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款热门智能电动车辅助驾驶得分公布 谁更胜一筹?

自成立以来,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秉持独立、公正立场,旨在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专业、科学、权威的汽车评价体系,为消费者选车、购车提供放心可靠的参考依据。该评价体系将客观、全面地反映车辆的各方面综合表现,让性能优异的车辆在评价中脱颖而出。


12月29日,中汽测评举办“CCRT辅助驾驶测评解析会”,并公布了六款时下热门智能电动车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详细得分情况。


包括新轻奢:蔚来 EC6、新国潮:小鹏 P7、电动一哥:比亚迪汉EV、老学长:宝马 iX3、热洋货:特斯拉 Model3、弄潮儿:哪吒 U pro。

评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性能表现,测试场景反应中国交通实际,评价车辆在典型生活场景中的预期功能安全水平。其二驾驶员交互,测试场景反应常见误用滥用驾驶行为,评价车辆对使用边界的提醒能力与发生危险场景、误操作行为的风险防控能力。包含了人、车、环境多要素,并覆盖了消费者用车全过程。


六款热门车型的智能驾驶平均得分率为67.2%,只能算中规中矩。其中小鹏P7以83.7%的得分率位列第一。



另外有部分车型提供驾驶辅助类软件选装包,因此也对得到功能升级后的车型进行补充测试,其中蔚来EC6的提分效果最为明显,由原先的21.8%提升至78.7%。


具体来看,性能表现方面,六款车型的得分平均为87.3%(A级划线为88%)。最高的为小鹏P7达到了91.6%,最低的为宝马iX3得分率为81.6%。


驾驶员交互方面,六款车型的得分平均为54.7%(D级划线为60%),难言理想。其中宝马iX3扳回一城得到最高的73.3%。针对驾驶员交互得分低的问题,专家也给出意见,认为这揭示了部分车主“看不懂,用不好”智能驾驶功能的现状。


智能行车方面,六款车型的平均得分率为91.7%(A级划线为88%),表现优异。其中,“热洋货”特斯拉Model3以95.9%的得分率拔得头筹。

对此专家补充道,部分车辆对前车紧急切出避让、前车急减速、前车加塞闯入、二轮车缓行、目标车占道等中国典型驾驶行为的识别与响应存在不足。


智能泊车是时下消费者对于智能车型关注度比较高的其中一个维度。因此本次测试选取日常泊车环境常见的6类大场景进行评价,覆盖水平、垂直和斜向不同的车位形状、空间车位、划线车位不同的车位构造方式。考察标准,可总结为4个“不”——识别准不准、停车快不快、停车歪不歪、停车偏不偏。

而六款车型的平均得分率为65.0%(D级得分为60%以下),相互间的得分率落差大。其中得分率最高的小鹏P7达到了98.1%,而特斯拉Model 3仅为47.8%。


面对国内复杂的道路环境,车型的紧急避险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在此方面,六款车型表现不佳,平均得分率仅为41.5%(D级得分为60%以下)。其中,“热洋货”特斯拉Model3以74%的得分率位列第一。

而在行人横穿场景中,所有车型均有效识别,但均响应过晚,制动力较大,其中,除蔚来、特斯拉有效刹停外,其余车辆均发生碰撞。


此外,还对六款车型的驾驶员监控能力进行测试(包括脱手检测和注意力监测)。

在脱手检测方面,宝马表现出色,以100%的得分率拔得头筹;蔚来、哪吒表现相对较差,在注意力监测方面,蔚来装配了注意力监测功能且表现出色,哪吒装配了相关功能但性能偏弱,其他车型均为配备注意监测功能,易产生依赖智能驾驶的心理,存在安全隐患



最后针对时下的智能驾驶专家也给出了建议。其认为智能驾驶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应坚持审慎、适度原则来选车、购车,这才是安全使用智驾系统的关键。

首先要“听懂”厂家的宣传,要明白厂家的宣传可能会存在“水分”,明确智能驾驶目前仍处于辅助阶段,但还谈不上“自动”的概念。

其次“看懂”厂家的选装包,可以查看权威的测评机构,对选装前后的对比测试,来验证它究竟值不值。

最后就是“学懂”智驾功能的说明书,某些车型在突发情况下的智能表现,达不到消费者预期,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总结


随着辅助驾驶的“装车率”不断提高,辅助驾驶领域也在不断壮大。面对不同车型所搭载的辅助驾驶功能,消费者需要一个权威机构对不同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进行测评,以此来验证它究竟好不好。

而秉持独立、公正立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测试项目足够全面且专业的CCRT就给了消费者一个很好的购车指引。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