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金融账户不再注资:你怎么看?

天津的小伙伴们已经发现,从2022年开始,每个月的打进社保卡银行卡里的钱已经停止了,每月有的几十块,有的数百元不等。一年下来起码有个小一千,多的有数千。钱虽然不多,但是早已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可以补贴电话费,买两盒口粮烟,坐地铁,买个早点,更是私房钱小金库……突然不再发钱,有些朋友还真不适应。


势必要问,这点钱去哪了?为何原来一直有这笔钱呢?医保金融账户,这是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医保统账结合模式的产品。每个职工的医保账户包括医疗账户和个人金融账户两个部分,医疗账户主要用于就医取药,金融账户就是给你这张银行卡里每个月发几十块钱,可以进行任何消费及转账。

其实,国家一直计划改变社保个人金融账户的原有模式。首都的某经济学教授就曾指出:原有模式对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效率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天津医保当然经过成熟的论证,按照国家规定部署,做出积极决策。根据2022天津社保最新政策,个人金融账户的钱不再注资,而且注入医保统筹账户了,就是给医保就医的账户注资了,而且是统筹了。


新社保政策下,朋友们再看病,就能“少掏钱”了。那么难免有些疑问,每年经常就医取药的伙伴们,还是比较合适,那不经常去看病的朋友呢?新政策是鼓励大家去看病吗?我们都知道,国家《健康中国2030》远景规划明确指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医融合,通过运动和健身活动增加全民健康水平,减少就医,缓解医疗压力。从这点看,是不是应该有补贴适当多鼓励运动呢?再有,这笔钱打入医疗账户,如果算上医保起付门槛费,合适不合适?

我们也惊喜看出,新政策大幅度提高就医额度,而且天津社保这些年在社保基金管理上经验丰富,成效显著。打击骗保欺诈行为,打击倒卖医保药品,时常调整医保药物范围,设置增付比例,加大拒付力度(管理医生不合理用药),严格把控药物适应征和诊断,以及限制用药时间次数等。为老百姓社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做了积极贡献。社保政策直接关系着百姓生活,关系着人才流动与经济。也希望社保管理能更多倾听最普通老百姓声音,做出更多积极探索,让本地老百姓受益,当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地人才来天津发展。

对于今年的新政策,大家怎么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