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如何推杆?一张图演绎高尔夫推杆原理和所有推击要领

高尔夫:如何推杆?一张图演绎高尔夫推杆原理和所有推击要领!

2021宝马锦标赛,延长赛加打了6个洞,加打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坎特利8码鸟推进,德尚博4码鸟没进,比赛结束。每次德尚博都打到旗杆边4码,坎特利一直在救球,德尚博开球距离比坎特利远了30码,德尚博用P杆打170码攻果岭,坎特利要用7号铁打200码攻果岭,每次德尚博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当然德尚博中间有个洞开球下水后打鸟追平坎特利),但是,德尚博4码内推杆就是不进,坎特利8码推杆就是能进,最后坎特利拿了冠军,500万美元奖金到手。

对于推杆,谁也不能说自己完美,谁都会状态好,状态不好,夺冠没什么,一定就是那天运气好,加上推杆手感好,推杆的救球和得分能力都很强,运气也好。

业余球手,应该把40%的练习时间放到推杆上,但是,业余球手基本不重视推杆,就想着拿着一号木抡,就想着一号木打远,打得赏心悦目,而觉得推杆不难,不想花时间(当然练习场也很少有练推杆的地方)。所以,他们失分在推杆上很严重,至少得分能力很差。职业球手7码推进的成功率有接近40%,而业余球手基本是5%(也就是一场球一次都没有)。职业球手3码没进是失误了,而业余球手3码进的成功率只有20%(一场球有那么一次),这也是业余球手很难打红字的原因,因为他们在推杆上花的时间太少了,推杆的得分能力太差了,一场球打鸟太少,出红字就很难(你很难避免一场球不打3到4个+1,职业球员也这样,但他们能推出7-8只鸟)。

不说那么多了,说说推杆吧。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推杆的各种握杆姿势和推杆握把为什么有各种粗细,大家可能没注意,有时间可以去翻看一下。

业余球手推杆比较典型的几个问题:

1、直上直下的推杆。

他们概念里认为要把球直直地推出去,直线的推出去,肯定是最好的。的确是这样,如果你能做到直上直下的推杆,把球直线的推出去,当然是最理想的。所以,他们上杆会把杆头往外引(直上),然后把杆推下来(直下),他们认知里面认为这样是最理想的,能推出直上直下的直线球。所以,他们上杆是封闭的(outside),杆头往后引远离了地面(杆头抬起来了),下杆自然就是左扣的,把球推向了目标线的左侧。越近的洞,越进不了,不说3码,就是1码都会推失,很恼火。

2、推杆用手、不用肩。

这个问题在高差点业余球手中比较普遍。低差点球手,人懒的时候,也会用手推球,毕竟打球是打着玩,认真打球很累(打一场比赛要集中精力就很累),平时打球是玩,不会太认真,有时偷懒就用手推。

“打球无手”,特别是“推杆无手”。一个结论:“不用肩膀摆动推球,用手推球,球很难进洞,哪怕只有1码”,道理后面有说。

3、用推“杆”在“推”球。

这句话,大家要嚼一下才行,推杆好的人应该能理解。“打球无手”、“手中无杆”。特别是推杆,一定要做到“推杆无手”,也一定要做到“手中无杆”。业余球手,他们手中有杆,用杆去推球,想用杆把球“赶”进洞,越短的距离,越出问题,经常下坡2码,推成过洞3码。近在咫尺也“赶”不进去,1码的距离对手都让你推,因为他了解你有一定的概率进不了,你还真没推进,挺闹心的。

4、用上杆幅度去控制距离。

你会说:“废话,打球肯定是用上杆幅度控制距离啊”,“木杆,铁杆,切杆,沙坑杆,哪支杆不是用上杆幅度控制距离的?推杆自然也是用上杆幅度控制距离啊”。那我问你,你用上杆幅度控制好距离了吗?你不还是气得跺脚,你明明是按设定的上杆幅度去控制距离的,结果球就是过洞了3码。你用同样的上杆幅度,推出来的球就是长长短短的,距离根本不一致,不统一。有这感觉吧?!

5、起身、追球、不送杆。

这些是新手的错误,打过一段时间球的人这些问题不太明显,就不说了。为什么不能起身、不能追球、要送杆,后面都会给你讲出道理,你理解了,自然就会去坚定的执行。

推杆要说的东西太多,说起来太累,到时我送大家一本书吧(专门为业余高尔夫球手写的),估计2-3月份就印出来了,这里我只简单讲讲原理,消除你认知中的一些困惑,你理解后,就能融会贯通的去推杆了。推杆是最难打的一支杆,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时间、时间、时间,我们没办法,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因为,推杆系统天生就是不稳定的系统,你要去把不稳定系统弄稳定,就得时间,通过大量的训练去抑制不稳定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起作用,除了时间,别无他法。

推杆系统,与生俱来的存在故障,这个系统天生就是不稳定的,没有故障是不可能的,不可能达到完美!因为,你在对抗物理世界,你在对抗身体结构,你在用不可能去实现可能,你在用有限去逼近无限。所以,推杆,永不完美,永远不可能完美,没有人的推杆是完美的,任何人也无法消除推杆系统中的故障因素,只能尽可能抑制。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理论上,球出去一定是直线击球最好,球被推杆推上力后,受到草纹,坡度的影响,自己拐弯,变线,朝向球洞滚去。所以,理论上,用方正的力去推球,方方正正的把球推出去,是最理想的。如果我们人能站目标方向延长线的球后面,象打台球那样去方正撞球,球出去是直线,这是最好的。所以,德尚博曾经采用了前后马步推法,就是这个理念。但是被美国高尔夫球协会禁止了(也没说什么原因,他也没用手之外的地方接触球杆)。

德尚博的前后马步推杆法,实现直线推球!

所以,现在都只能人站在球后面,平行目标方向,用身体侧面去推击球,这样,你就落入了以有限逼近无限,以不可能去实现可能,而永远不可能的境地。(声明一下,我文中说的都是一般的推杆和一般的推击站位,不涉及长推杆,因为我自己没用过长推杆)。

为什么?下面用一张图演绎高尔夫推杆原理和所有推击要领!


人握着球杆推球,就是一个圆规在画圆


用弧线去逼近直线

就上面一张图,你能读出高尔夫推杆原理和所有的高尔夫推击要领。

图中红线:理想上,你要用直线推击球,把球直直的推出去。

图中蓝线:现实中,人的身体结构,就是一个类圆规(有点肩膀宽度),永远不可能实现直线推球。

推杆,就这么回事。用有限去逼近无限,用不可能去实现可能,自然永无可能。所以,推杆系统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与生俱来的存在故障,与生俱来的不可靠。(幸好推杆还留有一定误差!知道为什么谁都害怕推杆需要直推的时候了吧!)

所以,全世界所有高尔夫球手都在通过各种握杆姿势,各种握把粗细,力争更大程度的实现可靠,但没有绝对的可靠。加西亚换了各种推法,米克尔森也换过,魏圣美更是,都没一个满意的,没一个完美的,麦克罗伊的推杆2码不进的概率很大。

这就是推杆,因为你在用有限逼近无限,用不可能去实现可能,永不可能完美。

从上面图,你自然就演绎出推杆的所有推击要领:

1、杆头轨迹是inside inside。

你杆头的推击线路只能inside inside,不可能直上直下,人的身体结构决定的。很多教练跟你讲推杆路径要inside inside,你还觉得莫名其妙,我直上直下不更好吗?问题是人的身体结构限制了不可能直上直下啊,你要直上直下,就变成了outside inside,自然上杆就扣杆了,下杆的时候自然就左扣了,球推出来往左跑啊。所以,你必须inside inside,才有一丝希望推出来直线球,推击的瞬间刚好杆面垂直目标方向,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想都不要想了,推杆的杆头轨迹一定是inside inside,那是没得办法的事,你要顺应自己的身体结构。

2、推杆要用肩膀推球。

为什么?因为你想推出直线推球啊,想让球走直线啊。如果是个圆规,那么你只有一个点(切点)是可能刚好杆面垂直目标方向的,撞上那个点太难了。但人有宽度,还不是圆规,而是类圆规。所以,如果你能利用肩膀的宽度,那么可以有一小段可以基本接近走直线。所以,杆头轨迹是inside line inside。用肩膀摆动,可以让杆头击球前后走一小段直线,实现直线推球(当然,肩膀摆动也不是绝对的直线,只是肩膀摆动的弧度够大,更接近直线一些)。另外肩膀的力钝挫,有利于球的滚动。

3、推杆要把手腕锁住。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为什么要锁手腕。还是基于推杆原理,理论上你要实现直线推球,让球走直线。而手腕是最灵活的,跟个“万向节”似的,可以360度转,推杆又握在手腕上,手腕又这么灵活,怎么能推出直线球出来呢?所以,一定要把手腕锁住,限制手腕的灵活性,不让手腕有任何的偏转,用迟钝缓慢的肩膀来实现直线推球。手腕天生就是灵活的,你只能尽可能锁住,但是永远锁不住。所以,手感好的那天,怎么推都行,手感不好的那天,你怎么推都没有。手腕上非常非常轻微的动作,球就进不去,相信大家都有的经验。

4、推杆不能有手。

一方面当然是手跟手腕一样,太灵活了,影响直线推球。另外一方面,手上的力是突兀之力,没有轻重,太锋利,施加到球杆上,球就会往前冲,而不是往前滚,距离就失控。另外,用手推球(手上有暗力),球不是滚动,而是滑动加滚动,滑动球很容易就被草纹改变线路了。所以,短推,只要用手推,除了手没有轻重外,球一出去就变线了,球进不了洞,哪怕只有1码半。

5、推杆要腋窝下面不透风。

还是为了抑制手的主动性。如果你腋窝下面透风,手就离开身体了,手就悬空了,它的灵活性就大了,手就有主动的机会了。你肩膀摆动,但手悬空,手自由度大,手就很容易主动,就很容易改变推击线路。所以,要求你胳膊“粘”在肩膀上,肩膀摆动,胳膊跟着摆动,这样,手的自由度小,手主动不了,不容易改变推击方向。

6、推杆不能有杆。

这个好像比较玄,其实也没什么玄的。如果你手中无杆,握好杆后,你就集中精力摆动肩膀上杆,摆动肩膀下杆,手和手腕无暗力,你做推杆摆动动作就行了。其实,打所有球,所有杆,都是手中无杆。只是,推杆这里,手中无杆更重要一些。只要你手中有杆,你就很容易去敲球,用手上的动作去控制球杆、控制杆面,推杆就出故障了。

7、推杆要送杆。

上面图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理想上你要让球走直线,而你身体的结构又注定了不可能。有一小段肩膀,也只是让弧度更大,更接近直线。为了尽可能长一点走直线,你就一定要送杆,不送杆,球很快就变线了,所以,一定要送杆。2-3码推杆时,很多人告诉你把球扔到洞里的感觉,就是强调要送杆。(但送杆不是追球,正常送杆就行)

8、推杆不抬头、不起身、不追球。

道理也在上面的图片中,你起身了,追球了,就不能保证尽可能的直线推球了,你杆面就改变了。不能起身、不要追球,尽可能让球能走一段接近直线的超大弧线。

还有什么推杆要领?不一一说了,反正所有的推杆要领,都在上面的图片中,你在用有限实现无限,你在用不可能实现可能。所以,推杆,你永远不可能完美。接受现实,多去练推杆,把不稳定系统练得尽可能稳定,抑制不稳定因素起作用,把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手腕和手)。手和手腕为什么对其他杆没影响?因为一号木和铁杆许可误差足够大,影响不明显。而推杆,只有1公分的许可误差,甚至更少,推杆要求精确,这个不稳定因素就放大了。

总之,推杆的道“用一切可能,去实现直线推球,让球滚动而不滑动”。(特殊情况比如果岭打孔了,可能需要推滑动球)。让球滚动是因为果岭有草纹,要压住果岭,必须滚动,滑动球在草上滑动,草纹很容易放大改变球的行进线路。

推杆的术,都是基于你身体的本能,因道而生。推杆的术演绎后,都归为极为简单的道。你基于极为简单的道,去生术。

教球,不能以术示人,不能以技巧示人,因为人各有不同,无法临摹。特别是推杆,你根本不能用自己的技巧去要求别人也这样,因为球场上,各种各样的推杆方法,有推弧线球的,有敲球的,有拨球的,有推球的,有拉球的,各种各样的推法,大家习惯了,自己能推好就行。推杆是典型的“以无法为有法”。

推杆,不可能完美,推杆系统天生不稳定,但我们要尽量抑制不稳定因素,尽可能把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程度。不稳定因素:手、手腕。(当然还有念想,念想是最不稳定的)

1、把手卸掉。

手为什么存在?因为你要握球杆,如果你不要握球杆呢?你手不就不在了!所以,你的球杆在手里要能自由落体,不需要手“扶”,不需要手“端”、不需要手“把”,手一松,杆就自由落体,那你手的作用就最低了,你就有可能把手卸掉了,至少手上没有力量了。如果你的球杆需要手去“端”着、“扶”着、“把”着,手上一定得有力,手上有力,这个力就可能作用到球上,麻烦就来了。

2、把手腕锁住。

现在的粗大握把就是用来锁手腕的(限制手腕的灵活性),之前有过一篇文章有写。有反向握杆法,有鹰爪式握杆法,各种各样的握杆姿势,都是同样的目的,都是一个目的,都是想抑制手腕的主动性,限制手腕的灵活性。你自己想办法,去锁住手腕,去限制手腕的灵活性(但是绝对限制是不可能的),避免灵活的手腕改变推击线路。

3、松握球杆。

之前讲握杆的时候也讲过“握杆握到手不存在,握杆握到手的力量不参与击球”。推杆更是,要松握球杆。松握不是松垮的握着(可能英文的flexible更能意会一些)。松握球杆的一个判断标准是你握牢了球杆(握得很有韧性),但手上,手腕上又没有突兀的力道,特别是手腕上没有突兀的力道,防止手上的暗力去敲球,去作用到球上。球杆不需要手来控制,让球杆消失,没有球杆了,你就不会去敲球,去拨球,去赶球,而只会通过缓而钝的肩膀摆动来推球。

4、用肩膀摆动推球。

除了肩膀推球可以走一小段接近直线外,肩之力迟缓、钝挫,不像手之力是突兀之力。你卸掉了手,用肩膀推球,力迟缓而钝挫,球是滚动的,能压着果岭走。你卸掉了手,锁住了手腕,松握了球杆,杆就在你肩膀下面,只有自由落体的杆头,球杆上没有任何其它力量,除了杆头自由落体的重力,其它所有力都卸掉了,没有任何力会去动杆,你只能肩膀摆动上杆,上杆到位,杆静止,下杆,推球,送杆,球入洞。

5、用意念控制距离。

说了这么多也没用,这些都是机械、刻板的术,对于推杆来说,如果你只是去机械的掌握术,推杆一点用没有,推杆的关键是“意念”。下面的内容从我的书里面抄录下来,我就不打字了。

《没人敢教推杆,或者说没有一个人会要求你的推杆一定要跟他讲的一样,我当然也不敢说推杆的事。不过这里重点讲一点:不是钟摆幅度能精准决定球的推击距离。因为这一点和动作与技术无关,而是认知和心理问题,对所有人都适应。

教练教你推杆,书上教你推杆,都是强调肩膀钟幅摆动,上多少杆、下多少杆,固化机械动作,确保稳定、一致,通过肩膀的摆动幅度去控制推杆的推击距离。但是,你会发现,你感觉上杆上的是同样的幅度,送杆送的是同样幅度,但推出来一会长、一会短、长长短短,一致性并不好。你感觉每次都是一样做的,但是推出来的距离根本不稳定,很懊恼。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稳定的动作只是基础,意念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推杆重要的是“意念”。无论任何人采用何种推杆姿势,都需要一点,那就是“意念”。这是很多人没有的,特别是初学者,以为推杆是机械地,只要足够机械、确定,就能搞好推杆。

推杆需要“意念”,必须用意念推杆,推杆的推击距离需要用意念来控制。“意念”英文叫image,想象力或者什么东西,直接说英文image可能更容易意会一点,我这里解释为“意念”。我们经常听到说今天状态很差,怎么推怎么没有,今天状态很好,怎么推怎么有。实际就是状态好的那天,他的意念很好,意念与脑子和身体的结合很好,这样,他怎么推怎么有。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根本没带脑子去球场,站在果岭上脑子一片空白,身体根本不听使唤,人根本就没有意念,球根本不在脑子里,那你当天的推杆肯定是很差的,怎么推怎么没有。

推杆要用“意念”。那什么是意念呢?看那些职业球手打球(特别是女子球手),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她们推杆前,不断地看球洞、球,球洞、球。她们就是在建立球进洞的意念,想象自己就是那颗球,如何滚动洞中,把球推进洞中。

“意念”就是想象如何把球推进洞,如果自己是那颗球,如何滚进洞,在脑子里面形成映像。“意念”会指导你的神经,你的神经就会驱动你的身体。上多点杆,上少点杆,由于有意念的控制,最后都能达到一样的结果。因为意念会驱动你的神经,指导你的身体,通过交感神经进行你感觉不到的微调。

人很难保证上下杆的绝对准确、绝对一致。但是,一旦建立“意念”,意念会控制你进行微调,结果是无论怎么推,自己也明显感觉上杆或者下杆幅度没有按设想的执行,动作没按设想的执行,但球都会推到恰到好处。有了意念,球进了都不知道怎么进的,自己感觉动作都不对,但球就是进了。没有意念,球没进也不知道为什么没进,自己感觉动作没有任何问题,但球就是不进。

这就是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推杆,有一天你怎么推怎么有,有一天,你怎么推怎么都没有。其实,你的动作基本没有变化,没有不同,但有一天你的“意念”很好,有一天你突然没有“意念”(也就是很多人说的今天打球没有感觉)。你的“意念”混乱、焦躁、迷茫,那你怎么推怎么没有,哪怕是只有1码的推杆。

“意念”如何建立?你要把球、球洞、球要滚动的路径、果岭形态、果岭速度等,在你的脑子里面形成概念,形成场景。然后,确定球洞、球、线路,在脑海中集中意念想象球入洞,球洞和距离以及球滚动的路线要在你的脑海里,特别是球洞和距离一定要在你的脑海里,由意念驱动你,上杆、下杆、送杆,把球送进洞中。同时,你心中要没有任何杂念,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集中精力,心静如水,送球入洞,一定能进洞。

“意念”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会驱动你、微调你,实现你把球送进洞的欲望。如果没有意念,光凭机械地肩膀钟摆动作,1码的推杆都进不了。有了意念,你也感觉是乱推的,推出去的杆明显不是你计划的动作,但是球却进了》。

6,用必进信念推球。

当然,推杆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哪怕是盲目自信,都是极为必要的。推杆时,排除一切杂念,相信球能进,想着球入洞,只要相信球能进,一定能进。有杂念,担心进不了,一定进不了。

用“积极心理学”打球,比什么技术动作都重要,我感觉占到击球质量和打球成绩的60%甚至更多。当然,你的积极心理要建立在你的技术能力上,才能艺高人胆大。但是,无论你什么水平,你已经站上去了,准备好击球了,任何时候,用“正念”打球,用积极心理学打球。心中充满阳光,世界就是阳光的。

推杆内容太多了,一本书都写不完,就到这里。

好了,今天除夕,除夕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牛年就过去了,虎年了,祝大家虎虎生威,财源广进,身体健康,事业进步,阖家欢乐。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