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高尔夫 世界第一斯科蒂·舍夫勒的非典型挥杆在大师赛再次夺目

大师赛决赛日临近赛点,一改前几日大风且低温恶劣天气的奥古斯塔球场,等待着2019-2020年度美巡赛最佳新人,也是不久前登顶世界第一的斯科蒂·舍夫勒(Scottie Scheffler)在最后一洞的推杆。果岭上一个难度不大的下坡球位,四推,终于,斯科蒂·舍夫勒荣获2022美国大师赛冠军。

(图片来源:网络)

在四天的比赛中,舍夫勒的挥杆不时引发球迷们的赞叹,自由奔放且充满自信。这一切在打小就相识的乔丹·斯皮思看来就完全是舍夫勒的个性使然。

斯科蒂·舍夫勒,在去年的莱德杯就有出色的表现,只是在美国队整体的亢奋中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凭借其非典型的挥杆方式,舍夫勒在新赛季一路狂飙,惊人的6赛4胜,真是不可思议。大师赛结束了,他的非典型挥杆在球界带来的冲击一定会持续地震荡。人们常说,“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挥杆,当然是你自己的挥杆。”然而,我们也总是面对各种诱惑不能自拔,小麦的舒展流畅、DJ的强力控制,以及亚当·斯科特(Adam Scott)教科书式挥杆。

(图片来源:网络)

网络上对斯科蒂·舍夫勒的挥杆动作评论,主要是两点,其一,下杆时身体的左移幅度,其二,在击球时左腿的“蹬与伸”。而我对舍夫勒非典型挥杆方式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种充满自信且自由奔放的渴望。

一直以来,我都被困扰着,下杆时躯体如何转动才对?身体的力量释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在反复地阅读《BEN HOGAN'S FIVE LESSONS本·霍根的五堂课》,并不断地观看自己的挥杆视频,琢磨与实践,也为偶然间的感悟而欣喜若狂。观看舍夫勒的比赛,这种情绪更加浓烈,不妨就试试与大家分享一下。

视频加载中...

先看看在《五堂课》中,Ben关于左腿在击球和送杆时该如何正确动作的阐述,“在击球和送杆时左腿当然不应该像棍子一般完全伸直。如果左腿伸直,会阻碍臀胯部的充分旋转,并限制身体重心向左转移。由此导致挥杆弧度相对逼仄,不利于身体、手臂以及双手的力量释放。”

很长时间,我不能够理解这段文字。下杆击球时不是要左腿发力吗?不是蹬地可以击球更远吗?那既需要左腿发力,又如何才能不会“蹬直”?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我有了一点点的感悟,斯科蒂·舍夫勒在大师赛自由奔放的挥杆也更强烈地撼动着过去的疑问。舍夫勒在击球和送杆时左腿发力的方式只是“蹬直”吗?是否可以用“蹦弹”来解释他的左腿发力?这又会有什么区别?

以下的表述,只是我个人的见解,“蹬直”与“蹦弹”完全是在两种不同的“发力意识”下的腿部动作。“蹬直”是腿部发力意识下的主动动作,而“蹦弹”是躯体发力意识下,肢体末端的跟随动作,是被动反应。

最近,在我调整自己的挥杆时,更注重身体核心部位的转动,也就是将下杆时躯体转动的意识放在腰胯部,上肢尤其是手臂在启动下杆时不可发力。同理,在下杆启动后,充分转动核心部位,在左腿的有力支撑下重心向左转移,左臀也有意识地向侧后转动。在击中高尔夫球的同时,展身、释放,只是在这一刻,左腿才因身体能量的释放而“蹦弹”并伸直。

通过与早期的挥杆对比分析后,我认识到,“蹬直”会使得左腿提前发力并伸直,从而阻碍了臀胯部的转动和重心转移。

再回来观察的斯科蒂·舍夫勒的挥杆动作,击球时他整个身体的释放动作非常充分,以致于送杆后身体的姿态更加夸张。而这种腿部夸张的动作姿态,正是身体发力时,上下肢跟随释放能量的极端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

在球界也可以找出其他的范例,有着“蹦姐”称号的莱克西·汤普森(Lexi Thompson),在击球时也有着类似的腿部“蹦弹”动作。

啰嗦许多,只是想针对网络上有关左腿击球时“蹬直”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因为根据我自己的学习感悟,如果只是简单强调左腿“蹬直”是能量充分释放的挥杆动作,确实有些以讹传讹的嫌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