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只卖1500?一女子中了“屏幕共享”的招!

太感谢你们了

没想到我刚离开没多久

我的钱就被你们追回来了

真是破案神速”

领到被骗资金的李女士

激动的向民警道谢

4月11日,刚刚到宁都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报警离开没多久的李女士又迅速返回反诈中心。原来,到反诈中心报警离开没多久的李女士接到了民警的电话,其被诈骗的3500元追回来了。因此,李女士再次来到反诈中心向办案民警表示感谢。

原来,4月6日,李女士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个用户发布了一条出售苹果手机的信息,李女士有些意动,于是私聊对方询问价格,对方告诉李女士手机售价1500,并发了一条链接让李女士打开。

李女士打开链接以后发现,网址显示的页面是“转转”,于是注册并登入了这个网站。然后,李女士在这个网站发现之前看到的那款苹果手机在这里只要1000元。但是,当李女士付完款后,对方却私聊李女士,要她在账户里凑够两千,称这是公司规定,并且这钱是会退的。李女士没有怀疑,便再次将钱转到了平台里。

转完款,李女士加了对方发过来的客服QQ号,通过客服QQ,李女士被对方忽悠打开了屏幕共享(电信诈骗的新手法),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多次通过支付宝、钉钉给骗子转钱。转完3500元钱后,对方仍要求李女士继续转款,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遇上诈骗了,随即来到反诈中心报案。

接到报案后,反诈民警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并启动紧急止付。最终,在办案民警的努力下,快速为李女士追回了 3000元,所剩500元将在“转转”平台退款后发还。

什么是屏幕共享?

“屏幕共享”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电脑上都能看到,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

骗子往往冒充“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平台客服人员等,诱惑受害者使用网络视频会议软件内的“屏幕共享”功能。

一旦受害者使用此功能,即使骗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屏幕共享诈骗手段分析

1. 骗子以指引操作为由,让受害者下载带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通过某些App(QQ、腾讯会议、钉钉等)自带的屏幕共享功能,骗子能够实现实时监控事主手机的所有操作。

2. 利用受害者之前透露银行卡号等信息,登录网银进行转账操作,并实时监控受害者收到的短信验证码。

3. 骗子先是哄骗受害人主动进行转账,如果受害人发现被骗,或者迟疑,便通过偷偷截获的验证码,进行转账操作,在受害人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将资金转走。

民警温馨提醒

1. 要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切勿轻信不法分子说辞,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 不在“屏幕共享”的情况下打开支付软件、银行账户等操作界面或进行涉及输入密码、转账汇款等相关操作。

3. 如发觉自己或家人可能被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同时,请尽快致电银行客服热线办理卡片挂失,及时止损。

4. 养成保护自身数据安全的习惯,建议在不同银行和不同网站中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密码尽量复杂。同时,建议每个银行卡设置不同的交易密码,以防发生一个密码丢失,多个账户受损的情况。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