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布冰川,珠峰脚下的冰封塔林,少有人见到的风景

“最少人见到的最稀有风景”

来自于《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九期,

单之蔷老师撰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

文章描写了深入绒布冰塔林中看到的壮观景象。


在十五年前的这本“西藏专辑”里,

介绍了西藏的雪山冰川、

讨论了08年奥运圣火上珠峰的可能性、

还提到了当时即将通车的青藏铁路……

但对于刚上大二的我来说,

杂志上描述的西藏冰雪世界,

就跟高高在上的珠穆朗玛峰一样遥不可及。



同样在2005年,

我国完成了对珠峰高程的复测工作,

得到了峰顶岩面8844.43米的海拔数据。

但我对这个事件并没有太深的印象,

当时我的注意力应该还在网吧的游戏里,

以及课后的球场上……


十五年后的今天,

在西藏的冰山中穿行,

已成为我工作生活的常态。

2020珠峰高程测量活动,

我有幸在珠峰大本营作为见证者;

曾以为遥不可及、此生难至的绒布冰川,

此时距我仅有七公里远。



绒布冰川是珠峰北坡冰川群的总称,

一般分为东绒布、中绒布、西绒布冰川,

更细的话还可以分出远东绒布、远西绒布冰川。


珠峰北坡冰川分布 底图来源Google Earth


海拔5200米的登山大本营南侧,

横亘着一堵20米高的终碛垄。

终碛垄的后面就是现代绒布冰川群的“势力范围”。


珠峰北坡登山大本营后方的冰碛垄


时间往前回溯数万年,

古绒布冰川最远延伸到了绒布河谷的谷口。

随后的几次冰期中冰川进退,

在河谷中留下了一系列的冰碛垄序列。

绒布河谷古冰碛分布位置示意 底图来源Google Earth


去往珠峰登山大本营的路,修筑在“绒布德寺古冰碛”之上


登山大本营旁的终碛垄形成于小冰期,

距今仅几百年。

这道终碛垄与现代绒布冰川冰碛区连成一体,

大约有6公里长。

由于厚厚的表碛下面还埋藏着“死冰”,

冰体的消融导致这一段的地形还在不断改变,

并在其中形成很多大大小小的融水湖。


航拍视角下的珠峰登山大本营和绒布冰川冰碛,

能看到冰碛中星罗棋布的融水湖。

再远处珠峰脚下的“白色哈达”就是中绒布冰川的冰塔林。


在绒布冰川发育的鼎盛时期,

东、中、西绒布冰川连成一体,

组成庞大的树枝状山谷冰川。

而随着冰川的逐步退缩,

相连的冰川各自分离渐行渐远。

现在东绒布冰川末端已退至5800米海拔高度,

中、西绒布的冰碛区还交汇在一起,

但冰塔林区早已退入山谷深处去了。


在冰碛垄上活动觅食的岩羊


绒布冰川几兄弟中,

属东绒布冰川最为知名、流传影像最多。

因为东绒布冰川是登珠峰的必经之路,

5800营地、6500营地都建在冰川侧碛上。

今年珠峰测量活动中,

几大媒体对三次冲顶行动的轮番报道,

让东绒布冰川出尽了风头。


东绒布冰川冰塔林景观 摄影/马春林


航拍东绒布冰川全景 摄影/马春林


中绒布、西绒布冰川就很少有人去到了,

今年测量活动中仅有测量队员深入到中、西绒布,

设立了两个观测点。


中绒布冰川附近的测量标记


我们一开始的目标也是东绒布冰川,

毕竟对于我们而言,

这辈子估计都没机会登顶珠峰,

但能在登山路线上走一段也算是过把瘾了。

但营地负责人考虑到安全因素,

只允许我们往中绒布冰川方向进行徒步拍摄。


从测量队位于海拔5300米的第二营地算起,

到中绒布冰川冰塔林区大概要徒步3公里多,

比到东绒布冰川的5公里要短不少,

而且高差不大,

比起到东绒布的500米爬升轻松很多。


在中绒布冰川的侧碛上远眺冰塔林


我们沿着冰川的侧碛往里走,

侧碛下方就是中绒布冰川的表碛区。

由碎石组成的厚厚的表碛覆盖在冰川表面,

仿佛一条黑灰色的大河。

而这条大河中翻起的白色“浪花”,

则是出露在外的冰体。


航拍中绒布冰川表碛区,

连绵起伏的“渣土堆”下面其实都埋藏着冰川冰。

出露在外的冰川在差异化消融作用下形成了冰刺冰芽景观,

冰川融水汇聚成一个个融水湖。


视线前方,

除了珠峰的庞大山体外,

还能看到一列海拔在7000米上下的雪峰,

如普莫里峰(7145米)、

长征峰(6916米)……


在一座金字塔形的光明峰(6485米)之下,

中、西绒布冰川在此交汇。

近处的是中绒布冰川的冰塔林区,

一座座高大纯洁的冰塔就像黑河中浮起的白帆。

西绒布的冰塔林区还在更远处的普莫里峰脚下,

想到达那里估计还要再走大半天时间。


在侧碛上用长焦镜头拍摄的中绒布冰塔林,

冰塔林刚被朝阳照亮。


西绒布冰川方向的普莫里峰,峰顶海拔7145米


在侧碛上走到与冰塔林平行的位置,

我们下到冰川表碛区,

绕过冰川融水湖,

穿过大片由冰川差异消融形成的冰芽冰刺,

进入了中绒布冰川冰塔林区。


由于冰川的差异化消融形成的“冰川喀斯特”景观


中绒布冰川的冰塔林规模比东绒布要大,

从海拔5700米至5400米,

将近6公里的山谷中冰塔林立。

而且中绒布冰川正对着珠峰北壁,

站在稍高的位置远眺,

冰川就像珠峰上飘下的一条巨大的哈达。


航拍中绒布、西绒布冰川,及周边雪峰

山峰标注 @老J不老


在文末长按二维码可观看绒布冰川全景视野


身处冰塔林之中,

眼前的景象美的极不真实。

十五年前,单之蔷老师在这片冰塔林中写道:

“我的周围全是白色冰塔,

它们的形状竟然是如此不同。

有的像藏族村落前的佛塔,

有的像鲸鱼露出水面的鱼鳍,

有的像迎风的船帆,

有的像一个尖尖的圆锥,刺向空中

……

它们晶莹剔透,走进了看,

冰内闪烁着蓝幽幽的光芒……”



十五年的消融变化,

当年的“鱼鳍”、“船帆”早已消失,

但新的冰雕也正被塑造着。




从冰洞中看世界第一高峰。

这些冰洞曾是冰下的融水通道,

随着冰川不断消融冰塔林之间不断剥离独立,

水流阻断改道,留下这美轮美奂的蓝色隧道。


冰川表面的漂砾为其身下的冰体阻挡了阳光,

减缓了消融的速度,形成“冰蘑菇”。


从人的视角去探索冰塔林,

总是会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现在我们可以借由无人机的视野,

去发现冰塔林更为宏大的场面。


“蓝色纪念碑”:

这座金字塔形的冰塔位于中绒布冰塔林最前端,

就像一座镇守着冰雪世界入口的纪念碑。

然而这纪念碑并不是永恒的……


在冰塔林区的中游位置,

无人机发现了一条“冰山大道”:

上游两条支冰川交汇形成的中碛,

蜿蜒向下数公里,

形成一条宽约20米的“道路”。

“道路”两边,十几米高的冰塔整齐列队,

一直延伸到珠峰脚下。


“冰山大道”,直通珠峰


在“冰山大道”的一侧,

无人机传回了更加震撼的画面:

一片冰塔林受冰体上年层差异性消融作用,

形成了明显的竖向纹理,

仿佛冰塔们统一套上了条纹衫。



以前我们在其他冰川上也看到过年层纹理,

但像中绒布冰塔林如此立体生动的还是第一次见。

其形态夸张的都不像是自然形成,

而是一件美妙的装置艺术品……

果然大自然才是最顶级的艺术家。



冰塔林是一种罕见的珍稀景观,

只有在中低纬度大陆性冰川上,

经过直射阳光的精心雕琢,

才能慢慢形成冰塔林。



冰塔林虽美,

但它的出现意味着该冰川已步入老年期。

在珠峰大本营,

一位参加过05年测量活动的测量队员说,

今年的中绒布冰塔林比起05年消失了不少,

冰层厚度也薄了很多。


航拍中绒布冰川冰塔林全景


有研究表明,

从1960年至今,

绒布冰川向上游退缩了330-520米。


但冰川研究专家崔之久教授说过,

不用太为冰川担心,

冰川的进退自有一套自然规律。


需要担心的,应该是人类自己。

(文章来自轻度缺氧,侵权可删)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