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最忌讳这一点!5条为人处世心法,真的戳心了……


年轻人最忌讳的,大概就是喜欢表现,随时随地显露自己的才能,以致很快就露光了,泄底了,令人失望。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9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历练。


那么,如何自处,如何处世,如何过好这一生,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事情。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都是为人处世的本事。


人活着,免不了为人处事,最难做的也是为人处事,而为人处事一定需要智慧。


今天我们分享5条心法,助你修炼自处以及处世的本事和境界,学会保养自己,善待他人,活好这一生。



1

年轻时要谦恭,年老时不固执



年纪轻的时候,要特别谦虚,对人恭敬有礼。学识固然重要,经验也很要紧。


一般而言,科学技术由于日新月异,进展快速,愈年轻愈学得快。


但是社会政治教育、人文历史等学科,需要较多时间的历练与思考,因此,经验的累积十分值得重视。


老一辈的人,由于世故较深,往往比较含蓄,不像年轻人有话就说,有意见就发表。


年轻人看不起年老的人,常常有如身入宝山却空手而还,便是不能把握良机,及时请益的缘放。


年轻人最忌讳的,大概就是喜欢表现,随时随地显露自己的才能,以致很快就露光了,泄底了,令人失望。


人总有年老的时候,年老不是任何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共同的问题。


特别是环境改善、医药卫生进步之后,人口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老年人身上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有些固执己见,有的凭着自己丰富的人生历练,很容易否定新的变化,形成革新的障碍。


既然承认时代不断在改变,那么自己的某些习惯,也应该随着有所调整,才能赶上时代而不为潮流所淘汰。


因此,年纪大的时候,特别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固执,必须以客观的眼光重新体认新的环境,及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步伐,以便随着时代而进步。


年轻要谦恭,年老忌固执,是对于年龄的一种因应策略。


每一代有每一代不同的生长背景和时代性经历,最好彼此尊重,不要勉强别人一定要和自己具有同样的感受。



2

前进时想退路,后退时要救人



人在前进的时候,多半只看前不看后。特别是前进得愈顺利,就愈不会瞻前顾后,以致有意无意得罪许多人。


一般而言,前进时大家都会忍耐,被惊动的人也会闪开,好像没有什么阻力。


一旦事情告一段落,才发现各方面的破坏力量逐渐展现。


这时候闪开的那些人,似乎又恢复原位,形成强大的阻力。令人觉得处忧患比较容易,而处安乐好像比较困难,果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要改变这种现象,唯有前进时顾虑得更加周到,处处设想退路,才会减少未来的灾难。


俗话说“上台容易下台难”,最好上台时就想好如何顺利下台。


常常记住“上台靠机会,下台靠艺术”,也可以说下台靠智慧,因而时常揣摩,怎样才能够又把工作完成,又不得罪人,以兼顾做事和做人。


后退的时候自身难保,哪里有余力可以救人?


想不到时过境迁,自己不想救的人,反而是有能力救自己的人,这才后悔当时失之交臂,此时恐怕已经无济于事。


后退时情况危急、条件很差,自己逃跑多拉一两个同伴一起逃,其实差不了多少,有时反而彼此互助,更加容易安全逃脱。


下台时对自己的班底撒手不管,大家一定觉得心寒。


下台时再艰辛,也要尽力照顾部属,大家有难同当。将来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大家才乐于追随,也才有可能做到有福共享。


进时想退路,退时想东山再起,自然进退两可,动定咸宜。



3

为主时不苛刻,附从时不奉迎



周公当年指派儿子伯禽去主管鲁国的政务,告诉他四个原则:


第一,不要疏忽亲族;第二,不要忽视重臣对自己的不满;第三,不要随便抛弃故旧;第四,不可以一人之力期待所有。


为主的时候,要注意不可苛刻待人。就算有什么不是,骨肉毕竟是骨肉,朋友也还是朋友,若是没有明显的背叛行为,不能够随便抛弃。


小小的恩施,有时会得到很大的回报;小小的轻忽,有时也会遭到很毒的报应。


为主的人,必须了解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才能够判断他人真正的需要。因此在态度上,不可过分严厉,尽量促使下情上传,彼此沟通,互相了解。


当附从的时候,不可盲目顺从,也不能唯命是从。应该合理地服从,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则应该据理力争,有几分把握,便做几分的坚持。


一个人的信用度,原本就是自己据理力争、合理坚持所得来的结果。


毫不坚持,等于不用心、不负责任。盲目坚持,则是刚愎自用,很不容易与人合作。只有合理坚持,才是附从者所应有的态度。


附从不善于体会主人的意思,很难建立默契,不容易把事情办好。


过分体会并且顺从主人的意思,也会在主人决策错误或自己会错意的时候,造成不良的结果,而招致失败。


为主要宽宏大量,附从才敢尽心尽力。


当附从的时候,不可自我主张过分强烈,而必须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巧妙地引例,使主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因而改变初衷,以免错误。



4

施舍时要舍得,受益时要感谢



在人生过程中,过去和现在接连,现在也和未来连接着,不会间断。


现在的种种,肇因于过去;而未来的发展,也奠基在今日。


有办法施舍的时候,要舍得,让对方不要承受压力,才不致种下未来不但不感谢,而且恩将仇报的恶果。


施舍时即使不图回报,也应该慎防可能由于态度上伤害对方,语言上侮辱对方,或者分配上激怒对方,未来反目成仇,对自己不利。


施与的对象,亲朋好友之外,可以扩大及于他人,然而由亲及疏,不致招亲友的不平。


施与之后即应忘记,不再提起,因为“人情不讨,永远存在;一讨,便什么都没有了”。


量力而为,慎重处理,过后即忘,是施舍的三大原则,缺一不可。


常言道,“救人不如救虫”,便是救虫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救人则每因被救者觉得受伤害,受侮辱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造成可怕的后果,不得不慎。


受人好处的时候,必须以感谢的心情来承受,不得存有“应该获得”的观念,甚至认为不足或不平而心生不满。


对于人家的施舍,应该谨记在心,即使无力图报,也应该时常记起,至少要为他祈福求平安。


人与人间原本就有借贷偿还的平衡活动,只要不赖皮,就不必认为羞耻。


人既然要群居生活,多多少少会从社会,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一些恩惠,如果能够合理地偿还或报答,就没有必要觉得惭愧。


给人好处,忘掉它!受人好处,谨记着,力求合理回报。


施受之间,共同以“善心”为媒介,即为“善有善报”。



5

体健时应爱惜,体衰时多锻炼



身体的健壮或衰弱,固然有先天的条件。


先天不足,或者与生俱来的某些缺陷,属于个人无法自主的部分。


然而后天的调养与锻炼,往往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甚至使缺陷变成特长。


健壮的时候,最要紧是爱惜自己,不要任意伤害自己的健康。


最好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刺激、求快乐,也应该以不伤身体为前提,不过度、也不宜采用不正当的方法。


如果致力于求名、求利,也要常常提醒自己,即使获得盛名、厚利,若是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或健康,恐怕也十分不值得。


身体衰弱的时候,最要紧是切勿自暴自弃,也不能灰心丧气,必须鼓起勇气、坚定信心、展现毅力,有计划、有方法地勤加锻炼。


相信方法正确、持之以恒,必然可以恢复健康。


锻炼、再锻炼,是体衰者的唯一法宝。心理上的配合也十分重要。


有病应该就医,诊治服药之后就要忘病。要有信心,不断透过各种方式,暗示自己、鼓励自己,提升积极的生存意识。


所谓养生之道,必须在健壮的时候就开始注意,趁早保养爱惜,才能够维持得长久一些。



人生是一连串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让我们走向不同的命运。


一念善,一念恶,看的就是修养的功夫。


遇到不同的问题,处在不同的情境,做出正确的选择,恰到好处的处置,那你的为人处事一定是成功的,你的人生一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举报
评论 0