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100多天,什么样的学生能突飞猛进?老师:具备3点就可以

今天是2022年2月22日,一个十分有爱的日子,但是对于高三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却没有那么多的情调,因为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104天。

各地的高三在这段时间,都会进行“一模”考试,这次考试是一模的结束,二模的开始,成绩对于高三的学生和家长而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对于那些鼓足干劲拼一轮复习,但是“一模”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和家长而已,最后的这100天,也许是“最黑暗”、“最煎熬”的日子。

其实,高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高考这段时间都心态和行动,100多天,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完全可以实现退飞猛进,不过很多学生都在自我纠结和家庭斗争中,错失了上升的有利时机。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在最后的100天里能实现“退飞猛进”的发展呢?

第一,心态稳定

这里我用的是心态稳定,如果你每天都能像“打了鸡血”一样,冲刺100天,那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对于多数同学而已,很难保持这么高强度的冲刺时间和节奏,那么心态稳定就是第一位了。

怎样的心态才是稳定的?简单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冷静对待最后阶段的每一次考试,认真准备最后阶段的每一次考试,考得好了,可以高兴,但是不要得意忘形,因为这不是高考;考得不好,可以伤心,但是悲观绝望,高考铃声结束的最后一刻,才是高考的结束,这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知彼知己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打仗是这样,足球赛是这样,我们考试也是一样,很多学生高三做过了很多高考题,但是却对高考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于“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这样的基本问题,还是答不上来,这样走入高考考场,怎么能敢说自己满怀信心呢?

越到最后阶段,越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因为时不我待,没有时间让我们浪费了。怎样的备考才是”精准“?

一个是“知彼”,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高考要求的素养不变,考查的能力不变,命题人员基本稳定,这就决定了高考题有很大的”稳定性“,每年都高考,都是”稳中有变“的,先把稳定的分数拿到,就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学生了,而稳定的部分,只有通过横向研究高考题,才能找出规律。

一个是“知己”,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哪些重点是自己已经完全会了的,哪些重点是自己完全不会的,哪些重点是自己会而不熟的,在那些”高考必考、看似会做,一做就错“的章节、题型上下功夫,效果是最明显的。

第三,脚踏实地

最后100天,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比如数学现在考70分,总感觉自己能考120分,于是用更多时间刷数学题,结果数学没能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还受到了影响,总分不升反降,所以,自己指定的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才能真正提分,每科进步一点点,总分就会进步一大步。

举个例子,比如语文的古诗文默写是6分,这看似不多,但是如果你能把高考必备的75篇古诗文都背诵会写,这6分就是实实在在收入囊中的,也行你现在只能得2分,或者4分,但是千万不要看不上失去的这2分或者4分,这是真正你自己能够决定的分数,是通过最后100天真正能在语文上提升的分数, 就要坚决把它拿下。同样的例子,如果背熟英语3500个单词,再加上最后100天大量的练习和考试,英语拿下120分还是很有希望的,如果你现在英语只能考100分,难道不应该拼命去背诵单词吗?

100天,说长也长,全力冲刺的道路上,你们凝神静思,伏案钻研、笔耕不辍,分秒必争地与时间赛跑起来,朝乾夕惕,日日长进,每一天似乎显得格外漫长。

100天,说短也短,只在料峭初春到蝉鸣初夏的日月升沉间,只是几番雾霭流岚聚而复散,也只是绿叶生长的距离而已,转眼之间,你们将会迈步走进高考考场。

100天,只有那些心态稳定、知彼知己、脚踏实地的学生,才能实现退飞猛进,笑傲考场,蟾宫折桂!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