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台Mako骨科机器人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上岗”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熊楚玥

3月15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的手术室内,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医生”——Mako智能手术辅助机器人。通过他的辅助,医生能够更加精准地完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这也是深圳市首次采用Mako机器人辅助的手术。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数字化、精准化、个体化、标准化、微创化

记者来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刚结束手术的医院骨关节科刘安庆博士非常兴奋,他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已经在美国经过了系统的培训,获得了机器人手术资格证书。而今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引进了Mako智能手术辅助机器人,可以造福深圳得关节疾病的患者,使深圳关节炎患者享受到国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给他们带来更加精准的关节置换手术体验。

据了解,至2021年,全世界关节炎患者已达3.55亿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关节疾病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攀升,我国6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OA发病率高达37.5%-46.6%,而关节疾病虽不致命,但会给患者带来长期得疼痛折磨及功能障碍,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对于症状严重的关节疾病患者而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而在以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非常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而即使是在关节手术上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在放置人工关节时的每一个角度、方位与术前设计一样。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孙炜主任告诉记者,关节置换手术,植入的假体是需要长期使用的,为了让人工关节的寿命延长,要保证手术的精准性、个体化、标准化。对于髋关节置换来说特别是假体安放的角度很重要。据统计,有40%的概率会出现安放角度偏差,就会带来关节脱位、舒适度欠佳等情况。对于膝关节置换而言,更精确的,个体化的截骨和进行韧带的平衡非常重要。那么运用Mako智能手术辅助机器人,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偏差,达到手术的标准化,而且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更加微创。

科技加持医护人员的“机械臂”

刘安庆博士与记者分享了手术后的感想,以往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平均耗时在20约40分钟左右。在使用Mako机器人辅助进行手术时,虽然因为需要操作机器而使正常关节手术时间延长了15分钟,但确实感觉到手术精准性的提升,之后慢慢地与机器进行磨合,相信之后的手术都能达到高度精准化和标准化的水平以适应不同的患者个体。

刘博士说,Mako智能手术辅助机器人不仅在手术的精确性上有帮助,更是年轻医生成长的一项重要助力。机器人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攻克传统关节手术中“看不到”,“截不准”,“拿不稳”等难点,所以临床经验没有那么充足的年轻医生,可以在机器的辅助下更容易掌握手术的技巧,这对骨关节科年轻医生的培养非常有益。

孙炜主任表示,近年来陆续出现了非常多的高质量科技医疗机器人,不断帮助医疗行业领域的医护人员在检查、治疗、手术上提高精准度,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和体验。未来随着数字骨科的发展,一定会涌现更多、更高效、更智能化的骨科辅助治疗机器人,以数字化科技赋能创新,达到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治疗手段,成为医护人员重要的辅助“机械臂”。

审读:孙世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