妻子守候在手机店,期盼女儿哪一天突然出现在眼前。

图:IC photo

为了找到女儿,这么多年夫妻俩没有换过手机号,住的地方也没有敢搬,小店换新址也会在直播中不断提醒重复,卢丽说:“博文是在这儿丢的,我们要是走了,她可能就找不到家了。”

“你离开家后,咱家的手机号一直没有变过,13783564648,没有关过机、不敢关机,唯恐漏掉她的一个消息,害怕哪一天博文记住这个手机号的时候,打的电话是别人接的,担心孩子回来找不到我们。”她每天都要一点点回忆,重复手机号和住址、述说女儿儿时玩伴的名字,希望失踪时已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会想起曾熟记的手机号。

赫博文的姐姐已经上了大三,她想起妹妹时总是偷偷哭着想“如果妹妹在家,也该上大一了”,上高中的弟弟周末回来刷抖音、快手,看到别人家团圆的场景,也会问妈妈:“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多年的寻找和思念让卢丽的一头黑发变成了白发,她每次看到寻亲的“家人”找到走失的孩子,既为他们的团聚感到高兴,又会觉得自己“无能”,没能让孩子早点回来团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