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元亨利贞,为何又说“至于八月有凶”?解读《周易》之临卦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在《周易》中元亨利贞这四个字是描述宇宙自然的四个基本特质。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源,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元亨利贞是宇宙自然中一切事物由始至终的发展状态,也表示事物在发展中的状态是良性的,可持续的。那么,在其卦辞中先是“元亨利贞”,而接着又是“至于八月有凶”?

既然事物的状态是良性的,可持续的,那么为何又转为有凶呢?而且是在八月,这个八月是个什么时间节点?还是先来分析一下“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在此卦中的含义。
《易传》乾卦的彖辞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坤卦的彖辞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乾元为资始,坤元为资生,万物始生的本源是阳气,即一阳复生,万物资始。而一阳复生,乃冬至之时,故元为冬至时节。
乾说“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乃统天,云行雨施,以至于万物按照各自的品性生长。
坤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为地,承载万物,适者生存,不偏不倚。万物各自成形,这就是亨通之道。万物从始生,到成形,其至于春分到夏至时节。
乾说:“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根据各自的品性和谐共存,是为利贞。
坤说:“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守持正固,迎合地之道。是为利贞,此时万物已成,其时至于秋分时节。

《系辞》已经阐释得很清楚的了,元,冬至也。亨,春分到夏至也。利贞,秋分也。也就是说这里的元亨利贞表示的是两分两至节令。

由此,“至于八月有凶”就不难理解,不奇怪了。八月,秋分之时,万物已成并适时收纳。秋分,宇宙自然界的一个时间节点,终结之点。因此,“至于八月有凶”就是这个意思。

初九:咸临,贞吉。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这两个爻辞都是咸临,初爻是贞吉,二爻是吉无不利。其有什么区别呢?

咸临:咸为感知之意。临,《尔雅·释诂》为视。《说文解字》为监临,监为何意?《扬子·方言》为察,察看之意。由此可见,临为视察,为察看之意。咸临即感知察看。

初九爻贞吉,是坚持感知察看,其实就是对于天文物候的观测记录,即“历象日月星辰。”

九二爻吉无不利,是通过对于天文物候的观测记录,以“敬授民时。”这当然是有吉而无不利之为。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甘:《说文解字》为美也。《注》:甘者,佞邪说。媚不正之名也。又:甘,缓意也。甘临在这里为非情所愿地去坚持做这件事情,没有明显的收益。虽然有些恐惧失职之责,但也无妨。

六四:至临,无咎。

至:亲自,亲力亲为。

亲力亲为地做好观测记录,没什么差池。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大君:大王。

严格地做好观测记录,为大王提供行事之参考依据,当然吉。

上六:敦临,吉无咎。

敦:《尔雅·释诂》:勉也。《疏》:敦者,厚相勉也。即勤勉之意。

坚持勤勉,分分秒秒地观测记录,吉无不利。

《临》中的内容其实讲述的是古人观测和记录天文物候的态度和重要性,《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尧帝分派了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人主管天象观测工作。而且还规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报错天象者要给予严厉的处置。

《尚书·胤征》记述:“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说羲氏与和氏等主管天文的官员好酒贪杯,玩忽职守,搞乱了天时节令,造成预报工作失误。按照先王的政典规定,报错节令的要一律杀头不能赦免。

所以《临》之六三甘临,六四至临,六五知临和上六敦临就是阐释在观测天象物候工作中的职责与重要性,不会导致“至于八月有凶”的结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