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服务行业研究:创新研发领域基石,产品力铸就高护城河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伍云飞,方程嫣)

1 生命科学服务:医药创新研发基石,市场持续扩容

创新研发全流程参与,产品种类极多

科学服务是创新研发的上游,细分领域众多,产品种类丰富。科学服务是为从事科学研 究的公司和机构,提供从科研工具到技术服务的行业,其上游供应链主要包括化工原料、 生物原料、生产设备、包装耗材等,下游客户群体主要包括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制 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

药企是科研经费投入的主力军。以 R&D 经费投入口径统计,生物科技和制药公司是科 研经费投入的主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全国 R&D 经费共计 2.44 万亿元, 其中药企经费占比达 76.6%,政府属科研机构占 14.0%,高等院校占 7.7%。


根据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可将生命科学服务市场分为科研试剂、实验耗材、实验仪 器三大类:

1) 科研试剂行业:产品种类繁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市场稳步扩容。据弗若斯特沙 利文统计与预测,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从 2019 年的 175 亿美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231 亿美元,CAGR(2019-2023E)达到 7.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有 TCI(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阿拉丁、泰坦科技、优宁维、百普赛斯、义翘神州 等。

2) 实验仪器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市场空间巨大。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统计, 全球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将从 2019 年的 939 亿美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244 亿美 元,CAGR(2019-2023E)为 7.3%。行业内的主要企业有安捷伦科技、珀金埃尔 默、岛津、莱伯泰科等。

3) 实验耗材行业:多为实验仪器进行配套服务,行业增速较快。据大连医科大学研究 者统计,全球生命科学实验耗材市场规模将从 2019 年的 387 亿美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678 亿美元,CAGR(2019-2023E)高达 15.0%。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包括康 宁、洁特生物等。

由于下游客户对一站式采购的需求显著,多年来通过并购整合也形成了部分一站式综合 服务提供商,如: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丹纳赫、默克等,可以提供从试 剂、耗材、仪器设备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全品类一体化服务。


科学服务各细分子行业盈利能力相近,生命科学试剂毛利率明显偏高。作为产品及服务 提供商,多数细分子行业公司的毛利率集中在 40%-6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生命科 学试剂类产品由于其技术难度大,行业壁垒高,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科技创新驱动科学服务市场稳步增长

全球研发投入稳步提升,强度呈提升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研发投入经费由 1996 年的 8289 亿美元稳步增长至 2018 年的 18678 亿美元(CAGR 为 3.8%)。研发投入经 费在 GDP 中占比也由 1996 年的 2.0%增长至 2018 年的 2.3%。

全球科学服务行业仍呈现较分散的格局,后来者有望通过差异化竞争突围。2018 年,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三大巨头赛默飞、丹纳赫、默克营收合计 618 亿美元,仅占当年全球 总科研经费的 3.3%,分散的竞争格局使得后起之秀仍有望凭借差异化竞争提升市占率, 从而获得超越行业的成长。


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快速增长,试验发展支出占比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科 研经费投入由 1995 年的 349 亿元稳步增长至 2020 年的 2.44 万亿元,CAGR 高达 18.5%,增速远超全球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中,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在总经费中的占 比不断提高,由 1995 年的 68.4%提升至 2007 年的 82.0%,并在 2007 年后稳定在 80% 以上。

中国科研经费投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对全球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及中国创新驱动发 展政策分析,可知中国科研经费在规模层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中国单位科研成果平均投入仍有较大提高空间:中国单位科研文章/专利的平均投 入为 15.7 万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8.5 万美元;

2) 政策推动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提升:2018 年,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在 GDP 中的占比为 2.2%,距离全球平均水平 2.3%及美国的 2.8%仍有一定差距。2016 年,国务院印 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到 2030 年中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 列,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2.8%。以 2020 年中国 GDP 口径静态测算,到 2030 年中国科研经费将实现约 4000 亿元的增量。(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赛默飞世尔:一体化成就龙头地位,产品力铸就高护城河

科学服务的发展与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息息相关。纵观行业近 12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行业萌芽期(1900-1960 年):近代科学逐渐过渡到现代科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和 规范的实验体系逐步建立,催生科学服务行业萌芽,Fisher Scientific、Sigma、 Aldrich、Thermo Electron 等行业内知名公司均在此阶段成立;

2) 高内生增长期(1960-2000 年):二战后全球经济迅速复苏,加之苏美冷战中科技 实力的竞争,推动科学服务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内多个公司在此阶段实现高内生增 长,Aldrich、Sigma、Thermo Electron、Danaher 等公司均在此阶段上市,但在该 阶段末期,行业内生发展遇到瓶颈,增速开始出现下降;

3) 兼并收购期(2006 年至今):Thermo Electron 与 Fisher Scientific 的合并开启了科 学服务行业的并购时代,行业内公司通过并购获取新的增长动力,行业格局逐渐集 中。

兼并收购催生行业第二增长曲线。经历 2000-2005 年内生增长瓶颈期,各大企业开始通 过积极并购谋求发展。2006-2020 年,以赛默飞、丹纳赫和默克等为代表的 8 家公司共 进行了超过 450 起并购,从而带动营收重新高增长。


兼并收购推动行业整合,催生一体化龙头。在行业发展初期,多数公司专注于某一细分 领域,规模较小,业务结构较单一。兼并收购的过程推动行业格局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 大量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中小型公司被收购,造就了赛默飞世尔科技、丹纳赫、默克等一 体化龙头。

在此过程中,赛默飞以高营收增速、高 ROE 领跑全行业。比较科学服务行业的数个头 部企业 2005-2010 年间和 2011-2020 年间的业绩情况可以发现,赛默飞在兼并收购的 过程中获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具体表现为:1)2005-2020 年,赛默飞的营业 收入复合增速高达 18.2%;2)赛默飞的 ROE 由 2010 年的 7.0%提升至 2020 年的 20.3%。高内生增长造就公司市值领跑全行业,从 2005 年行业排名第五的 49 亿美元, 一跃成为行业排名第一的 1848 亿美元(以 2020 年年末市值口径计算)。

卓越的产品力奠定龙头地位

赛默飞世尔科技是一家科学仪器、试剂和耗材以及软件服务供应商, 业务覆盖范围广泛。公司当前的主营业务可以分为四大板块:

1)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提供生命科学的试剂、仪器和耗材,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新药 和疫苗的发现与生产,该板块包含生物科学、遗传科学、下一代测序、生物生产四 大业务。

2) 分析仪器:提供用于实验室、生产线、测试现场的仪器、耗材、软件和服务,包含 色谱和质谱、化学分析、材料和结构分析三大业务。

3) 专业诊断:提供诊断测试试剂盒、培养基、仪器等相关产品,包含临床诊断、免疫 诊断、微生物学、移植诊断、医疗保健市场渠道五大业务。

4) 实验室产品和服务:提供用于样品制备和存储的试剂、耗材、设备和服务,包含实 验室仪器耗材、实验室化学品、研究与安全、制药服务四大业务。


重大重组实现品类扩充,渠道共享,实现一加一大于二。公司发展的历史上经历过一次 较大的重组,即为 2006 年 Thermo Electron 和 Fisher Scientific 的合并。合并之前, Thermo Electron 主营分析仪器;Fisher Scientific 主营实验室试剂耗材,并且在渠道方 面具有较大优势。合并之后,由于下游客户重叠度较高,两家公司实现了产品互补、渠 道共享的协同效应,物流、采购、销售上的协同为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和费用。

合并后,公司实现快速稳健成长。2020 年,赛默飞实现营业收入 322 亿美元,同比增 长 26.1%;实现净利润 63.8 亿美元,同比大增 72.5%。2007-2020 年间,公司营收 CAGR 达到 9.6%,净利润 CAGR 高达 17.8%。

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20 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 49.7%和 19.8%,较 2007 年分别增长 10.6 pct 和 12.0 pct。公司的 ROE 也从 2007 年的 8.3%提升至 2020 年的 20.3%。


我们认为赛默飞世尔科技实现高速发展可以归因于其持续增强的产品力,具体表现为: 1)拓展宽度,满足一站式需求;2)深挖纵深,强化产品生命力;3)聚焦优势业务, 提升盈利能力。我们将在下文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

拓展宽度,满足一站式需求

重视自研,持续高研发投入。2020 年,赛默飞世尔科技研发费用高达 11.8 亿美元, CAGR(2010-2020 年)高达 15.2%,超过同期营收增速(2010-2020 营收 CAGR 为 11.6%)。高研发投入为公司紧跟科技前沿、持续推出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稳定增长的现金流为并购打下坚实基础。除自研外,公司还通过并购扩充产品线,而公 司良好的现金流情况为后续的兼并收购打下坚实的基础。自 2006 年 Thermo Electron 和 Fisher Scientific 合并后,公司现金流稳定快速增长,CAGR(2007-2020)达到 13.5%, 2020 年公司自由现金流为 68.2 亿美元。(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兼并收购扩大产品覆盖面。自 2006 年 Thermo Electron 和 Fisher Scientific 合并后,公 司开展了大规模的兼并收购。从 Bloomberg 可追溯的数据来看,2011-2021 年间公司在 并购方面的花费年均超过 50 亿美元。

典型并购如:2013 年收购 Life Technologies 后公司进入高通量测序领域,2016 年收购 FEI 后公司进入了电子显微镜领域,2017 年和 2021 年收购 Patheon 和 PPD 后公司开 始在 CDMO 和 CRO 赛道布局。

经过内生研发和外延并购,产品线不断齐全和完善。对比 2011 年和 2020 年公司业务 可以发现,公司大规模扩充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及实验室产品和服务两大板块产品线,对 分析仪器和专业诊断业务也进行了小规模的补充和更新。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公司通过对产品管线的不断拓宽与补齐,打造了全流程、全品类 的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自身实现多业务板块和多产品种类之间的协同。

1)多业务板块协同:科学研究过程中各实验之间有显著的连续性,以蛋白质科学的研 究流程为例,蛋白的表达、纯化和检测是一套完整的流程。公司可以提供蛋白质科学研 究的全流程产品,这些产品涵盖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分析仪器、实验室产品和服务三大 业务板块,实现了多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发展。

2)多产品种类协同:以冷冻电镜的使用及相关实验为例,单一实验步骤中的试剂、仪 器、耗材需要配套使用,仪器的投放可以带动客户对试剂、耗材、软件和服务的需求, 不断提高客户粘性,打造闭环生态圈。

深挖纵深,强化产品生命力

紧跟科技前沿,产品持续更新换代。以 PCR 为例,该技术兴起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公 司在 1987 年便上市 TC1 DNA 热循环仪,实现产品快速跟随。在随后的 30 年中,公司 进行了 10 次以上的产品更新迭代,有效地满足了客户需求,增强了产品生命力。

聚焦优势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业务结构经历了长期的调整和演变,优化逻辑可以总结为:持续聚焦主业,突出优 势业务,提高盈利能力。

持续聚焦主业。与 Fisher Scientific 合并前,Thermo Electron 的业务主要分为六大板 块,而这六大板块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协同性。1998 年,Thermo Electron 开始调整公司 架构,2000 年,公司宣布将专注于实验仪器领域。2006 年,与 Fisher Scientific 的合 并扩充了公司实验室产品和服务板块,形成了公司当前业务的主体结构。

剥离非主线业务,保持高效发展。在优化业务结构的过程中,公司逐步出售了非四大板 块相关的业务及部分主线业务中盈利不佳的板块,保持了高效发展。

突出高增长业务。与 Fisher Scientific 的合并后,公司加速扩张,并在此过程中调整业 务主线,2011 年将毛利率较高的专业诊断业务板块独立升级,2014 年将毛利率较高的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板块独立升级,以加强对这两个业务板块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调整,公司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迅速,盈利能力大幅提升:1) 营收端:生命科学解决方案营收占比由 2012 年的 5.1%提升至 2020 年的 34.9%;2) 利润端:生命科学解决方案的毛利率由 2012 年的 23.5%提升至 2020 年的 50.2%,盈 利能力显著提升,在毛利中占比也由 2012 年的 6.5%提升至 2020 年的 63.9%。


2 国内企业:差异化提升产品力,高增长可期

国内科学服务企业尚处发展初期,潜力十足

国内科学服务企业尚处发展初期。我国科学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目前以中小型企业 为主,成立时间较短,营收规模较小,仅能专注于试剂、耗材或者仪器设备中的某一类 产品。比如,阿拉丁专注于化学试剂的销售,洁特生物专注于生物耗材的销售,优宁维、 义翘神州、百普赛斯则为生物试剂供应商。

国内科学服务企业占据较少的市场份额。以实验试剂的销售为例,根据“高校院所实验 室及需求分析与管理研究”项目调研发现,在国内科研试剂市场,国产试剂的市场份额 只占 10%,仍有 90%的市场被外资企业占据。


国内科学服务行业技术水平与国外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科学服务行业产品众多,工 艺流程复杂。以科研试剂生产流程为例,涉及到合成制造、分离纯化以及配套的分析技 术、分装技术及环境处理与监测技术等等。对于国内多数科学服务企业,在生产技术、 应用技术、生产工艺方面与国外企业仍存在差距。

差异化提升产品力

参考国际龙头发展历程,我们认为产品力和一体化布局是核心护城河。国内企业仍有望 通过差异化竞争优化产品力,具体表现为:

1)重视研发,扩充品类:为铸就全流程、全品类的一体化产品布局,国内科学服务企业 应重视研发,扩充自研产品种类。就当前已上市的部分科学服务企业来看,多数公司投 入的研发费用呈显著增长趋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代理第三方产品扩充 SKU:丰富的产品种类是打造全流程、全品类一体化产品力的 关键,全球试剂龙头 Sigma-Aldrich 的成功离不开其产品 SKU 数量的显著增长。对于国 内科学服务企业来说,代理第三方产品是快速提高自身产品 SKU 的方式,泰坦科技通 过代理第三方产品,在 8 个月之内实现了 SKU 数量的翻倍。

3)产品配套服务能力:高效的配送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是国内科学服务企业的 一大竞争优势。国产试剂商阿拉丁在华北地区及上海设有全品类仓库,泰坦科技在长三 角地区也建有完善的配送网络,在配送方面均可做到“当日达”或“次日达”。

4)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国产科学服务产品对比进口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对比 Sigma-Aldrich 和阿拉丁的产品价格,前者是后者的 1.7 倍甚至更高。由于科学服务终 端用户中占比较大的药企具有降低成本的意愿,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显著的价格 优势有望加速国内企业占领科学服务市场。


3 重点公司分析

泰坦科技:科学服务一体化平台优势显著

公司提供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耗材和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的一站式服 务。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客户研发准备、研发过程、研发后期及质量控制等科研各个阶段, 下游客户分布于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节能、食品日化、分析检测、智能制 造等各个领域。

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在 2020 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公司仍实现 13.8 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1.0%,2013-2020 年复合增速达到 39.7%;2020 年实现 归母净利润 1.03 亿元,同比增长 38.7%,2013-2020 年复合增速达到 43.8%。同时, 公司盈利能力较为稳定。2017 年以来,毛利率维持在 20%以上。


自营代理共同发力,产品结构完整。为了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良好体验,自设立以 来,公司就采取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在建立 Adamas、Greagent、 Tichem 等自主品牌的同时,还对外销售赛默飞、TCI、Sigma-Aldrich 等国际知名品牌 产品,构筑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增强客户粘性。截至 2021H1 末,公司产品 SKU 已超 过 145 万。

自主品牌逐渐替代代理品牌。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及高研发投入,公司目前高端试剂自 主品牌 Adamas 拥有 3 万余个品种,通用试剂自主品牌 Greagent 也拥有超过 2000 种 产品。近年来,公司自主品牌销售占比不断提升,由 2017 年的 51.2%提升至 2020 年 的 53.6%。


阿拉丁:国产高端试剂龙头初露锋芒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科研试剂制造商,业务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 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同时配套少量实验耗材。

经营业绩亮眼,盈利能力较强。营收端: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迅速,CAGR(2012-2020 年)高达 21.3%。2020 年,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公司仍实现了 2.34 亿元的营 业收入,同比增长 11.7%。利润端:公司归母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CAGR(2012-2020 年)高达 23.4%。2020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74 亿元,同比增长 16.9%。近年来,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 60%以上,净利率维持在 30%以上,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

公司专注于技术研发,掌握多项科研试剂制备核心技术。公司在研发方面持续进行投入, 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包括配方技术、分离纯化技术、高效合成技术、分析技术、包装工 艺等一系列完整技术,不断提高自主产品齐全度和质量。齐全度方面:截至 2021H1 末,公司常备库存产品超过 3.5 万种,质量方面:部分产品纯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先进 水平。


自主电商平台销售模式,用户数量增长直接带来销售额提升。公司自主电商平台创建于 2011 年 6 月,是国内科研试剂行业中成立时间较早的网站之一。其网站不仅能实现品 名、货号、CAS 号、分子结构式等不同的检索方式,还能提供文献查询、相关试剂推荐 等适用于科研人员的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粘性。自 2017 年以来,公司自主电商平台 的 SKU、总订单数、总订单金额、月度活跃用户数、平均用户收入均不断增长。

洁特生物:国内实验耗材领先,发展迅速

公司是从事细胞培养类及与之相关的液体处理类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研发、生产 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培养和液体处理两大类的生物实验室一次性 塑料耗材,并配有少量试剂、小型实验仪器等,共涉及 700 余种产品。

营收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基于公司的高速发展及疫情期间防护用品的火爆销售, 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增 103.6%到 5.04 亿元,营业收入 CAGR(2013-2020年)达到 32.6%;归母净利润同比提高 80.5%至 1.19 亿元,归母净利润 CAGR(2013- 2020 年)达到 36.4%。同时,公司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2015 年以来毛利率维持在 40% 以上。


公司技术水平及质量标准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自主产品研发方面,公司不 断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理念,掌握了一次性塑料耗材生产的核心技术——高分 子材料改性技术和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截至 2020 年末,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 25 项, 实用新型专利 69 项,部分专利已转化为公司产品。同时,公司产品的质量标准已达国 际先进水平。

通过 ODM 扩充海外市场,提升自身质量水平。截至 2020 年末,公司的生物实验一次 性耗材产品对外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ODM 模式 下,公司不断提升自身产品质量,打入科学服务行业龙头公司供应链,主要客户包括VWR、Thermo Fisher 等国际知名企业。同时,能进入其供应链也说明公司产品质量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