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高校开办“国际中文日”,教师为留学生“点朱砂”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2日讯观拜师礼,赏民乐《敦煌》,练中国武术……近日,在 湖北大学举行第二届“国际中文日”活动上,湖北大学国际学生以及该校海外孔子学院师生通过视频连线,在云端共同观看节目视频,聆听线上讲座《汉字的奥秘》,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湖北大学教师为留学生“点朱砂”。通讯员胡翔雁 摄

正衣冠、拜师长、点朱砂、明志向。20余名在校国际学生和教师魏雪梅在视频中为大家演示了中国传统拜师仪式,学生齐读《论语》意为明志,老师在学生额心点朱砂象征启智。“中国的拜师礼很有趣,每个动作都有它的含义,让我感受到中国的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巴西学生艾德华感叹。魏雪梅介绍,在我国古代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拜师有严格的仪式,国际学生亲身体验拜师过程,拉近国际学生和中国文化的距离。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何丹贡献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云端讲座《汉字的奥秘》。以备受追捧的表情包切入,何丹梳理了汉字从甲骨文演变为如今的方块字楷体的过程。借助“汉字大富翁”的游戏形式,她带领国际学生熟悉汉字四大造字法,寓教于乐,引发评论区热烈讨论,消息数量一度达到“99+”。“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的符号,更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谈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汉字,何丹感叹说。

湖北大学留学生写书法。通讯员胡翔雁 摄

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碰撞,湖北大学民乐团学生演奏民乐《敦煌》,用中国民乐为国际学生送去祝福;国际学生展示中国武术,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湖北大学中外学子齐诵《春颂》,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中文魅力。

据了解,本次“国际中文日”的节目采用线下录制+线上视频播放的方式呈现。湖北大学“国际中文日”活动旨在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中文的优美、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今年除组织国际学生线上观看节目视频外,学校求索广场还设置展板,介绍汉字起源,展示湖大国际学生创作的中国画、书法等作品。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张若扬 童星茹 胡翔雁)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