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叶晓明从格律诗公司退出后,结局怎么样?有没有得精神绝症

在电视剧天道里面,音乐发烧友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人请丁元英策划格律诗音响公司,结果因为与乐圣的官司又退出了格律诗公司,成为丁元英口中所说,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又掉下去的人。

韩楚风对这种人也评价道: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陷了一截。

在电视剧最后,格律诗胜诉,冯世杰会重新入股格律诗,然后爬出井口。

刘冰拿着丁元英给他的假文件去作死,又是找乐圣谈判又去威胁欧阳雪,结果社死了,自觉翻身无望,从楼顶一跃而下。

只有叶晓明从公司退出后,便没有了下文。

芮小丹曾经问丁元英,你怎么看待叶晓明这个人?

丁元英回答,叶晓明是个聪明人。潜台词就是,这个人很有头脑,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叶晓明第一次见到丁元英,是跟着芮小丹去看音响的。

凭借着丁元英的音响,功夫茶具,电脑这些东西,他判断出丁元英是一个高人,然后告诉了冯世杰。

为什么要告诉冯世杰?

叶晓明的音响店要关门了,以后如何谋生恐怕还不知道呢。他知道冯世杰想带领王庙村脱贫,既然脱贫就肯定要做点事情。他想搭着冯世杰的顺便车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有人可能会疑惑,他自己去找丁元英不就行了,为什么要找冯世杰?

叶晓明的精明就在此,如果他去找丁元英,请客送礼吃饭三件套,那样不得花钱?告诉了冯世杰,冯世杰给王庙村办事,让叶晓明花钱不合适吧。

芮小丹和丁元英去叶晓明音响店取唱片时,冯世杰找茬碰瓷丁元英后,非要请丁元英吃饭,后来芮小丹便也请上了冯世杰。叶晓明赶紧说:我店里走不开,就不去了。

试想,都要倒闭了,还有什么走不开的?真正原因,怕是到了饭店需要付账,不付账不仗义,付了账肉疼啊,索性还是不去了。

他知道,即使冯世杰攀上了丁元英,最后也少不了他叶晓明。

后来的走向也的确朝着叶晓明的推测发展,丁元英答应了冯世杰,为王庙村做点事情。

而冯世杰,得到消息后也是第一时间去找的叶晓明,然后两人又一起去找丁元英。

格律诗成立后,矛盾就出来了。他们不能理解丁元英的布局,冯世杰与刘冰对公司发展方向没有概念,说不出看法。但是叶晓明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就想踏踏实实做机柜,一步一个脚印去发展,关于申请专利,参加音响展,音箱测评,寻找欧洲代理这些纯粹是劳民伤财,没必要。

但是控股权不在他手中,他只能表达一下不同意见,最后还得执行。

除了这些,在北京租的门店也不符合叶晓明的想法,觉得又贵又不实用。不过这些都还可以接受。

直到格律诗突然大幅降价,矛头直指乐圣,叶晓明不干了。如果没有欧阳雪控股,叶晓明直接就会抛弃丁元英。

他认为,林雨峰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人,丁元英剑指乐圣,绝对是找死。丁元英找死,他们还得作陪,叶晓明肯定不能答应。

还有一点,他与乐圣公司的于志伟是老相识,乐圣集团卖给格律诗套件给的优惠幅度很大,这都是看他叶晓明的面子。

丁元英这样做,是陷他叶晓明于不仁不义的境地。这时候,叶晓明是怎么看丁元英怎么不顺眼了。

可是格律诗是叶晓明的未来,只要格律诗能发展,叶晓明就不会离开。问题是欧阳雪只听丁元英的,丁元英他也赶不走,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降价!

然后,格律诗一战成名。乐圣起诉格律诗索赔600万,这次叶晓明真的不能忍了。

丁元英是“崽卖爷田心不疼”,自然不能和他商量,欧阳雪只听丁元英的,怎么办?

只能联合冯世杰,他们三人一起逼宫欧阳雪,去求和。

叶晓明成功了,欧阳雪答应去求和。可是叶晓明算准了欧阳雪,却没算到林雨峰。林雨峰是要吃掉格律诗的,拿10万摆平600万?别逗了!

求和失败,三人执行叶晓明定的B计划,退股。

退出了股份,从此相忘于江湖。可是刘冰却留在了公司。

刘冰拿到伯爵的收购意向书后,给叶晓明打电话。叶晓明虽然不甘心,但是他很清楚,再去找没意义,只能是自取其辱,自己要求的退股,自己签名按的手印。谁也没逼你,你去闹,有人搭理你吗?

于是挂断了刘冰的电话。

叶晓明患上精神绝症了吗?

我的看法是,没有。

叶晓明开音响店的时候,和乐圣的经理于志伟他们就熟,到北京进货少不了打交道,难免见识些花花世界。这些从他请于志伟和赵忠涛吃饭的时候能看出些痕迹。

玩音响的,除了发烧友,还有就是有钱人。叶晓明曾说,古城万元级音响的玩家不到二十个,这些我都认识。这些都说明叶晓明是有些见识的。

在北京格律诗,叶晓明作为公司的总经理,虽然难免得意,但是总体还是称职的,比刘冰要高出几个段位。

从井口掉下去一次和两次,也就那样了。第二次摔的可能狠一些,毕竟有了抵抗力,不至于像刘冰一样乱了心智。

叶晓明离开格律诗后,见到格律诗的崛起,肯定会有悔恨与不甘心。但是以他的头脑,应该能吸取点教训,从而有所成长。

肖亚文跟丁元英做了一年助理,都有那么大的收获,叶晓明跟着丁元英实际操盘了一次,收获也不会太小。

叶晓明离开后,大概率还会做一些小买卖。还有一种可能,叶晓明会加入王庙村,要么做一名技术员,要么独自承包一部分生产任务。

总之,衣食无忧问题不大。有了前面的经验,未来爬出井口也不是不可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