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潮汐收割,它的软肋究竟在何处?

美国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霸权地位,通过开动印钞机,印制出海量的美元(美元大水),然后通过减息作为推动力,利用经贸金融等渠道,对世界实现大水漫灌,然后再通过加息作为逆推动力,将美元大水回流美国,这个完整的美元轮回过程,就叫做美元潮汐。


美元潮汐中,美联储或者说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一个角色是洪水的制造者,另一个角色是洪水的引导者,减息或者加息,目的就是利用“虹吸原理”,将洪水放出来或者收回去。



美联储其实就是通过调节“水压”的大小,利用虹吸原理去实现美元的流出或流进的。减息放水,压强增大,美元大水自然就流向了世界,而加息收水,压强减小,世界的美元洪流也自然流向了美国。


原理就是这么简单,但关键一点就是洪水的制造者身份,举世无双。


谁让人家的美元就是世界货币呢?其他国家如果这样搞,只能淹死自己,但是美国就可以水漫世界。


美元潮汐,先放水,再收水,这一个轮回完成,究竟什么没变,什么又改变了呢?


这个美元大水制造出来就回不去了,所以美元的总量不会变了,所以,如果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去衡量美元,它是一直在快速贬值下去的,因为超发的太多了,那些超发的海量美元已经大大超出整个世界财富的增长速度,能不快速贬值吗?


但是从短时间来看,一年两年来看,似乎美元又很稳定,其实这叫做润物细无声。


一个潮汐轮回,美元总量没变,什么又改变了?


一句话,资本的蓄水池改变了,也就是说,美元大水刨除必要的流通与正常运转环节,再除去一般老百姓的正常储蓄财富,一定有相当部分的资本会积淀下去,这部分积淀的资本,准确的说,对国民经济是没有多少益处的,就只是选择一个蓄水池,然后积淀下去。


打个比方,1亿人口,每人每个月在吃东西的消费上是1000元,那就是一千亿了,但是如果一个超级大富豪,他再怎么能吃,他一个月能吃掉一千亿的东西吗?


所以,资本如果集中在个人手里了,最大的诉求就是找个资本蓄水池,然后沉淀下去(投资增值)。


而美元的潮汐,看起来只是一放一收,似乎没改变什么,其实最大的改变就是资本蓄水池了。


大量的美元涌入美国的前提是,也就是在美国决定加息的时候,一定要为这些美元大水准备好或者说打造好资本的蓄水池才行,不然,美国自己一定会先被撑爆的。


拿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打个比方,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到了全世界,中国为了刺激经济而实施了四万亿大基建的计划,效果非常好,但是仍有相当部分资本需要一个稳妥的蓄水池,用以抑制百姓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水平,那时候房地产便扮演了这么一个重要角色,维护了中国的经济稳定。


而美国的美元大水呢?这海量的大水如果回流到美国,哪一个作为蓄水池才行呢?


事实上,即使把美国都给淹没了也不够,世界货币,海量的超发,这是它自己能扛住的?


不可能的,所以,美元潮汐的蓄水池,不在美国,而在世界。美国将世界各国都当作了大水的蓄水池,这种魄力也是唯一的办法,而且,美国屡试不爽。


曾经的日本,东南亚,都曾成为美元的蓄水池,死道友不死贫道,对美国人来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而这一次史无前例的超发,已经远不是日本这等体量的国家有资格作为蓄水池了。


所以,俄乌战争爆发了,欧洲的经济危机出现了。


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很多人认为只要通过搅乱他国,让那些超发的美元流回美国,美国的经济危机也就解除了,这是不对的。


假如美国没有足够体量的蓄水池,这些海量的美元是一定要把美国给撑爆的,美国的物价是一定要涨上天去的。


所以,美元潮汐收割的奥义,一方面在于吸纳美元回流,但另一方面,必不可少的操作是必须要引爆他国的经济,引爆他国经济不是为了吸纳美元回流,而是为了将该国作为美元洪水的蓄水池。


历史上的日本和东南亚都是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先是爆发了经济危机,国内各种资产价值一落千丈,这不就是美国梦寐以求的资本蓄水池吗?然后,美国就可以调动国内海量的资本去收购这些国家的资产,就是将这些国家作为美元大水的蓄水池存在了,这一通操作赚得盆满钵满,回流的美元一方面可以充实美国经济流通的需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就是利用这些海量的资本既掠夺了他国的财富,同时因为蓄水池的存在,又不至于引爆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甚至,只要蓄水池的体量足够大,美国的通胀还会降低下去的。


这才是美国潮汐收割,美国金融战争的奥义。


作为普通人来说,对于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战争实在无能为力,只能默默作为一名吃瓜群众,祈祷自己的国家能够扛住美元的冲击,避免被其收割。


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出一个具体的风向标,来衡量这场战争的整体形势,观察美国究竟是先被自己的美元大水给撑爆了,还是能通过引爆他国经济,将他国作为蓄水池而转危为安,取得最后的胜利。


那么,这个风向标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应该从历史上去寻找答案,因为历史虽然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是踩着相同的韵脚。


事实上,美元霸权的旁落,或者坍塌,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就是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美元霸权的第一次解体,依然是因为贪婪,因为超发美元,当时美元是与黄金挂的钩,35美元就可以兑换一盎司的黄金,所以那时候的美元又叫做美金。


但是后来,美国人发现,超发一点美元,因为有整个世界的承接,通货膨胀似乎并不明显,既然随便开动印钞机,用廉价的纸币就能购买整个世界的真金白银,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超发的美元也越来越多,到最后,其他国家察觉了,引发了各国用美元兑换黄金的浪潮,美国撑不住了,只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的第一次世界货币霸权也就坍塌了。


这期间,虽然美国又把美元迅速与石油挂上了钩,建立起了石油美元霸权,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抵消了第一次美元霸权解体的冲击,但就像一座冰山的坍塌必然要激起滔天巨浪,美元霸权的坍塌也使得美国在整个70年代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经济滞胀阶段。


请看下图:



这里有个小问题,什么才是经济的滞胀呢?


简单来说,滞胀就是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一起出现的经济恶性循环现象。


打个比方,可以把一国经济看作一个河道,国家有大有小,河道自然有大也有小,但只要是河道,就有共同的特点。


滞胀就是河道出现了问题,一个是“滞”,另一个是“胀”。


“滞”是经济发展停滞,这是因为淤泥的堆积(经济内部问题),河道容量变少了,流通不畅了。“胀”则可以形象化地看作河水漫过了大堤,这是因为大水(量化宽松)放多了,或者,更可怕的是,河道淤积得太厉害了,以至于一点活水放进去,就会水漫河堤。


既“滞”又“胀”就叫做滞胀。


按理说,一个国家低经济增长(经济萧条),会产生大量失业,因为大家失业了,没钱了,也就买不起各种商品了,这样需求不足了,物价应该是下降的。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大家都有钱买东西,也愿意借钱搞投资,需求旺盛之下,物价自然会上涨。


这才是正常的经济现象,而滞胀,则反而道而行,就是经济萧条,物价还在不断上涨,你说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可不可怕?


哪里出问题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条河道如果因为淤泥(淤泥就是经济内部出了问题,而问题的根源一定离不开贫富的两极分化,这也是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源)太多了而淤堵严重,水流就减缓了,这反映在宏观经济上就是经济萧条,经济低增长,经济出问题了,人们大量失业了。这样虽然导致人们买不起太多的商品,供过于求,使得物价有下行的趋势,但是同时,如果之前,为了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转,为了不让水流因为淤泥的阻挡而减速,而进行了大放水(治标不治本),那么就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大水,犹如海绵吸水一般,积淀在了淤泥之中而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也可以这样说,任何国家的量化宽松,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利用掉,一定有很大一部分积淀下来。


这部分积淀下来的货币(大水),当经济萧条的时候,就会像海绵挤水一样,因为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变与挤压,因为水流的减缓而必然被释放出来(经济萧条了,投资减少了,资金的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都没了),这样就会出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一起出现的现象,也就是滞胀现象,说到底,这种现象的出现,一个是因为贫富分化过于严重了,另一个是因为贪婪,因为超出合理范围的大放水。


第一次的美元霸权因为超发而崩塌,但当时的超发与现在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区别在于黄金毕竟是稀缺资源,而石油动不动就是以亿吨计的,所以,石油美元远比黄金美元要稳固,石油美元可以海量的超发货币,而不必担心什么挤兑狂潮了。


看起来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但是,醉心于虚拟经济,依赖于美元潮汐收割世界给帝国续命,这毕竟是一条不归路,而且爬得越高,将来会摔得越惨,这才是美国人最大的梦魇。


这一次,假如美元霸权崩塌了,绝不会像之前第一次那样,最多只是滞胀了,如果真是那样,美国将会大乱,搞不好会四分五裂,轰然倒塌。


如同70年代一样,我们只要观察美国经济是否出现了滞胀,就可以知道美元霸权地位是否开始坍塌了,经济滞胀是美元霸权走向的风向标,也可以说,美国能否利用美元潮汐,再一次成功收割世界,就看是否出现滞胀就行了。


前面已经将美元潮汐说清楚了,美元霸权坍塌与否的风向标也清楚了,现在的问题就是,美元潮汐收割的软肋究竟在哪里呢?


如果看懂了上文,其实也就明白了,它的软肋就在它自己身上,只要看美联储加息,海量美元流回美国的时候,美国能不能在他国倒下去之前,自己先撑住了。如果不能引爆他国经济危机,无法制造出足够容量的资本蓄水池,那么美国自己的经济就一定会被回流的美元给撑爆的。


而只要将他国的经济危机给引爆了,那么美国必然会转危为安,到处歌舞升平,经济一片欣欣向荣。


所以,站在美国的角度去看,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利用各种手段,没有下限的去引爆他国的经济。


比如通过挑起俄乌战争引爆欧洲经济,再比如,利用人为投毒,给别国投放病毒,制造大混乱。你不会觉得美国人还有底线,不会这么干吧?


或者又在东亚某地再挑起纷争与战乱,然后再将联合众小弟一起制裁俄罗斯的方法重新上演一次。


方式不一而足,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引爆他国经济,让他国成为美国资本的蓄水池,成为美元潮汐的收割对象。


而站在他国的角度去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稳住自己。只要稳住了,美国人的图谋必然会落空。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突然间就冒出来很多人,去反复质疑动态清零,因为他们在为美国的收割创造条件呀。


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有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这都是古人的智慧,远比某些专家嘴里那些西方人的各种理论来得实际,来得管用。


写在最后:


下面这张图记录的是美国的CPI增长率,它反映的是通货膨胀的情况,数据越高,说明通货膨胀越严重。其实这个挺有内涵的:



65年以前,在西欧与日本打工仔的帮助下,美国的通货膨胀一直处于低水平,后来人家不愿意干了,产业升级了,到了80年代之后,又找了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给美国人打工,这样美国人的生活又滋润了,甚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结果通货膨胀之低史无前例,这背后其实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默默付出。


全文完。


絮絮叨叨,不知不觉码了近5千字,看完的朋友请点个赞再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