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离别意,依依不舍情!南昌市新建区欢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抗疫医疗队

5月6日下午,在南昌经开区宜尚酒店,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援新建区抗疫医疗队的70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使命任务,即将胜利踏上归程,新建区为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们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送仪式。记者前往采访了解到,自4月5日接到指令星夜赶赴新建区以来,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援新建区抗疫医疗队全程闭环管理在隔离点,负责医疗保障、核酸采集、病人转运等相关工作。20多天的时间里,医护人员们用精湛医术、仁爱之心和无限热忱为隔离人员提供服务,为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免费发放16000余份中药制剂

“目前,我们70名队员已经完成了集中7天观察,其中29名队员将转战抽调至新建区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其余人员返回医院。”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副院长胡穗发告诉记者,在隔离点工作期间,针对隔离点老人小孩居多,且存在有基础疾病人群这个特点,医疗队对隔离点40岁以上人群全面筛查健康资料,确定了一份重点观测名单。“针对名单上的人员,我们医疗队会进行每日电话问诊,确保医疗安全”,胡穗发说。

为满足隔离人员诉求,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后勤保障在医疗条件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由于隔离点条件有限,我们在收集到隔离人员所需要的药物后,后方医院都是无条件当天紧急运送,这既给予了医疗队医护人员帮助,也为隔离人员带来了心理安慰”,胡穗发说道。为了做好隔离点工作,光感染控制方面他们就开展了20多场次培训,进行物表采样409管,同时,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还发挥中医药抗疫优势,期间为隔离人群发放免费中药制剂达16000余份。

夫妻坚守“疫”线 即将中考的孩子独自居家

“我们组里的姑娘们都是好样的。”回忆起在隔离点工作的点滴,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支援隔离点抗疫医疗队核酸采集健康监测组第一组组长刘丹,不停向记者说着自己组内的15名组员,“我们组员罗梦婷在工作时不慎扭伤了脚,但她一声没吭,强忍疼痛,坚持到所有工作全部完成,才一瘸一拐地离开工作岗位,就这样还坚强地跟我说她没事,可以继续工作。”刘丹说,“还有我们的组员魏敏,有次因天气闷热,工作强度大,加上长时间未进食,在工作中突然晕倒,我赶紧为她处理,魏敏舒缓过来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说她好了,可以继续工作。”

当记者问起刘丹的家人,她才告诉记者,原来由于她和爱人都坚守在抗疫一线,家中只有他们即将中考的女儿独自居家。“孩子从小比较独立,会自己做饭。但是我作为母亲,还是挺牵挂她的。”在隔离点,刘丹每天凌晨4点就要开始一天的工作,由于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她都是等到晚上休息了才有时间问下女儿的情况。说到女儿,刘丹眼里泛起了泪花,但是她还是坚定地说道:“特殊时期,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所以我没有半点犹豫和退缩,主动请缨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战疫’中。”

医护人员和孩子妈妈 亲切呼唤孩子“小菠萝”

“4月6日接到出发的集结令,我和家人视频告别,当时妈妈就担心的哭了,我怕自己也哭,就匆匆说几句话然后挂断了电话。”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援新建区抗疫医疗队队员谢俊妍告诉记者,“在隔离点,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这中间的艰难,无法言喻。我们进驻后,开始各种准备工作,三区两通道的建设,搬运、清点、整理各类物资,为后勤、安保、消杀人员进行培训……那几天我们几乎都是24小时连轴转,在不断磨合中工作逐渐开始步入了正轨。”谢俊妍说。

作为小儿骨科护士的她,与小朋友打交道经验丰富。“在隔离点,有些小朋友对核酸采集会恐惧、排斥,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妈妈带着一对双胞胎宝贝住在隔离点,双胞胎宝贝非常可爱,但因为太像了,如果妈妈不说,我们真的都很难分辨出谁是谁。”谢俊妍笑着告诉记者,在做过两天核酸采集后,细心的她发现双胞胎中有一个小宝贝每次睡觉起来,后脑勺的头发都会翘起来,好像一颗小菠萝,但另一个小朋友的头发就不会。“为了更好地分辨两个小宝贝,我就给那个宝贝取了“小菠萝”的名字,孩子妈妈似乎也接受我给宝贝取的名字。每次我们到她门口采集,孩子妈妈也会对宝贝说‘小菠萝起床啦,姐姐来给你做核酸啦!’”

谢俊妍说道,每次感受到隔离人员配合采集工作,看到那些可爱的小宝贝,她的疲劳感也一扫而光,“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谢俊妍说。




来源:南昌晚报·爱南昌客户端 记者 黄琛琛 文 喻云亮 图 冯楷文视频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