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锤子简史(上)


序言

锤子的英文名叫Smartisan,这是“Smart”和“Artisan”的合成词,意即“智能时代的工匠”。锤子是这么自诩的——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代机型的包装盒里都藏着一句“工匠的骄傲和喜悦”。至于它有没有做到,是有争议的。
锤子的底色是狂妄,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为了哗众取宠。锤子一直把苹果看做自己的偶像和最大对手,把收购苹果作为最高目标,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锤子手机抠细节,抓拟物,注重效率,和Mac互通,极力封闭系统生态,软件水准高于硬件——这些都是iPhone的特征。当然,罗永浩是不会承认的。
锤子以设计见长,独特的审美圈粉众多,在中国的手机史上有一席之地。与之相对,它难以做好品控,因为制造的能力撑不起野心。在旗舰机上,锤子更是做一代翻车一代,它一直抱有旗舰的梦想,却不知道三流厂商做旗舰本是一件僭越的事。
在手机趋于同质化、堆料堆到头的今天,我们很难找到锤子手机这样小而美的产品了。锤子在审美上有过自己的固执,它从没做过一台“刘海屏”或“防爆盾”;即便如此,差异化竞争也没能给锤子杀出一条生路。
锤子做过智能家居和品牌联动的尝试,但当我们回顾智能家居的历史,很难找到“畅呼吸”与“大卫和希瑞”的名字。“地平线8号”还能唤起一部分锤粉的愁思。没有生态,没有技术,没有产能,没有性价比——这些都是失败的原因,好看不能当饭吃。

第一话 锤子科技(Smartisan)

1955年,乔布斯出生;2010年,iPhone4发布。这两件事对罗永浩和锤子影响很大。锤子手机和iPhone 4的设计ID契合度相当高。和乔布斯不同,罗永浩好像就没有成功的履历。学英语,砸冰箱,开牛博网,眼球不少,成就不大。
2012年,罗永浩说他要做手机。
2012年,风云际会。乔布斯死后,苹果拿出的iPhone5显然缺少诚意,当时没人知道iPhone 5s会是一个怎样离谱的大招。Android的应用生态在混乱中百花齐放,硬件层面的机皇还是三星。2012年最闪亮的明星也许是Windows Phone,一个个UWP磁贴的背后,是微软想打通手机和电脑的巨大野心。

罗永浩却不喜欢当时的所有手机。2012年4月8日,罗永浩说他要做手机。没人听他说话怎么办?那就在微博上把所有手机都骂一遍,还要和方舟子隔空对线。
据百度百科记载:2012年5月28日,锤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10万。经营范围为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并未涉及手机设备制造或销售。
而罗永浩想要入局手机产业,还要追溯到2011年。当时他是个米粉,曾经拿着牌子给雷军站过台。想到做手机,他就和雷军谈。

不用说,这事肯定没谈成。虽然至今没人知道他们确切说了什么,但是可以猜想,一定是一个相互鄙视的局面——理性和浪漫的互相鄙视。此后,二人保持着必要的体面,但是雷军越飞越高,罗永浩能和雷军体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Smartisan这个英文名起得顺理成章,毕竟artisan这个名字已经被ARM注册了。但“锤子”却略显意外。他们初期考虑了三个名字:叮当、锤子、坚果,后来在万般无奈下选择了锤子。锤子是一些地区的脏话,还是第一支震动棒的名称,用这个名字显然不利于品牌形象。实际上,这个名字的存在感也不怎么高。
4月27日,罗永浩提出“理论上壁纸都应该禁止更换”,当时人们没当回事。他又说,自己的系统比起MIUI“轻松秒杀”,当然也没人当回事。6月,罗永浩又说自己要先做ROM再做手机,这下就能想通为什么罗永浩把MIUI当成靶子了。
和圣经时代的MIUI不同,当年的MIUI是安卓系统中的王者。先做ROM再做手机,这是小米的路线,也只是小米的路线。技术实力要过硬,还需要把握住开放的时代,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而罗永浩找了几个人做系统?7个人。
这个UI开发了快一年,在2013年3月27日发布。罗永浩在开场前,说他准备了十台Demo用机,“如果十台都死了我就退出手机江湖”。这种极端的情况没有发生,罗永浩的第一场发布会出人意料地顺利。
Smartisan OS的第一个大版本是0。发布会非常重视图标、桌面和壁纸的审美,认为安卓的拟物小图标太散乱,有些图标设计得太蠢,图标底下写字实在太挤,摆放图标实在太过低效。
Smartisan OS的解决方案就是锤子桌面,通过禁用壁纸、放大图标解决了散乱问题,通过重画图标包解决了图标丑陋问题,通过同时操作多宫格提高了编辑桌面的效率。
当然,今天我们知道,酷安上找个启动器再找个图标包就能解决Smartisan OS的最大痛点。

闹钟、电话、解锁动画、相机UI都是精心设计的。当然,这些设计都有一定局限,比如计时器为了拟物牺牲了精确到秒的准度,相机UI也仅限于“好看”,锤子不懂相机。
Smartisan OS有着非常优秀的动画,观感已经能够超越iOS 6。但是后来由于精力不足,它的系统动画被大砍特砍,到了Smartisan OS 7,效果已经非常差劲了。
作为一套UI,Smartisan OS是优秀的;但作为一个操作系统,罗永浩并没有提及它的性能调度和稳定性。此外,没有应用商店,只能使用Play Store;没有自己的浏览器,只能用Chrome。这当然纯净,但有门槛。在各种适配包里,这个系统会塞满流氓软件,而纯净的Smartisan OS自然是束手无策。
就这样残缺的系统,适配机型还相当有限。当时有人说,体验锤子系统最好的办法是把系统截图放到自己的相册里。N7100可以刷Smartisan OS,但数码变焦没了。N7102有黑边,罗永浩解释说N7102和他们的测试机不一样。
由于网络上突然出现一批锤粉,很多人怀疑锤子买了水军,一些疑似“软文”更加大了这一可能。
不管是不是水军,这些“好评”都没能扭转局势。Smartisan OS天时地利人和“三不沾”,最后没能积累声量。
这样的软件,能支撑起怎样的硬件?

第二话 王自如(Awesome)

罗永浩成立了自己的手机公司,发布了第一代操作系统,但表现谈不上大获成功。“先做ROM再做手机”的“小米路线”,第二步能否成功?情怀与科技交织之时,故事即将开始! ”


2014年5月20日,锤子发布了第一代手机——Smartisan T1。

骁龙801,JDI的屏幕,IMX214,硬朗而且硌手的设计,至少在配置上够得上旗舰。5月22日,罗永浩宣称,订单数已达到5万台,他们向富士康开出了20万台的订单。7月8日,锤子T1正式发货,第一台手机的配送员是罗永浩。这很浪漫。
随着第一批T1到货,锤子手机的品控危机开始爆发了。
屏幕漏光碎裂,电池不耐用,摄像头内有污迹,没有保护盖,前摄错位,边框柔软,背壳开裂,厚度不一,实体按键下陷不回弹,手机后壳不好装……
至少没有把WiFi模块给烧坏,对吧。不这么说的话,“天生骄傲”的锤子T1也太丢人了。
8月1日,王自如的独立评测频道ZEALER发布了锤子T1的评测视频,认为锤子T1存在诸多缺点。第二天,几千个僵尸账号冲了ZEALER排行榜,锤子T1的排名受到影响下跌了。ZEALER和王自如连续发布官方和个人性质的推文,和锤子T1密切相关。
8月12日,罗永浩发布微博:“你别瞎猜了,我做什么事情都是光明正大的。我这么久还没有回应,是因为在工厂忙生产,以及需要点时间确认一些数据,已经差不多了,你要是问心无愧,我们就去优酷做现场直播节目当面对质,锤子科技负责报销你的往返头等舱机票和五星级酒店。”
王自如同意了,时间定在8月27号,平台是优酷直播。制造商找评测人对线,在科技史上可能还是孤例。这注定是中文互联网的大事件。

对话在和气中开始,在鸡毛中结束。王自如和罗永浩多次在标准问题上出现偏差,而王自如只是评测人,在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上是吃亏的。罗永浩攻击的重点在于ZEALER的评测公正性,这在屏幕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视频里的锤子T1放在了可视角度最差的位置。罗永浩还质疑ZEALER的财政来源,认为ZEALER被厂商“包养”,而他们引以为傲的手机修理业务则是偷工厂边角料的灰产。
现场气氛剑拔弩张,罗永浩甚至放弃了企业家的体面。他坐在椅子上,拿着印上PPT的纸板,一次次打断王自如,引经据典,准备万全。他似乎并不打算和王自如平等对话,整场辩论顺利地倒向了罗永浩这一边。他最终按着王自如疯狂输出,而王自如毫无还嘴之力。辩论结束后,二人没有任何礼节。
这场离谱的辩论,没有对错,也没有输赢。罗永浩和王自如都不是完人,都有黑料。两边互相揭短,最后两败俱伤——罗永浩的手机质量依旧不过关,ZEALER的声望则被一台Galaxy Fold打到了谷底。获利的是优酷,它抓住了两个大网红,就抓住了流量密码。

嘴瘾过足了,生活还要继续。锤子T1并没有因为王自如的哑口无言而有任何改善。相反,锤子T1的悔单率高达98%,出货量1000台。2014年,锤子T1只卖了25万台,这是小米手机五分钟的销量。而此时,锤子已经成立了两年,业界还没有它的位置。
我们不要看iPhone 5s的巨大成就,不要看Windows Phone的持续更新,不要看小米已经把手机卖到了国外,不要看4G时代的无限光明前景——这些东西都和T1无关。
和王自如打完了嘴仗,锤子了却了一件大事。

第三话 朱萧木(太子)

“ 和王自如对线的罗永浩,并没有改善T1的惨淡境遇。虽然得到了iF金奖,但T1的品控和销量都不理想。下一代产品出人意料地是?情怀与科技交织之时,故事即将开始! ”


“坚果”是锤子一度放弃的名字。2015年,坚果的持有者突然把坚果让给了锤子,锤子欣然接受。8月25日,锤子时隔一年再次发布了新的手机——坚果手机。
坚果手机是入门手机,采用高通骁龙615,2GB内存,13MP后置摄像头,2900毫安时电池。它的优势主要在于设计。三个版本一共十七种配色,从彩虹色到黑色再到日本的民族配色,根本不用担心不够挑。背壳可以更换,UI的主题色会和背壳同步,“前面板难能可贵地使用了全白。为了对称之美,锤子挖了两个假孔造了个对称式闪光灯,然后又把电源键放在机顶,侧边按键左右各一对,分左右手模式调度。

Smartisan OS 2.0也随之发布,加入了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和基础功能,比如省电模式、照片涂鸦、名片扫描、图标自动摆放、快速换壁纸、滚动截图、快速充话费等。
SmartFinder随之首发,这是锤子手机和Mac同步的专用软件,它后来的名字是Handshaker。由此可见,罗永浩把锤子手机定位成iPhone的竞争对手,没有SmartFinder解决安卓和Mac OS同步不便的痛点,就不能代替iPhone在苹果生态的地位。
坚果手机是入门手机,卖899元。千元机的硬件拉不开差距,品控问题也不太大。Smartisan OS的第二个大版本趋于成熟实用,当然并没有丧失对美学的追求。
同时,锤子还发布了一个系列广告,共两则,命名为《天生骄傲》。
一则广告讲述的是一个菜农,因为帮顾客对秤揭发了其他摊贩用秤不准,和其他摊贩发生争执。他满脸皱纹,却仍然不相信这所谓“规矩”。另一则广告讲述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对碰瓷深恶痛绝,扬言不会帮助任何人,但在路上看到摔倒的孕妇时,他还是停下了车。
“天生骄傲”更像是锤子的形象广告。锤子的体面问题暂且不谈,至少抄袭对喷、拉帮结派的机圈,缺少这么一种“骄傲”。
坚果手机拉了锤子一把,2015年12月29日,锤子才能继续发布第二代旗舰——T2。

这场发布会介绍Smartisan OS的环节有些不同——朱萧木迎来了发布会首秀。
朱萧木是罗永浩的粉丝,锤子科技1号员工,产品总监。从工牌来看,朱萧木的地位不低。他有留美背景,本来的人生轨迹是成为建筑师,拥有一份稳定的高收入。在美国,为了夺回被抢走的iPhone,他和劫匪在街头上演追逐戏码。回国后,他和罗永浩相遇,然后不知怎么就进了锤子科技,成为了产品经理。

换句话说——锤子科技的产品经理没有技术背景。
当然,锤子内部还有很多人才。
比如方迟,第10号员工,UI设计总监。从产品力上看,Smartisan OS的UI设计水平是顶尖的,说明在UI设计上方迟是优秀的。锤子后来搞了个“个人崇拜”,推出了“方迟模式”,但人们认为这是个败笔,因为它对基础组件通知栏开刀了。

比如李剑叶,第149号员工,工业设计副总裁。在飞利浦当过产品设计顾问,锤子T1拿过iF金奖,设计了第九届全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没错,就是冬奥会。这几条成就列出来,李剑叶的实力就不用再细说了。

比如钱晨,在摩托罗拉干了十三年,主持了多款手机的研发,雷军三顾茅庐都没能请来。这样的大拿来到锤子,就相当于是技术扶贫,地位相当于潘德夫之于北马其顿男足。钱晨比罗永浩冷静得多,相传在罗永浩准备和王自如对线优酷的时候,他坚决反对。钱晨是对的,罗永浩没听。今天,回想锤子的历程时,我们不禁会想到:如果钱晨在,结果会怎么样?

锤子T2本身倒是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在全对称、无断点的最低纲领下,锤子把电源键放到了三大金刚的中间位置,功能键和侧边键左右对称,SIM卡槽和侧边键二合一,侧边完整无断点。内存升级到了3GB。选择的SoC是骁龙808,避开了顶级旗舰的810,这绝对是个好事。

可是,这个时候骁龙820都发布一个半月了(我们且不谈A9性能翻倍的残酷事实)。这就意味着2016年锤子的顶级旗舰将不得不用808和820肉搏,而锤子显然没有榨干808的软件实力。何况2015年底,锤子T2还没有指纹识别,这很要命。
一台前一年的低配次旗舰,居然敢卖到3000价位,别问为什么,问就是长得好看。
Smartisan OS迎来了又一更新。锤子第一次解答一个深刻的问题:“智能手机普及的伟大进程中,有哪个群体被我们遗忘了?”他们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老年人,解决方案是远程协助。这当然不是锤子首创,EMUI还早了一年多。但是总体来看,锤子在远程协助上依然属于先行者。

发布会后一天,罗永浩在微博上推荐了和锤子合作的一家耳机店。罗永浩和锤子特别强调音乐情怀,Smartisan OS的默认铃声先后是《爱的劳工》和《米店》,音乐播放器内置搓碟特效,找过威索尼可和左小祖咒帮自己做声音。当然,锤子手机一向不以音质著称。
带着千元机的成功和旗舰机的犹疑,锤子一步踏进了2016年。这时的锤子还是一个新势力,但没人知道它的生命已经进入了下半场。

本文整理自酷安@病猫发威

这里是天马科技,分享各种干货,期待你的关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