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众期待到再陷低谷,朗尼克的4222阵型真的适合曼联吗?


毫无疑问,曼联上下又经历了一个郁闷的周中——1:1遭排名倒数第1的伯恩利逼平,使得曼联不得不让出第4的位置,目前下滑至英超第5,在少赛一轮的情况下落后第4名的西汉姆联1分、落后第3名的切尔西8分。要知道,如今的曼联虽然排名第5,但对于排名第6的阿森纳和排名第7的热刺仅仅只有3分的优势,且北伦敦双雄还比曼联少赛两场。

换而言之,如果阿森纳和热刺在后续的比赛中稳定发挥,红魔曼联在积分榜上的位置极有可能继续下滑。

相较于争四形势的不明朗,如今曼联所遇到的问题似乎已经人尽皆知——进攻缺乏手段、机会把握能力欠缺、下半场表现屡屡“拉胯”······曾经万众期待的朗尼克似乎没有办法为红魔带来一条光明的前进道路,这位被誉为“战术大师”的德国名帅在不敌英冠第7米德尔斯堡和遭副班长伯恩利逼平后似乎已经褪去了神奇的光芒,糟糕的表现让他在梦剧场的前进之路举步维艰。

的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朗尼克对于曼联的整体框架改造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球队在索尔斯克亚时代遗留的问题并没有能够得到完善解决,而锋线球员的搭配乃至进攻战术的调整甚至还较之索尔斯克亚时期有下滑的迹象。当然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全新战术体系的调整必然造成成绩的动荡,这是足球世界中几乎永恒不变的定律。

对于朗尼克来说,他对红魔战术框架第一阶段的改造以失败告终。球迷们或许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但这也是曼联上下寻找出路的一种尝试。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笔者将结合朗尼克执教生涯所奉行的主要战术框架,来介绍这位德国名帅对于曼联上下的改造。

【阵型选用】

对于绝大部分球迷来讲,朗尼克的确已经淡出一线太久了。这位主帅曾经在德国足坛掀起过滔天大浪,引来过一众球迷的追捧。但时至今日,往日的荣光早已淡去,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往往还是那别具特色的442——之所以说朗尼克的442别具特色,更多还是因为他的442并不追求中场的平行站位,反而强调两名边前卫位置进一步向前,最终在4222的阵型上形成定局。

我们在这里对于朗尼克此前执教生涯对于4222阵型的使用不过多赘述,着重介绍他在曼联时期对于这套阵型的理解。来到球队初期,朗尼克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4222阵型,尽管具体人员选择在不同的比赛有较大差异,但整体可以理解为上述这一套阵容——C罗与卡瓦尼充任球队的双前锋;B费与桑乔位置稍靠后,且偏向于边路;弗雷德与麦克托米奈是球队的两名后腰;在后卫线,马奎尔与林德洛夫组成了球队的中卫组合,两名边后卫则是特莱斯(卢克·肖)和达洛特。

即便放眼足坛过去的几十年,4222阵型也绝对算不上热门。而在朗尼克长期工作的德国足坛,使用这套阵型的豪门球队更是凤毛麟角。为何这位德国名帅对于4222阵型如此情有独钟呢?这套阵型的具体运转方式又是怎样的?

我们仍然以曼联为例。对于朗尼克来说,他对控球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避免横向传球,着重增加向前传球的力度。朗尼克曾经在采访中公开表示自己并不喜欢过多的横向传球,因为仅仅将球权掌握在中场脚下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进攻足球是通过不断的垂直传球将皮球送入对方的防守腹地,对球门造成直接威胁。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4222阵型所提供的垂直空间和朗尼克对于控球的特殊要求不谋而合——4222相较于其他阵型在纵向更具层次感,当球权通过后卫线来到中场后腰脚下时,前方4名球员更具层次感的站位为后腰的进一步出球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除此之外,这种站位也能够将对方的防守力量分割化,对于某些后防站位感不佳的球队来说,4222阵型仅仅通过前场球员的跑位就可以调度开绝大部分的防守力量。

我们以433阵型作为对比,当两名中后卫拿到皮球后,能够选择的传球点无非两种——直接与身前的三名中场连线、通过长传和前场的三名前锋寻求联系。但来到4222阵型后,这种选择就更加多样化,后卫可以选择较为稳妥地与身前的两名后腰进行连线,也可以进一步加大传球空间和更加靠前的两名中场连线,甚至可以直接通过长传寻求和双前锋的连线。

这种可传球点的增加为球队控球组织带来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相较于433阵型单后腰后撤接球的传统,4222阵型双后腰的配置为后卫在向前短传方面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有利于调度开对方第一道拦截线,为后续的深入传导奠定基础;相较于同样拥有双后腰配置的4231阵型,4222阵型在中前场则拥有“双10号”的良好搭配,相比于中前卫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4231阵型也有更加丰富的选择。

当然了,双前锋的搭档或许让边路进攻要更加依靠于边后卫的前插助攻,但也相应地增加了禁区内的抢点人数,同时也为主教练在前锋线上的安排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无论是一高一快又或是传统的双塔组合都能够在不同局面下为球队的进攻带来不同的帮助。

更加具体来说,4222阵型核心的优势就在于在中场区域构建起了前后两条战线——双后腰位置居后调度中后场、而位置更加靠前的两名前卫可攻可防、可边可中,在必要情况下也能够和两名后腰形成呼应,对于对方的中场持球人形成前后包夹。如若对方防守球员选择对于拿球威胁度极高的两名前卫进行包夹盯防,又会侧面使得两名后腰的拿球空间急剧增强,从而将中后场的组织权拱手送掉。

而一旦对于两名前卫缺乏足够重视,当他们能够顺利拿球并靠近后卫线时,曼联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构造出一套堪称4前锋的进攻体系——B费和桑乔本就是进攻实力卓越的顶级球星,而C罗和卡瓦尼在前锋线上的终结能力也不用过多赘言。当这一套体系能够穿越对方中场防守直面后卫线时,无论是边路传中还是中路的小范围渗透,甚至是外围的远射尝试都能够对对方的球门形成极大威胁。

4222阵型的另一大优势则来自于边路。在理想情况下,中路人员的堆积会极大提升曼联的组织力度,长时间的控球调度只能迫使对方将整体阵型内缩,以图限制红魔众将在中路对于球权的控制。但久而久之,阵型的过度内缩也会导致边路防守力量空虚,这样一来曼联的两名边后卫就将获得较大的插上力度,从而沿对方防守薄弱的边路攻入腹地,这也是4222阵型通过中路控制弥补边路人员不足的一大重要手段。

当然了,针对球员技术特点的不同,朗尼克对于4222阵型的进攻发起点也并不局限于中路。从曼联的不少比赛可以看出,相较于中路渗透,红魔也经常会利用C罗善于拉边的特点沿边路展开攻势。

比较了解C罗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尽管C罗在皇家马德里时期开始转型为一名顶级射手,但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位过人如麻的传统边锋。尽管如今已经转型,但边锋的基因仍然存在于C罗的血液之中,他的突破个人实力虽然已不及首度效力曼联期间,但在边路的拿球控制以及组织策应仍然可以调度开对方的防守力量、丰富球队的进攻体系。

在此背景下,朗尼克有意开发球队的左路进攻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卢克·肖、特莱斯两名边后卫的持球,和中场区域的B费寻求连接。B费在这一套战术体系中扮演着“牺牲”角色,他在拿球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对方的右边后卫上压,从而为C罗摆脱中卫防守来到边路无人地奠定基础。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4222阵型的特点人尽皆知,但其缺点也早已家喻户晓。朗尼克曾经在德国足坛依靠这套阵型闻名天下,一方面来自于他对4222阵型的灵活运用和深刻思考,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一批适合这套阵型的球员的鼎力支持。来到曼联后,生搬硬套4222阵型的结果似乎并不如人意,如今的曼联正处于艰难的纠结期——究竟是继续沿用这套阵型,还是果断放弃?

正如前文所述,朗尼克并不排斥控球,但他所强调的控球与传统的无效控球又有很大的差距。换而言之,朗尼克要求场上队员极力避免无效的横向传球,因为这样不仅会延缓球队的进攻体系,也会侧面暴露出给予对方逼抢的空间。对于朗尼克来说,在短时间内抓住对方防线空档给予垂直传球是他的首要选择,这就必然会给予两名中卫较大的出球压力——一方面,这两位中卫要求避免目的性不强的长传,使用短传和其他队友进行联系;但另一方面,4222阵型人尽皆知的缺点也使得他们必然会遭到对方前锋的大力逼抢,一旦失误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马奎尔在来到球队之初曾颇受期待,如今的他虽然陷入低谷,但仍然是曼联各大主教练在中后卫位置的优先考虑之一。从数据来看,马奎尔在上赛季的场均传球数为65.5次,是曼联队内场均传球数最多的球员,他在由守转攻端第1脚出球的关键度自然毋庸置疑。然而,65.5次的场均传球虽然能够在曼联队内排到第一,但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也只不过排到第13名;除此之外,这位英格兰国脚的传球成功率为87%,只能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排到第16位。

进入本赛季,马奎尔在传球端的各项表现还有下滑迹象——他的场均传球数只有54.8次,虽然仍然可以在曼联队内位居首位,但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已经下滑到了第17位;与此同时,马奎尔的传球成功率也下滑到了86%,只能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排到第23名。相较于马奎尔,林德洛夫的传球数据则更加一般——他的场均传球数只有49.9次,在同位置所有球员中排到第27名。

中卫出球屡屡受阻,这也是曼联着力引进法国国脚瓦拉内的重要原因。这位法国球星上赛季在皇家马德里所贡献的各项传球数据均可以排进同位置所有球员的前10名。然而,本赛季代表曼联出战的13场联赛中,他的场均传球数也只有54.2次,排名同位置所有球员中的第19位;传球成功率则为87%,排名同位置所有球员中的第14位。

综合来看,尽管中卫出球仍然是曼联4222体系下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较为一般的成功率使得球队的进攻发起屡屡受挫,间接影响了朗尼克整套战术体系的打磨。类似问题在曼联的后腰位置也有所体现,但弗雷德近些年来涨球不少,配合上态度积极的麦克托米奈以及经验丰富的马蒂奇,尚能够支撑起曼联在后腰位置的战术框架。

但相比较而言,本赛季红魔更多的问题则来自于两名前卫球员。不同于442阵型中的两名边前卫,4222阵型中的两名前卫在进攻中并不能被理解为纯粹的边锋,而更应该偏向于组织核心的“10号位”。所谓组织核心,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在中场位置承担大量拿球任务,并且通过卓越的场上大局观撕裂防线和前锋线上的队友形成连线。

按照这样的定义,葡萄牙攻击手B费似乎能够胜任。但结合这位葡萄牙中场习惯性的场上位置和技术特点,他其实并非朗尼克这套战术中10号位球员的最佳代表。

从场上位置来看,B费虽然是不折不扣的攻击型中场,但其在具体比赛过程中的跑位更加偏向于“伪9号”,而技术特点则偏向于无球跑动,其拿球时间较之其他中场更少,且更加注重于一脚出球,与我们所理解的传统中场核心有着较大的差异。具体而言,B费之所以能在前几个赛季取得如此耀眼的数据,与他偏向于前锋的跑位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此番朗尼克给予他并不擅长的组织重任,不仅限制了B费的进球能力,更让他屡屡丢球的问题进一步放大。

除此之外,曼联在这个位置上的其他几位球员——拉什福德、格林伍德等人虽然才华横溢,但技术特点都是纯粹的边锋。换而言之,依靠拉什福德、格林伍德寻求边路进攻或许还有可通之处,但给予他们内收参与组织的重任则有一些格格不入了。久而久之,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幅尴尬的局面——B费拿球后可选择方式非常之少,往往会通过较为别扭的方式试图直接和C罗形成连线,不仅致使葡萄牙前锋陷入对方后卫的“肌肉森林”,更让球队的进攻成功率大大折扣。

综合来看,在当下红魔的人员配置中,本赛季刚刚以高额转会费加盟球队的桑乔是最合适的人群。效力多特蒙德期间,这位英格兰球星的场上定位虽然是边锋,但在进攻组织端所贡献的数据可丝毫不逊色于顶级中场。在上赛季的德甲联赛中,除了传球成功率屈居于同位置第四,桑乔其他组织端的数据均可以排到同位置第1位。在他表现更为华丽的19~20赛季,除了创造绝佳进球机会次数排在同位置第2,桑乔其他组织端数据全部都可以排到同位置的第1。

但桑乔与曼联的融合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位置的不固定让他在朗尼克的战术体系下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截止到目前,这位英格兰球星仅仅在联赛中取得了1球0助攻的糟糕数据,他在组织端的各项表现也都呈现下滑态势。

说完中场,我们再来谈一谈球迷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曼联的前锋。本赛季引入C罗,曼联的目的绝非仅仅是C罗的商业价值,更多还是看重他能够解决球队最后一击方面的问题。但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对于C罗的使用仍然困扰着朗尼克。

前文已经谈到了C罗喜爱拉边的跑动特点,这一特点能够有效调度对方的防守兵力,为同处于左路的B费创造更多的处理球选择。但对于当下仍处于动荡期的曼联来说,C罗“非传统中锋式跑位”让中场们的传球有一些纠结。

葡萄牙人的频繁拉边的确可以带走对方的防守力量,但也侧面致使其远离球门, C罗在致命一击方面的优点没有办法完全发挥。除此之外,过度依赖边后卫插上也会将4222阵型边路防守空缺的问题完全暴露,这对于防守表现本就不稳固的曼联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在边路进攻中,曼联的边后卫或许会有发光之时,但整体而言呈现出明显的左强右弱倾向。这种问题在面对针对性攻击边路的球队时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在曼联主场0:1爆冷输给狼队的比赛,球队的边路成为了对方前锋肆意奔跑的大草原,边后卫无法及时回位让马奎尔在速度方面的劣势进一步暴露,而尚未将朗尼克高位逼抢战术融会贯通的曼联中前场又不足以对对方的持球人形成第一时间的限制,致使狼队往往可以轻松通过曼联设置的前两道拦截线,直接形成和后卫直面的机会。

无奈之下,朗尼克也做出了某种妥协,曼联边后卫的上压幅度较之之前已经有了明显的缩减。这种局面让曼联对于中场的控制的确有所增强,这从边后卫卢克·肖高达48.7次的场均传球就可以看出(对于边后卫来说,场均48.7次的传球数已经可以排在从位置前列)。但对于球队的整体进攻来说,边后卫无法进一步前压也会导致球队的进攻在对方的防守附近缺乏宽度,拉什福德等边锋不仅要出现在前卫位置,更要完成下底传中的重任,明显有一些无法胜任。

【高位逼抢问题】

朗尼克之所以能够闻名全欧,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对于高位逼抢的深刻理解。来到曼联后,这位德国主帅也积极调动球员们的积极性,希望能够将他所崇尚的高位逼抢带到英超联赛。

在4222阵型中,两名前锋可以压迫绝大多数球队的两名中后卫,迫使他们没有办法在拿到皮球后充分观察进行传递。在此背景下,位置更加靠后的两名前卫需要承担更为繁重的任务——他们不会对于边后卫的拿球进行第一时间的限制,更多任务是切断对方边后卫与后腰之间的联系。一旦对方后腰拿球,曼联的两名前卫和两名前锋就会第一时间靠近实施逼抢,从而达到以多防少的目的。配合上己方两名后腰的适度前压,除非是当下世界足坛最为顶级的出球型后腰,恐怕都很难在这样的逼抢体系下全身而退。

朗尼克对于高位逼抢的理解早已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了充分印证,但问题就在于这套战术体系在当下的曼联并没有办法完全发挥出威力。

在前锋线方面,C罗是当之无愧的进球机器,但并非是一位善于高位逼抢的球员。更为重要的是,即便C罗的自律有目共睹,但他毕竟也是一位36岁的老将,想要依靠这位葡萄牙巨星在漫长的赛季中长期贯彻高位逼抢战术是不现实的。除此之外,拉什福德、B费、桑乔这些位置更加靠后的球员并不能胜任朗尼克具体的战术要求,不仅没有办法阻挡住对方的第一时间传递,反而会因为位置的盲目上压增大与两名后腰之间的空档,被对方的反击利用。

这样一来,对方的反击就轻松突破了4222阵型的前两道拦截线,此时双后腰难以顾及到边路的劣势就会完全暴露——能够镇守边路的就只剩下了边后卫。

【结语】

高位逼抢方面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曼联上下,也阻碍着朗尼克对于球队整体战术框架的进一步调整。当下,迫于沉重的战绩压力,朗尼克也主动做出了一些调整,他在不少比赛中都放弃了4222阵型,适当的将433、4231乃至于三后卫体系搬上舞台。但总体而言,球队的顽疾并未彻底扭转,曼联仍然走在迷茫的道路上。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积病已久的曼联更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复兴。但对于曼联来说幸运的是,相较于其他的落寞豪门,球队从不缺乏大手笔的引援,即便放在内忧外患的今天,曼联阵中也可谓是球星云集。不错的人员基础为他们奠定了复兴的根基,下赛季的教练选择将会是决定球队未来方向的关键一招,究竟是沿用旧式还是开拓创新,曼联高层需要在短时间内尽快做出抉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