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建设项目暨结核病大查房2021总结会”圆满召开

12月28日下午,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建设项目暨结核病大查房2021总结会”顺利召开。项目的实施及大查房的开展对北京胸科医院诊疗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人才教育与培养、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党委书记潘军华,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晓北,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亮,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妮,副院长张宗德,工会主席王丽娟。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相关专家、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各科室医生、进修医生及科研人员。会议由医务处马丽副处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进行致辞,李亮副院长认为我院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及结核病大查房相关工作颇有成效,同时也对未来北京市重点专科项目及结核病大查房提出期望,希望所有胸科人共同努力打造胸科品牌查房,助力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向前发展。

接下来直抒胸“疑”网络合作平台负责人吴西对6次全国直播数据进行总结,网络直播大查房形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为更多年轻医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随后,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建设项目负责人兼结核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唐神结教授做了题为“结核病大查房和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21年总结和2022年计划”的报告。唐主任强调,结核病大查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患者诊疗、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2021年我院共开展39次结核病大查房,其中直抒胸“疑”全国直播6次,病例数达70余例,病例涉及病种39个、相关学科10余个、国家指南规范和共识20余部,联合承办及参与单位20余家,参与的点评专家500人次,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4万余人次,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为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结核病临床诊疗中心,引领国内乃至国际的结核病临床诊疗水平、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结核病研究平台,引领国内乃至国际结核病领域的科学研究,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结核病专科人才培养和规范培训平台,打造国内乃至国际最优秀的结核病人才团队。我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圆满完成了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的阶段性目标与绩效指标,规范了结核病的临床诊疗,开展了结核病诊疗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降低了医疗成本,提升了我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影响效益,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培养了更多优秀的结核病防治人才。


对结核病大查房及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总结后,参会的各科主任对“如何将大查房做成品牌查房”展开热烈讨论,对未来的大查房及重点专科建设均提出了宝贵建议,为北京乃至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献计献策。


结核病大查房评选出了10份优秀病例并给予相应奖励,获奖名单如下:结核一科:李琦、李强;结核二科:吴晓光、聂理会;结核三科:李雪莲、张芸;急诊科:张如云、雷轩;骨科:李元;呼吸科:王佳丽。潘军华书记和李晓北院长为获奖医生颁发荣誉证书。

颁奖仪式后,李晓北院长总结发言中肯定了结核病大查房及北京市重点专科项目取得的成绩,为全国结核病专业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展示了胸科医院的风采。李晓北院长就如何持续引领我国结核病专科发展,怎样把2022年结核病查房做的更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会议最后由潘军华书记进行了总结,潘书记表示,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建设项目取得预期成果和收获,感谢为重点专科及大查房建设付出辛勤努力的院内外专家和同道们,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交代的任务和绩效指标。希望今后在临床上更好完成各项绩效指标,保持并扩大复旦结核病科排名的领先优势。科研上获得1至2项国家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力争获得突破,同时完成重点专科立项课题的有效实施,保持结核病学科科技量值排名的领先优势。认真做好年轻医生、研究生、进修生教育与培养工作,打造我院优秀的青年人才队伍。所有胸科人继续齐心协力总结好昨天,努力好今天,规划好明天,将北京胸科医院打造成为集结核病预防控制、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为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大型专科医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