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推出“游戏锁”获70家厂商支持,防沉迷形成合力

救火不如防火,专家建议监督卡牌价格

3月17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青少年沉迷卡牌危害不小》指出,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交密码”的奥特曼等卡牌,由于“背后有商家精明的算计”,青少年很容易沉迷其中。

因此文章建议,要通过对商家卡牌销售的价格进行监管,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线下的成人卡牌对战游戏等措施,从源头上防止青少年沉迷。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直属新闻出版机构,其主办的中国教育新闻网也是入选《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的79家中央新闻网站之一。官方信息显示,中国教育报1983年创刊,由教育部主管,是中国唯一的教育日报。

《青少年沉迷卡牌危害不小》文章作者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科所教科员、浙江省青少年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是教育教学、青少年成长问题的专家。他在文章中指出,目前卡牌主流分为收藏型与对战型两种,虽制作成本相同,但卡牌价格受印刷内容形象影响差别巨大,表现为价格越高等级越高,越受到青少年青睐。

今年2月GameLook曾发现,以奥特曼卡牌为代表的卡牌产品,在天猫、京东上的销量相比去年9月涨幅普遍超过50%,不少家长、老师以及学校,都通过网络形式记录了实体卡牌来势汹汹的景象。甚至出现了“一年花超过1万多买卡牌”“课堂上偷偷拿出来把玩”等明显超出控制的现象。

实体卡牌的风靡带来了产业规模的壮大,南宁晚报曾援引数据指出,2020年中国实体卡产市场规模为115亿左右。除了卡游、华立科技、云涌控股等公司崛起外,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也开始尝试推出实体卡牌,开拓新的市场。

中国教育报文章指出,由于带有盲盒设计,有不少青少年为了得到自己心仪的卡牌便不停“买买买”,一旦沉迷无论金钱还是时间投入都是“无底洞”。考虑到青少年自制力较弱,为了“让他们不受商家的算法控制”,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力。

比如家长多陪伴孩子、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学校理性看待卡牌收集、以德育小课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卡牌背后的商业逻辑以及沉迷其中的危害。最后作者也提出“救火不如放火”,要从源头上建立防沉迷“防火墙”,如监管商家卡牌销售的价格,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线下的成人卡牌对战游戏等。

支付宝上线“游戏锁”,防沉迷形成合力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各行各业都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近日,支付宝便推出了“游戏保护”功能,当家长账户选择打开功能后,一旦涉及账户向主流游戏厂商充值,输完密码还将迎来一次刷脸认证,只有验证为家长本人才能完成支付,该功能也被用户形象形容为“游戏锁”。

按照官方的说法,“游戏锁”功能于今年初上线,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1个月时间内,开通账户数就超过15万。而根据相关产品负责人的说法,目前“游戏锁”已经接入4399、爱九游等70家主流游戏厂商,支持支付宝App扣款时识别,但暂不支持App Store代扣消费。

有媒体从蚂蚁集团消保专项行动“蚂蚁315”处得知,“游戏锁”为支付宝对家庭亲子守护再次升级。功能具体开启入口为我的——用户保护中心——安全中心——安全锁——游戏保护。

“游戏锁”不是支付宝防沉迷的唯一措施,同样上线的还有青少年模式,家长可以给孩子账户设置支付限额,事先预防沉迷,也可通过支付宝举报中心“青少年保护”进行反馈,在未成年人被诱导游戏、直播充值发生后采取事后措施。

去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除了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时间,以及实名认证外,还要求游戏企业坚决执行时段时长控制和消费金额限制。

在GameLook看来,支付宝的行动,代表在游戏防沉迷这项社会工程上,游戏企业真正意义上摆脱了单打独斗,形成了社会各界分工合作的雏形。也标志着全社会共同为未成年人防沉迷献策献力逐步成为现实,一方面减轻了家长、学校和游戏公司等参与各方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防沉迷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抓手,能够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成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