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家风家训】五松朱氏:敦亲睦族 崇德向善


敦亲睦族

崇德向善



五松朱氏,溯源可至朱茶院。朱氏一个分支不知何时迁居歙县黄墩,唐天佑年间(905-907),族人朱瓌又名朱古僚依歙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戍守婺源,民赖以安,子孙因家婺源,任职制置茶院,称茶院公,成为铜陵五松朱氏世系一世祖。1356年,元代至正年间,其十六世朱钟携弟朱镛,自婺源迁居铜陵县治之西,建立朱家社,成为迁铜始祖,至今已历60余年。朱镛后卜居栖下,今铜官区西湖镇境内。

△西湖镇

另一朱氏迁铜始祖为朱相七。据其宗谱记载,朱氏四十一世朱常担任新安令,家于此。唐代改称歙州,新设立婺源县。五十三世朱亨卜居婺源。五十七世朱若麟在宋代初年(968-975)迁至铜邑(铜陵)之朱村。七十二世朱庆八迁池州西乡。七十三世朱相七在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0)卜居池州府铜陵县江村圩,今之铜陵市铜官区新江村。从朱相七落户朱村起,这支朱氏迁居铜陵千有余年。


家训家规


【孝顺父母】

人生在世上,圣贤皆可作。须从孝上做起,顺上行去。这孝顺二字,是人所最要紧的事。若是人能孝顺就是好人,若不孝顺,便有法惩治他了。

人生世上,是能够修炼成为圣贤的。要成为圣贤,必须从“孝”字做起,向“顺”字走去。这孝顺二字,是做人最要紧的事情。人若是能够做到孝顺了,就是一个好人。如果不孝顺,会有法律来惩治他。

演曰:凡人之身,皆本于父母……孝顺之道,养志为上,顺命次之,养口体又次之……你能孝顺父母,则你的子孙亦能孝顺你,若不能孝顺父母,则你的子孙亦不能孝顺你。今日事父母的,就是他日儿孙样子。凡为人子,当孝顺父母。

演曰:大凡人之身体,都是出自父母……孝顺之道,以颐养父母心志为上,其次是顺从听话,最次是供养衣食……你能孝顺父母的,那么你的子孙也能孝顺你;你若不孝顺父母,那么你的子孙也不会孝顺你。今日你侍奉父母的样子,就是来日儿孙侍奉你的样子。大凡身为人子者,应当孝顺父母。



【教训子孙】

人家子孙,宗支要他接续,家业门户要他承立,养生送死要他周旋。子孙一身,关系非小。为父兄者,必须要教训他,敦请严师,设立规矩,敛其性情,使之知礼识义,士农工商,各归一业,这才是个好人。

人家做子孙的,宗族支系需要他接续,家业门户需要他继承支撑,养家糊口、为父母送终需要他周旋。身为子孙,责任重大。作为父兄,必须教育他们,诚恳邀请要求严格的老师,设立规矩,收敛性情,让他们知礼识义,从事士、农、工、商中当中的某一行业,这才是一个好人。

演曰:子孙是祖先的血脉,传下的祖宗坟墓,靠他祭扫;自己年老,靠他供养;千百年宗祧,靠他传之不穷。所以有子孙,当教训他……必自幼教他做好人,不可惯他。稍长,择明师、求良友,讲明孝悌、忠信之理,如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时时提醒检点他。

演曰:子孙延续着祖先的血脉,祖先的坟墓靠他们祭扫;自己年老,靠他们赡养;千百年家族世系,靠他们一代代传承。所以有了子孙,应当教育他们……一定要从小教他们做好人,不能娇惯。等到稍微长大,要为他们选良师、择益友,讲明孝悌、忠信之理,讲明如何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睦乡里,时时加以提醒、点拨。



【各安生理】

“生理”二字,“生”即是营生之“生”,“理”即是天理之“理”。顺理营生,头头是道。凡人只要存个天理良心,士、农、工、商,都要安自家本分,这才是个好人。

“生理”二字,“生”就是“谋生”之“生”,“理”就是“天理”之“理”。顺着天理谋生,就是人间大道,条条通罗马。大凡每个人只要有一颗天理良心,从事士、农、工、商,都能安守本分,这才是一个好人。

演曰:人莫不欲生,有生计,有生理。在理中行,则为生路;在理外行,则为死路……须要孝顺父母、尊敬为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如此者:念念做好人,步步行好事;其治生时,理当行则行,理不当行则不行;其取钱时理当取则取,理不当取则不取。

演曰:人没有不想活着的,活着就要有谋生之计,有谋生职业。遵循公理行事,则是生路;超越公理行事,则是死路……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睦乡里、教训子孙,这样他们就会念念不忘做好人,步步相随做好事;谋生治业时,应当做合乎公理的事,不做不合乎公理的事;收钱的时候,只收应当收取的钱,不收不应当收取的钱。



【毋作非为】

凡人做那不好的事,便是作非为。试看世上的人,哪个没有良心天理?只因后来或为物欲遮蔽,或为嗜好牵引,不肯学好,作那不当为的事了。你一作那不当为的事,一旦发露,便有法惩治他了。

凡是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便是胡作非为了。试看世间上的人,哪一个没有天理良心?只因后来或被物欲蒙蔽了眼睛;或被不良嗜好引上邪路,不肯好学,干出一些不该干的勾当。而一旦暴露,就有法律来惩治他了。

演曰:非为者,非礼非法而妄为之也……你我在家,凡孝顺事当作之;其忤逆父母及玷辱父母即自忖,此非孝顺,乃是非为,戒而莫作。凡尊敬长上事当作之,其违犯教令、得罪长上即自忖,此大不敬,乃是非为,戒而莫作。凡和睦乡里的事,当作之,其利己损人有害于乡里即自忖,此非和睦之道,乃是非为,戒而莫作。凡教训子孙事当作之,其坏家道、随子孙游荡及欺凌卑幼即自付,此非教训意,乃是非为,戒而莫作。凡安分生理事当作之,其有分外侥幸、设计骗财即自忖,此非我生理,乃是非为,戒而莫作。

演曰:非为,就是非礼非法,恣意妄为。我们在家,凡是孝顺的事情就应当去做,而对于忤逆顶撞父母、辱没父母的事情,则要反思、琢磨,这类事情不是孝顺,而是非为,切记不要做。凡是尊敬长辈的事情就应当去做,而那些违背教导、得罪长辈的事情,则要反思、琢磨,这是大不敬,是非为,切记不要做。凡是和睦乡里的事情就应当去做,而对于那些损人利己、有害乡里的事情,则要反思、琢磨,这不是和睦之道,是非为,切记不要做。凡是教育子孙的事情就应当去做,而对于那些破坏家规、放任子孙游手好闲以及欺凌弱小的事情,则要反思、琢磨,这不是教育的本意,是非为,切记不要做。凡是安守本分谋生的事情就应当去做,而对于那些超越本分干出侥幸、取巧、骗财的事情,则要反思、琢磨,这不是我谋生之道,这是非为,切记不要做。


人物介绍


朱农(1917-2012)

铜陵市铜官区西湖镇(原铜陵县栖凤乡朱家嘴)人,曾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39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曾担任中共铜陵县栖风乡中心支部书记、铜陵敌后县委书记、安徽省沿江中心县委书记兼铜(陵)青(阳)南(陵)县委书记、江西省上(饶)开(化)德(兴)玉(山)工委书记等。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书记、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高级监察专员、中央监察部监察司司长、中央内务部城市福利司司长。1965年起任中共芜湖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兼院长等。1982年起任第四届、第五届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资料来源:《铜陵家风家训》

图文整理:枞阳县纪委监委

图文编辑:祖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